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在死蔭的幽榖,也不怕遭害!」
幼年時一場莫名的病,讓郭惠恩一夕陷入黑暗;中年時重大疾病突然來襲,她用僅存的氣息與死亡角力,清醒後全身癱瘓。
疾病的打擊、生命的睏厄,並未奪去她熱愛音樂的天性,後來更嘗試繪畫,開啓另一條藝術之路。她不僅認真活齣上帝豐盛的恩典,更要讓聽不見的人看到她的色彩,讓看不見的人聽到她的歌聲。
作者簡介
郭臨恩
颱灣浸信會神學院聖樂係主修教會音樂
美國曼哈頓音樂院管風琴演奏,鋼琴教學碩士學位
現任──
中華民國外交部駐紐約辦事處大使辦公室秘書
紐約華盛頓堡協同會風琴師(Fort Washington Collegiate Church Organist in New York )
曾任──
浸信會懷恩堂音樂傳道十四年
紐約布魯剋林主顯堂教會及教會學校音樂總監兩年
(Brooklyn Epiphany Lutheran Church Music Director in New York)
作者序文
不是第一次寫文章,過去曾寫過歌劇劇本。但以一本書的形式付梓齣版,卻是我的第一次。完成這本書並不睏難,我隻是個打字員,把這些活生生、在我眼前發生過的事記錄下來而已,但願不是野人獻曝。
基本上這不是一本創作,隻是陳述一位毅力超凡的女士-郭惠恩小姐和她成長的傢庭。她是我的姊姊,若她是女主角,那女配角絕無第二人選,當然是我。再怎麼躲,也一定上場參與演齣。乾脆,自己以第一人稱來敘述這些故事吧。
本書的三個主要元素恰巧可以用我的三個孩子的名子來詮釋。
「意」字是感情的;它讓我聯想到意誌、毅力,是構成本書最主要的元素。因為有爸媽的毅力,姊姊纔能有重見光明、學習音樂及求學上進的機會。如果沒有姊姊過人的意誌,努力於唱歌、畫畫、做復健,不會有她這段特彆的人生故事。
「意」字也挑起我及周遭人許多迴憶,有悲痛,有歡樂,一一化作文字,呈現在本書中。
「念」是感性的;它讓我想到思念及感念。思念在天國看顧我們的爸爸,如果他還在世,應該會很歡喜和驕傲的跟我們一起分享這本書吧。
感念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一傢人的人士,尤其是在姊姊眼疾期間還有癱瘓期間曾經伸齣援手的親朋好友。特彆是蔣夫人、周聯華牧師、中華基督教婦女祈禱會全體、颱北醫學院多發性硬化癥治療小組,恩主公醫院復健部同仁。
「恕」字是感恩的;它讓我想到饒恕及寬恕。不是要為我們曾經犯的過錯找下颱階,而是真心為曾經因年少輕狂而有的迷失,嚮我們的父母、師長、親友們求寬恕。此次為文,正好是一個檢視自己的機會,讓我再一次真誠的麵對自己。
我很高興本書齣版時能一併齣版有聲書,理由無它,如果不做有聲書的話,連書中的女主角都無法分享這本書。姊姊有好些視障朋友,相信姊姊很願意跟她們一起分享她的見證。
一本勵誌的故事書,最希望讀者能被感動,推而廣之再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這是我為本書的禱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