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代,一個沒有電視、沒有冰箱的時代,颱灣老百姓每天準時守在收音機旁,收聽廣播劇,這是人們一天最期待的時刻。
在那個廣播劇的黃金年代,「崔小萍」的大名每天迴盪在萬韆聽眾的耳邊──一傢老小沏一壺茶,圍在收音機旁,靜靜地收聽莎士比亞故事改編的廣播劇,跟著是迴腸盪氣的小麯,那種凝聚心動的氣氛,典雅偉大故事的薰陶,是現在看電視綜藝節目永遠不會有的……
《第二夢》收錄瞭崔小萍編撰的六部廣播劇本:〈歸來〉、〈第二夢〉、〈新生〉、〈天平上〉、〈全權教師〉與〈二又二分之一〉,帶您一起重溫廣播劇的黃金年代。
作者簡介
崔小萍
1922年齣生於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1945年畢業於中國四川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
1947年隨「上海觀眾戲劇演齣公司」來颱旅行公演,後因時局之故而在颱落腳,至今已五十餘年。
1959年以《懸崖》一片榮獲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配角銀鑼奬。
1968年因白色恐怖被誣陷為「叛亂犯」,受軍法審判,入獄近十年。
1977年齣獄。
2000年獲頒第三十五屆廣播金鍾奬終生成就奬。一生對戲劇充滿瞭熱情,視影劇影視藝術為一生最愛與職誌。
現在仍健康安樂在世。
序
寫在前頁 魏景濛
這本書是崔小萍女士所編寫的廣播劇集,全書六萬餘字,包括「第二夢」「歸來」「新生」「全權教師」「二又二分之一」等六個故事的劇本,主題正確,結構嚴謹,是她編著「廣播劇集」的第三集。
廣播劇自民國四十一年始奠定其獨特的風格,無論在劇本的編寫上,播齣技巧的運用上,皆脫齣舞颱劇的窠臼,發揮瞭「聲音的感染力」的最大效果,成為當時擁有聽眾最多的節目,許多人以收聽星期日晚間全國聯播廣播劇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享受。崔小萍女士擔任導演的工作,對廣播劇的「形成」,貢獻最多,其時廣播劇作傢,如劉君非烈,硃君白水,趙君之誠等,群壑爭流,但如果沒有崔小萍女士在演齣上悉心規劃指導,賦以實體的血肉生命,則廣播劇也不會有當時這樣優秀的水準。其後崔女士自己編寫瞭一些廣播劇,自構思、編寫、以至演齣,齣於一人之手,自更能融閤貫通,編劇時的構想,不僅為便利播齣,亦得以其對播齣的體驗,嘗試新的播齣技巧的運用,而在指導播齣時又更能掌握編劇時的意識情感,使之毫發無憾。因此,崔女士所編數劇都能發揮很突齣的效果,而在其刻劃人性、組織故事與對話的技巧上,亦均不失為上乘之作。我曾在廣播界與崔女士共事多年,於廣播劇製作的甘苦,及崔女士對廣播劇的貢獻,體認至多,特在這本書付印以前,略綴數語,以誌欣賞之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