颱灣綠旅人——李濠仲,
帶你暢遊挪威美麗又狂野的自然風光,
分享你不知道的簡單知足挪威綠生活!
本書作者李濠仲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Long Stay,發現挪威人在石油緻富後,並沒有大肆興建傲視全球的華麗地景、也沒有齣現齣手闊綽的暴發戶……;還驚覺自己經曆挪威文化洗禮後,竟然能在消費比颱灣貴四、五倍的挪威,日常開銷變得更低瞭。
作者以記者特有的敏銳直覺,認為其中必有「綠」玄機!
●挪威美景很壯麗,幾乎看不到一道柵欄、一堵圍籬……,破壞造物主的巧奪天工
●挪威空氣很清新,多步行、自行車代步;電動車到處跑,還有水肥動力公車可搭
●挪威人很簡樸,所得高達八萬美金,卻對不切實際的名牌奢侈品總是不當一迴事
本書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傢,首都奧斯陸之所以是全歐洲最棒的綠色城市,希望有助於打開颱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更期許颱灣的綠生活、綠旅遊成果,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各國旅人來颱取經。
*隨書贈「挪威.綠色旅遊地圖」
本書特色
1.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挪威人活齣富裕時代的簡單生活處方!
作者以記者犀利的敏銳感,解析挪威人務實主義的傳統,尤其簡單生活的態度普及於各個層麵,例如習慣沒有主燈的客廳,節能又減碳;鍛練成能走的「健腿」,搭著「水肥」當動力公車暢遊市區;搬傢的紙箱隻撿或藉、在圖書館隻抄筆記不影印,不讓樹木因此倒下……。相較於許多歐洲國傢的現代新穎,挪威人是如此樸實無華。颱灣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的國傢,人心普遍焦慮,而這本書卻可以讓你我看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2.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娓娓道齣挪威迷人的理由
喜歡旅行的人,見識大山大水的美景、吃遍異國美食……,往往觸動旅人心靈最深處是旅程中人與自然融閤為一的相應深度。舉例來說,作者道齣挪威擁有絕世壯觀的山林、峽灣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世人造訪,是因為挪威人認為人類的智慧要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因此極力保留最具原始況味的自然風光,十年、百年後到此遊曆的旅人,都能夠有無限的驚喜與感動。這是一本比提供美食、美景之外,挖掘齣挪威最真實麵貌的綠色深度旅遊書。
3.作者分享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
當今地球危機不斷,迫切需要人類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而「綠色生活」正是迴應這樣的訴求。挪威擁有「全球最適宜居住、最文明的國傢」,首都奧斯陸也有「綠色城市」的美稱,而作者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發現挪威人的生活習慣本身就很簡樸。挪威文化洗禮對作者而言,無疑正是一場關於環保觀念的重新教育和啓濛,本書更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綠生活的點點滴滴。
4.提齣好城市、好國傢的關鍵密碼,打造人人都想住的綠色國度!
挪威是世界三大産油國,國傢富有卻拒絕好大喜功,有人民愛戴的「平民國王」,不蓋超高大樓,不在極地打造夏威夷式渡假海灘,更聰明地將石油收益轉投資於世界各地的績優産業。本書作者深入剖析指齣,許多經不起考驗的國傢緻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知足守成」,纔是打造理想城市、理想國傢的關鍵密碼。
作者簡介
李濠仲
1976年生,文化大學新聞係畢業,曾任《民眾日報》、《TVBS週刊》、《新新聞周報》、《聯閤晚報》記者。今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以Solo journalist、Backpack journalist的身分,透過旅遊、採訪、閱讀、觀察、攝影和Long stay,延續記者工作未盡之事。現暫居挪威奧斯陸。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等。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solonews
Facebook:leehaochung@yahoo.com.tw
【作者序】
{ Part One } 綠色生活
1. 衣櫃裏不再永遠缺一件衣服
2. 百貨公司假日空城記
3. 沒有主燈下的居傢生活
4. 少瞭華麗煙火秀的跨年夜
5. 奧斯陸的源頭活水——蔓蓮湖
6. 不遠,走路十分鍾就到瞭
7. 咖啡大師門口的極簡招牌
8. 覓食不易成夢魘
9. 多抄筆記少影印
10. 大自然就是樂園
{ Part Two } 綠色旅程
11. 講壇岩——遊走在六百零四公尺高的斷崖邊
12. 羅浮敦市--夏夜不眠的仙境之城
13. 茹羅絲市--銅礦村搖身一變藝術城
14. 芙拉姆--彷彿不存在的三顆星級鐵路
15. 斯瓦爾巴德請試著進行一場無形旅遊
16. 北角--和馴鹿共存
17. 青年旅捨--卸下傳統飯店的道德負擔
{ Part Three } 綠色覺醒
18. 非有所覺悟不可
19. 農地農用代代相傳
20. 垃圾七成有效迴收
21. 勤於動腦,尋找替代能源
22. 冰層下的「諾亞方舟」
23. 水肥動力公車
24. 大眾運輸的誘因
25. 工業設計學院的環保必修學分
{ Part Four } 綠色警訊
26. 辦公桌椅淘汰有求必應
27. 開發是商機?還是陷阱?
28. 連鮭魚也發齣警報
29. 節能減碳不是我的事
30. 二十七點八萬噸糧食代錶什麼?
31. 是天降甘霖?還是怪獸降臨?
【附錄】來到挪威,你一定要吃吃看!
【地圖】挪威綠色旅遊地圖
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從未真正想象過的生活方式,它不僅僅是關於挪威,更是關於一種“活齣”的狀態。我一直覺得,我們常常被各種“應該”和“不得不”束縛,生活得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序,缺乏真正的色彩和自由。而這本書,通過作者在挪威的體驗,點燃瞭我對“可能”的嚮往。它讓我看到瞭,原來生活可以如此有彈性,如此貼近自然,如此富足,而且這種富足並非物質的堆砌,而是精神的充盈,是與周遭世界的和諧共處。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述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比如清晨的露珠,森林的低語,甚至是一杯熱飲在手心的溫度。這些細微之處,在她筆下卻閃耀著生命的智慧,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真誠的朋友,分享著她一路走來的感悟與實踐,讓我覺得,哦,原來我也可以嘗試著去感受,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綠色驚嘆號”。這本書像一顆種子,悄悄地在我心裏種下瞭對另一種生活的期盼,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纔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播撒下那份綠色的喜悅與富足。
评分我常常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但精神卻日漸貧瘠的時代。每天接收著海量的信息,卻很少能真正觸及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本書則完全是另一種體驗,它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被世俗喧囂攪亂的心靈。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對生活充滿敬畏和探索的態度。她沒有刻意去“攻略”挪威,而是沉浸其中,用心去觀察、去感受、去連接。那些關於挪威人如何對待自然、如何與社區建立聯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理念的描寫,都讓我深受啓發。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追求的“富足”不應僅僅是銀行賬戶裏的數字,更應體現在我們與環境的關係、與他人的連接以及內心的安寜上。讀這本書,我仿佛也跟著作者一起,在挪威的峽灣邊散步,在北極光下靜思,在小鎮的咖啡館裏與當地人交談。這種代入感極強,讓我暫時逃離瞭現實的壓力,沉浸在一種寜靜而富有詩意的氛圍中。它不僅僅是關於挪威風光,更是關於一種“活”的哲學,一種迴歸本真的生活智慧,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所認為的“成功”和“幸福”的定義。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充滿活力的生命體驗。我一直以來都覺得,生活就應該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仿佛一個上瞭鎖的盒子,裏麵裝滿瞭“應該”和“必須”。然而,讀瞭這本書,我仿佛打開瞭一扇窗,看到瞭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作者在挪威的經曆,讓我看到瞭不同於我固有認知的生活模式,它不拘泥於傳統,不畏懼探索,更重要的是,它充滿瞭生命力。我特彆欣賞書中那種積極主動地去擁抱生活、去感受生活的方式。她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去創造,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綠色驚嘆號”。那些關於如何在大自然中獲得能量,如何通過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實現內心的富足,以及如何用一種更溫柔、更友善的方式與世界相處,都讓我深受啓發。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立刻要去模仿的書,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啓迪,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讓我開始相信,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精彩,如此有意義,而且,這種精彩和意義,觸手可及。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衝擊,不是它所描繪的挪威的美景,而是它背後所蘊含的、一種對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我以前總是覺得,想要獲得“富足”,就必須付齣巨大的努力,去追求更高的職位,去賺取更多的金錢。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原來“富足”可以是一種更輕盈、更貼近自然的姿態。作者在挪威的生活,並非一種刻意的“減法”,而是一種有智慧的“加法”——增加瞭與自然的連接,增加瞭對自我內心的關注,增加瞭對生活細節的欣賞。那些關於如何在大自然中尋找療愈,如何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實現精神上的滿足,以及如何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的點滴,都讓我耳目一新。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富足,是心靈的豐盈,是身體的健康,是與世界的和諧共處,而這些,都可以在不追求極緻物質的前提下實現。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綠色驚嘆號”的比喻,它像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記停下來,去發現那些讓我們由衷感到驚嘆和喜悅的瞬間,去擁抱那些能夠滋養我們生命的力量。
评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以為我會讀到一個關於挪威風光的遊記,但事實卻遠超我的想象。它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心靈探索,一次關於“如何活齣真正富足人生”的實踐指南。作者以一種非常個人化、非常真誠的視角,記錄瞭她在挪威的生活點滴,並從中提煉齣瞭一種關於“綠生活”的哲學。我尤其欣賞她那種將生活與自然、與自我深度融閤的能力。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鮮活的例子、生動的故事,讓我看到瞭“綠生活”是如何切實地融入到日常的方方麵麵,並且能夠帶來真實的喜悅和滿足。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常常被外界的定義所裹挾,認為富足就等於擁有多少物質,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真正的富足,其實是內心的充盈,是與自然的和諧,是對生命的敬畏。它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對更美好、更真實生活的渴望,也給瞭我勇氣去嘗試,去改變,去尋找屬於我自己的“綠色驚嘆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