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為獨特、深入評論亞太地區博奕的專書,主要探討其曆史、發展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書中詳盡介紹澳洲、韓國、澳門及東南亞賭場與博奕的曆史、經營運作議題及影響,可說是一本珍貴的參考書籍。書中有多位國際權威專傢共同討論爭議性的議題,像政策製定者和賭場經營決策者之間的議題等,幫助博奕産業人士在長期規劃中,於考量各種重要觀點時能具備世界觀。在本書的經營單元裏,每一章都分析一個重要的賭場經營議題,如法律規章、認證、實質審查與核定、內部控管與稽核,以及傭金流動等。另一單元則是評論各區域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同時亦詳加檢視中國文化與博奕,以說明博奕與日常生活之間交錯的關係,不管是公共議題、問題博奕、社會經濟成本等都在探討之列。
編者簡介
Cathy H. C. Hsu(徐惠群)
Cathy H. C. Hsu博士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擔任教授、副院長。曾在各大旅遊機構擔任顧問,也曾齣任國際觀光旅遊教育人員協會的董事會主席。現任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的總編輯,以及其他七本期刊的編輯委員,其研究重點為賭場賭博的經濟與社會影響、旅遊景點行銷、遊客行為及餐旅教育。
譯者簡介
賴宏昇
賴宏昇博士(Hung-Sheng “Herman” Lai, MBA, Ph.D.),銘傳大學餐旅管理學係和觀光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於2003年8月取得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育、營養及餐飲∕旅館管理學係的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德州Stephen F. Austin州立大學民生科學學院擔任助理教授並教授餐旅相關課程。2005年8月,返迴銘傳大學餐旅管理學係任教。
學曆: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育,營養及餐飲∕旅館管理學係哲學博士(1999-2003)
.美國德州Wayland浸信大學企管碩士(1997-1998)
.颱灣輔仁大學理學士(1991-1995)
原編著者序 i
譯 序 iii
緻 謝 v
緒 論 1
第一單元 曆史、發展和立法 10
第一章 澳大利亞賭場的曆史、發展與立法 11
第一節 殖民時代早期:1778至1900年 13
第二節 選擇性閤法化:1900至1940年代 15
第三節 政府許可與市場成長:二次大戰至1970年代 16
第四節 商業化、競爭和市場擴張:1970年代至今 18
第五節 澳大利亞的賭場 23
第六節 結 語 30
參考文獻 31
第二章 韓國賭場的曆史、發展與立法 33
第一節 曆史發展 34
第二節 韓國賭場産業的現況 37
第三節 韓國博奕産業的監管係統 40
第四節 結 語 47
參考文獻 49
第三章 澳門賭場從閤法化到自由化 51
第一節 早期:從不閤法到閤法化 52
第二節 賭場發展時期:壟斷特權的閤法化 55
第三節 近期:澳門賭場業的閤法化 61
第四節 自由化的管製 68
第五節 觀光旅遊業的發展 71
第六節 賭場投資計畫 73
第七節 結 語 75
參考文獻 77
第四章 日本博奕 81
第一節 柏青哥的介紹 83
第二節 賭博的定義與說明 86
第三節 在其他地方營業的柏青哥呢? 90
第四節 柏青哥的上癮特性 91
第五節 柏青哥曆史的含糊之處 93
第六節 日本其他的博奕形式 96
第七節 結語與未來發展 99
參考文獻 101
第五章 東南亞博奕産業的發展 103
前 言 104
第一節 柬埔寨 105
第二節 印尼 107
第三節 寮國 109
第四節 馬來西亞 111
第五節 緬甸聯邦(緬甸) 113
第六節 新加坡 115
第七節 泰國 116
第八節 越南 118
參考文獻 121
第二單元 運作 122
第六章 給亞洲博奕産業管轄權的建議--有效規定管理要素 123
前 言 124
第一節 賭場執照 126
第二節 營運控製 127
第三節 結 語 128
第七章 對於授予賭場執照的調查 131
第一節 申請程序 133
第二節 調查過程 134
第三節 經營者、代理商和雇員調查 136
第四節 賭場執照案例 139
第八章 會計、內部控製與賭場審計製度 145
第一節 會計和內部控製 148
第二節 賭場審計 155
第九章 禁止轉換現金籌碼:使用與成本 159
第一節 禁止轉換現金籌碼 160
第二節 數學比率:簡單的等比數列 163
第三節 比較不同遊戲的稅後盈餘計算方式 166
第四節 其他方式的解釋 168
附 錄 辭匯錶 170
第三單元 博奕與社會 172
第十章 賭博對澳洲社會的衝擊 173
前 言 174
第一節 賭博的衝擊 174
第二節 澳洲的問題賭博及其衝擊 176
第三節 問題賭博在澳洲所增加的社會議題 177
第四節 問題賭博的公共健康措施:降低危害與保護消費者的任務 179
第五節 政府對問題賭博的迴應 180
第六節 産業對問題賭博的迴應 185
第七節 有責任的賭博條例的效果 191
第八節 結 語 193
參考文獻 195
第十一章 澳洲賭場的經濟學 197
前 言 198
第一節 澳洲賭場産業的簡史 198
第二節 賭場的市場結構和所有權製度 201
第三節 賭場的衝擊 202
第四節 賭場帶來的經濟利益 204
第五節 賭場發展的經濟成本 212
第六節 社會觀感與衝擊 216
第七節 淨經濟評估 218
第八節 對賭場的約束 218
第九節 前 景 219
第十節 結 語 220
參考文獻 222
第十二章 博奕産業對韓國的衝擊 225
前 言 226
第一節 來自外國遊客賭場收入相關的經濟衝擊 227
第二節 江原大世界賭場大飯店的經濟衝擊 229
第三節 社會影響 230
第四節 將博奕産業帶來的負麵衝擊降至最低 237
參考文獻 240
第十三章 博奕與中國文化 243
第一節 中國的賭博曆史 244
第二節 中國遊戲 247
第三節 現代賭博市場裏的中國玩傢 251
第四節 中國文化的特色 253
第五節 賭博在中國的閤法性 262
參考文獻 267
原編著者序
很高興及惶恐的得知由我所編著的Casino Industry in Asia Pacific: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Impact一書,受到國內學界的青睞,由銘傳大學賴宏昇博士翻譯成中文版,以供國內大專院校教授博奕相關課程的使用。
本書原著是在2006年齣版,所以並沒有針對近三年來新加坡及颱灣發展狀況的分析,然而我相信本書嚴謹的考據和編撰內容仍是適切時宜的。博奕事業先進國傢的經驗,能提供颱灣很好的學習教材。相信除瞭學術界之外,政府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對博奕有興趣的從業人員,都能藉由這本書窺視博奕事業的全貌與國外的經驗。至於本書的內容則請參考前言部分,在此不作贅述。
博奕産業的優質發展,能導緻觀光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能夠製造就業機會並吸引投資,對於周邊其他娛樂與休閑活動的開發和零售業的銷售也會有正麵的影響,如果政府能製訂好的稅製及稅收使用方法,相信能對社會福利事業有更進一步的貢獻。然而不可不謹慎的是,博奕對社會發展的負麵影響,颱灣固有的賭博本性、六閤彩簽賭與職棒非法賭博的醜聞,都是很實在的警訊。為瞭讓博奕事業能發揮正麵功能而成為國傢的長期資源,博奕專業人士的培養和專職機構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個人認為博奕熱潮席捲颱灣學界是個好現象,也希望經由學術界能影響政府的決策和業界的正確觀念。國內的正規教育在博奕産業的發展上,應能提供最好的平颱,首先,在教學上能提供優秀的師資、課程設計和學習環境,而培養齣具有社會責任與良知的博奕專業人纔。其次,能針對颱灣地區性的特色,進行學術性研究,以健全製度與防範及解決問題的産生,同時找齣最適閤颱灣博奕産業發展的重要規劃方案。最後,能以學術的權威教育社會大眾,以期化解大眾對博奕産業發展的誤解與疑慮,讓博奕産業得到大眾的支持。以學術為中心,培育人纔,嚮政府提齣適切的建言,適時的教育民眾,使博奕産業可長可久!澎湖公投結果,對博奕事業的發展投下瞭變數,但也給予學術界一個緩衝的契機,冀望在國內達人先進的領導之下,讓博奕事業成功的在颱灣推行並且能成為國傢的長期資源。
希望國內的專傢學者能提供您寶貴的研究成果和在博奕産業發展的經驗,相互切磋,以期為颱灣博奕産業的健全發展提齣我們的建言。也要感謝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提供優秀知識來源上所作的努力。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
徐惠群 教授
譯序
譯者在颱灣教授博奕管理課程匆匆已有四個年頭,但博奕條款在颱灣立法院闖關卻至少已有十年以上曆史,因涉及道德爭議,所以一直無法完成立法。然而從2005年楊誌義教授在銘傳大學率先開設「博奕活動概論」的課程,爾後隨著博奕活動與賭場的日益受到颱灣政府的關注,到瞭2008年博奕課程也相對開始受到學界的重視。終於在2009年1月12日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颱灣立法院三讀通過爭議十多年的離島博奕條款,未來離島縣市政府,可以透過公民投票法,在地方民意多數同意的情況下,開放設置觀光賭場。這項博奕條款草案的通過,造成博奕熱潮席捲颱灣學界,包括颱灣科技大學、高雄餐旅學院、颱灣觀光學院、東南科技大學、稻江管理學院等校,近來爭相開班授賭,為未來指日可待的颱灣博奕産業培養優秀人纔。
然而博奕活動在亞洲其實已流行瞭數韆年,博奕是許多亞洲人的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西方的賭場在遲至20世紀纔正式介紹到亞洲地區,但短短數十年,現今的澳洲、澳門、韓國、馬來西亞和一些亞太地區的國傢卻已經發展著活絡的賭場産業。而其他許多的亞洲政府也正用博奕來幫助增強其經濟發展,藉此獲得因為違法賭博而流失的稅收。
譯者認為此書以整閤亞太地區賭場博奕之研究為目的,記載瞭亞太地區的博奕産業發展,加上以産業專傢所纍積的經驗作為産業發展、營運與衝擊的參考根據,內容上乃是從各種觀點提供對博奕産業之觀察,各作者以中立的角度來探討博奕議題,並報告亞太地區賭場相關的事實與經驗,因此可以提供一個全麵的資訊來源,以瞭解亞太地區的現代賭場産業,國內的博奕研究者可以發現此書對迴顧現有的文獻之幫助;另外,研究者也可以藉此獲得博奕産業的專傢以實際經驗來幫助發展新的博奕研究議程,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瞭目前國內所缺乏的博奕産業政策製定的重要訊息,譯者以為,可以提供未來的政策製定者與賭場開發者在思索長期的計畫時,應加以討論的議題,就如同本書編者徐惠群博士所言,希望所有的讀者經由論述及經驗分享,認識亞太地區博奕産業上的一些重要且獨特的營運議題,對亞太地區博奕産業發展的範疇獲得更深入的瞭解。
個人於翻譯本書時,以採用中英對照的方式盡可能保留原文專用術語和專有名詞,以免因個人認知的差異,造成日後教師在授課與學生在學習上的誤解。
最後,在此我要感謝我親愛的傢人:太太惠惠、女兒Emily、兒子Allen及女兒Allie,對於我在翻譯過程中的支持與幫助,更要敬上十二萬分的謝意給予下列對於本書翻譯編寫提供寶貴意見與有所貢獻之學者:銘傳大學的楊誌義博士、黃純德博士和鄭建瑋博士、德霖技術學院的洪景文博士、颱中技術學院的蔡招仁博士、世新大學的林芳儀博士及中國廈門大學的徐淑美博士候選人,由於各位前輩和先進的幫忙與協助,加快瞭我在翻譯這本書的曆程。
銘傳大學餐旅管理係暨觀光研究所助理教授
賴宏昇 謹識
緻謝
在此特彆感謝提供機會並教導指正的賴宏昇教授,以及幫忙編譯的廈大財務博士李培功先生,為此緻上深深的謝意。
徐淑美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博士候選人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休閑管理研究所
金門技術學院國際事務係兼任講師
老實說,我拿起這本書,最初是被“博弈”這個詞吸引住的。它不像那些常見的經濟發展書籍那樣,隻關注宏觀數字或者普適性理論,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充滿不確定性、需要高超策略和洞察力的産業。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和界定“博弈産業”,是在科技前沿的芯片製造和人工智能研發中,各國企業之間相互封鎖與閤作的微妙平衡?還是在金融市場,那些復雜的衍生品交易背後隱藏著的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博弈?亦或是,在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跨國公司與當地政府之間,關於開采權和利潤分配的長期談判?我對這本書最深的期待,是它能否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來理解亞太地區這些“博弈”型産業的運作機製。它會不會像偵探小說一樣,抽絲剝繭地揭示那些在幕後影響著産業走嚮的關鍵因素?例如,在某些國傢,政治穩定性或腐敗程度如何影響瞭外資的進入和本地企業的成長?在另一些地區,文化傳統是否塑造瞭獨特的商業談判風格和閤作模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讓我能窺見這些産業如何在復雜的區域環境中,憑藉智慧和策略,實現自身的崛起。它能否幫我理解,亞太地區這些“博弈”型産業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植於其獨特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土壤之中。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博奕産業發展: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影響》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很多産業的發展,與其說是綫性進步,不如說是一種“博弈”的過程,充滿瞭策略、試探、以及對未來趨勢的精準判斷。而亞太地區,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闆塊,匯聚瞭各種類型的“博弈”。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和分析“博弈産業”的。是否會涵蓋那些在信息技術、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企業之間為爭奪知識産權、市場份額而展開的尖銳競爭?或者,在某些資源豐富的國傢,跨國公司與當地政府之間,在投資、稅收、環境保護等問題上的漫長博弈?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亞太地區産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它會不會揭示齣,在這些“博弈”型産業的背後,有哪些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曆史背景在起作用?例如,某些東方國傢的長遠規劃和戰略忍耐,在“博弈”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又或者,某些國傢的靈活務實和善於變通,是如何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齣?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亞太地區這些“博弈”型産業的蓬勃發展,是如何不僅改變瞭區域經濟的麵貌,更對全球經濟格局、技術創新方嚮,甚至國際關係産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深邃的藍色背景上,幾條交織的金色綫條勾勒齣棋盤的意象,隱喻著博弈的策略與智慧。我一直對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頗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占據獨特地位的産業。這本書的書名《博奕産業發展: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影響》恰好觸及瞭我關注的兩個核心點:**博弈**,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挑戰與機遇,它不僅僅是字麵上的遊戲,更是一種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決策、權衡利弊、爭取優勢的思維方式,在商業世界中更是體現得淋灕盡緻;而**亞太地區**,作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其內部的産業演進與相互作用,對全球格局無疑有著深遠的影響。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剖析亞太地區那些以“博弈”為核心特徵的産業,比如某些金融衍生品市場、高科技領域的專利競爭,甚至是區域內的資源分配談判,是如何在這種“博弈”的邏輯下不斷演進和壯大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這些産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獨特挑戰,比如文化差異、政治環境、以及技術變革帶來的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這些“博弈”型産業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又會對區域乃至全球的經濟、社會、甚至政治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涉及産業升級、創新驅動、貧富差距、以及地緣政治等更深層次的議題?我對書中可能揭示的那些鮮為人知的商業策略和發展路徑充滿瞭期待。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不像是一本枯燥的經濟學教科書。封麵上的設計,那種抽象但富有力量感的綫條,暗示著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博弈産業”這個詞,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在我的理解裏,這不僅僅是關於遊戲規則,更多的是關於如何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運用策略、風險管理以及對人性的洞察來獲得優勢。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會以怎樣的邏輯來梳理亞太地區那些符閤“博弈産業”定義的行業。會不會涉及一些大傢不太熟悉的,但卻至關重要的産業?比如,在某些島嶼國傢,圍繞漁業資源的國際爭端,是否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博弈”?又或者,在數字經濟時代,圍繞數據隱私和平颱壟斷的爭奪,又在怎樣的“博弈”邏輯下展開?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框架,來審視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動態。它能否揭示齣,在這些“博弈”型産業的背後,是否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成功模式,或者一些普遍存在的陷阱?更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發展與影響”,是否能幫助我理解,這些産業的崛起,如何重塑瞭亞太地區的經濟版圖,又如何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全球的權力格局?我希望這本書能帶來一些齣人意料的發現,讓我對這個我以為已經很熟悉的地區,有全新的認識。
评分說實話,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博奕産業發展: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影響》,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不是復雜的經濟模型,而是那些充滿智慧與風險的競爭場。亞太地區,這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博弈”場,而“博弈産業”的發展,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側麵。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將哪些産業歸類為“博弈産業”?是像半導體製造那樣,各國政府和企業在技術壁壘、市場份額上進行的長期而激烈的較量?還是在新能源領域,各國在關鍵技術和資源上的爭奪,既有閤作又有競爭,充滿瞭博弈的色彩?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這些産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采用的那些策略?例如,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打破壟斷,或者如何通過巧妙的閤資與聯盟來規避風險?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能夠理解,在亞太地區,這些“博弈”型産業是如何在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並最終實現蓬勃發展的。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這些産業的“發展”最終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它是否會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還是會加劇區域間的競爭與摩擦?它又是否會改變亞太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甚至對全球的産業分工産生深遠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對亞太地區的經濟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