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詳盡之樂麯目解說、導演訪談、完整歌詞,俾讓聽眾對演齣有更深入之瞭解。
作者簡介
餘華
作傢
林芳宜
音樂文字工作者
徐昭宇
《音樂時代》副總編輯
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陳樹熙
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
劉岠渭
颱北藝術大學音樂係教授
劉虹風
蕭自程
音樂文字工作者
賴偉峰
樂評人
賴安荺
音樂文字工作者
顔涵銳
顔華容
鋼琴傢
專文
10 Mub es sein Es MuB sein.—簡文彬
13 研究我的音樂,就能瞭解真正的我—楊忠衡
27 在交響麯黃昏的孤獨長跑者—劉岠渭
37 高潮—餘華
45 假作真時真亦假 - 《証言》爭議史—徐昭宇
53 野狼設下的陷阱裏-蕭斯塔可維奇遺孀對《証言》的反擊—陳效真
59 生命底蘊的安全索.隱晦不彰的鏇律綫-蕭斯塔可維奇的電影音樂—賴偉峰
60
蕭斯塔可維奇十五首交響麯介紹
70 第一號交響麯
73 第二號交響麯《十月》
76 第三號交響麯《五月一日》
79 第四號交響麯
81 第五號交響麯
84 第六號交響麯
87 第七號交響麯《列寜格勒》
91 第八號交響麯
94 第九號交響麯
96 第十號交響麯
100 第十一號交響麯《一九O五年》
103第十二號交響麯《一九一七年》
106 第十三號交響麯《巴比雅》
116 第十四號交響麯《亡靈之歌》
125 第十五號交響麯
129 芭蕾組麯《螺絲》
131 第一號鋼琴協奏麯
音樂會資訊
136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一 生死的對決
140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二 勝利的凱歌
146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三 人性的榮光
152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四 憂鬱的熱情
158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五 智慧的發跡
164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六 展翅的巨鷹
170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七 謎樣的永恆
176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八 命運的軌跡
182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九 生命的光輝
186發現蕭斯塔可維奇 係列十 和平的憧憬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秘密手冊”,它為我打開瞭通往蕭斯塔可維奇音樂內心世界的大門。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並沒有采取傳統的學術論述模式,而是更像是與讀者進行瞭一場深入的對話。他善於運用類比和意象,將一些抽象的音樂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在解讀《第二鋼琴協奏麯》時,作者將其中輕快、跳躍的鏇律比作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而隨之而來的沉重感則暗示瞭成長過程中必然麵對的現實壓力。這種充滿畫麵感的描述,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音樂的情感內核。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蕭斯塔可維奇早期創作的討論,以及他對爵士樂、歌劇等不同音樂形式的探索,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前衛的蕭斯塔可維奇。它不再是一個被固定在曆史框架中的符號,而是一個不斷進化、不斷突破自我的音樂巨匠。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既有深刻的理論分析,又不失文學性的感染力,讓我沉浸其中,欲罷不能。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設計理念著實讓我驚喜。它不像我過去讀過的許多音樂評論書籍那樣,上來就是一堆晦澀的術語和學術性的分析。《發現☆蕭斯塔可維奇》的處理方式更加人性化,也更具普適性。作者似乎深諳門外漢的心態,他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那些聽起來遙不可及的音樂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記得書中在講解《第五交響麯》時,提到瞭一些關於“創作自由”與“外部壓力”的討論,作者並沒有直接批判,而是通過引述蕭斯塔可維奇本人的一些模糊錶述,以及當時蘇聯音樂界的整體氛圍,構建瞭一個充滿張力的語境。這種“留白”的處理,反而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那種復雜性,去感受音樂中潛藏的憤怒、悲傷,以及那份不易察覺的希望。書中的插圖也很有意思,不全是肖像照,還有一些當時的曆史照片、樂譜片段,甚至是一些漫畫式的錶達,這些視覺元素巧妙地穿插在文字之間,打破瞭閱讀的沉悶感,也讓曆史的畫麵感更加生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隻是一個被動接受信息的聽眾,而是開始嘗試用一種更主動、更深入的方式去“聽”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瞭。
评分這套書的閱讀體驗,用“顛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我之前對蕭斯塔可維奇的印象,大多來自於一些標簽化的評價,比如“蘇聯作麯傢”、“被壓迫的藝術傢”等等。然而,《發現☆蕭斯塔可維奇》則徹底打破瞭這些刻闆印象。它沒有迴避蕭斯塔可維奇與政治體製之間的復雜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音樂本身所蘊含的生命力。書中對《第八交響麯》的分析尤其令我震撼,作者並沒有將其簡單地定義為“反戰”的宣言,而是將其視為作麯傢內心深處最痛苦、最真實的情感宣泄。他用大量的篇幅,將音樂的鏇律、節奏、配器與作麯傢的人生經曆、時代背景相結閤,描繪齣一幅波瀾壯闊的精神畫捲。這種解讀方式,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瞭音樂是如何超越語言,直接觸及靈魂的。書中的某些章節,甚至讓我聯想到瞭存在的哲學,關於個體在宏大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抗爭,關於如何在黑暗中尋找微弱的光明。它不僅僅是一本音樂欣賞指南,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
评分讀完《發現☆蕭斯塔可維奇》這本書,我腦子裏湧現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一種沉浸式的探索體驗。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史料,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讀者一同深入蕭斯塔可維奇那復雜而迷人的音樂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幾部核心作品的解讀,例如那第九交響麯,從最初被視為“不閤時宜”的實驗性作品,到後來被賦予的各種解讀,書中層層剝開其背後隱藏的政治、社會以及作麯傢個人情感的糾葛。作者並非直接給齣定論,而是展示瞭不同學者、樂評傢甚至聽眾的多重視角,讓讀者仿佛置身於一場關於作品意義的激辯之中,這種開放性的討論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思考。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這些龐雜信息時的嚴謹,同時也體會到他對蕭斯塔可維奇音樂的熱情。書中穿插的許多軼事,比如創作中的靈感來源,與同時代音樂傢、政要的微妙關係,都讓這位被標簽化的作麯傢變得更加立體、生動。它不僅僅是一本音樂理論書,更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傳記,充滿瞭戲劇性與人文關懷。每次翻閱,總能在字裏行間找到新的綫索,對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麯傢之一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寶藏中尋寶,每一次翻頁都可能發現新的閃光點。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靈活,時而像一位嚴謹的學者,對音樂的結構、和聲進行細緻入微的剖析;時而又像一位老友,用充滿感情的筆觸描繪蕭斯塔可維奇的人生際遇。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於《第七交響麯》(列寜格勒)的解讀,作者沒有停留在“反法西斯”這一宏大敘事上,而是深入挖掘瞭作品中一些個人化的、甚至帶有脆弱色彩的情感錶達。他指齣,在戰爭的背景下,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並非隻有英雄主義的呐喊,也蘊含著對生命消逝的無盡哀傷,以及在絕望中尋求解脫的掙紮。這種多層次的解讀,讓我重新審視瞭這部交響麯,也讓我對蕭斯塔可維奇這位作麯傢有瞭更全麵、更立體的認知。書中還涉及到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比如他如何巧妙地在音樂中嵌入暗語,如何用音符對抗審查,這些都讓人驚嘆於他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更是一麵映照曆史、映照人性的鏡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