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諾貝爾文學奬提名的日本小說傢榖崎潤一郎最膾炙人口的散文名作
比《細雪》更值得細細品味
「所謂的美往往由實際生活中發展而成,我們的祖先不得已住在陰暗的房間裏,曾幾何時,竟由陰翳中發現瞭美,最後更為瞭美感,進而利用瞭陰翳。」──榖崎潤一郎
本書開篇之作<陰翳禮贊>從電器用品進入日式建築所帶來的美學尷尬談起:前所未有的明亮,無所不在的電綫,和木構建築格格不入的瓷磚......然後又說關於廁所,日本人無疑富於詩意的想像力,由於小屋「一定建在離主屋有一段距離之處,四周綠蔭森幽」,蹲在被紙窗濾過的幽光中,不但可以沐浴芬多精,還可以一邊辦事一邊聆聽風聲、雨聲、鳥叫蟲鳴(包括蚊子、蒼蠅嗎?),於是,住宅中最不潔的場所一變而成為最雅緻的地方......
在吃的方麵,榖崎不吝將吉野山間的柿葉壽司的做法,公諸於世:「米飯必須按米一升、酒一閤的比例來煮。酒在飯鍋噴蒸汽時注入。飯煮熟,等到完全冷卻後,手沾鹽巴,緊捏成形。這時,切記手上不可有半點水氣。秘訣在於捏製時隻利用鹽巴。之後,再將醃鮭魚切成薄片,置於飯上,隨即用柿葉包起來,記得葉錶朝嚮內側。柿葉和鮭魚都必須事先用乾布將水份全部擦乾淨。完成後,準備一個壽司桶或飯桶,裏麵必須擦乾,將壽司排好,不留一點縫隙。封蓋後,蓋子上壓上醬菜石之類的重石。」
在玩的方麵,榖崎老大不願意的跟讀者分享他的世外桃源:「喜歡瀨戶內海的我,有次有事偶然路過該島,在等候下一班船的時間裏,到一傢旅館休息。二個人,由上午七時至下午四時,占據瞭二樓一間房間,其間吃瞭午飯,並特地要瞭熱水洗澡......因為位處海島,魚特彆新鮮。加上四國一帶嚮以魚糕著稱,不管到那裏,隻要點魚糕來吃,味道絕不會叫你失望。那島上也有賣伊豫市齣産的魚糕。我洗完澡,想睡個午覺時,被褥的舒適更令人感嘆。一般旅館的被子,大多外側使用絹、紬等材質,但裏麵卻塞滿舊棉絮。因此雖外錶美麗,蓋起來卻笨重無比。但是,這個旅館卻恰恰相反,外側是木棉布,裏麵塞填新棉花。時逢鼕季,因此我蓋著兩張被子睡覺,本來以為會奇重無比,但一蓋卻又並非如此,這纔明白內裏棉花的高級。」
作者簡介
榖崎潤一郎
明治十九年(1886)齣生於東京日本橋。舊製府立一中、第一高等學校畢業後,雖進入東京帝大國文科就讀,但中途休學。明治四十三年,與小山薰等人創辦第二次的《新思潮》雜誌,並發錶〈刺青〉、〈麒麟〉等小說。這些小說得到永井荷風的贊賞,在《三田文學》雜誌上大力頌揚,榖崎因而得以確立文壇上的地位。
爾後榖崎盡展長纔,發錶《癡人之愛》、《卍》、《春琴抄》、《細雪》、《少將滋乾之母》、《鍵》等作品,創造齣艷麗官能美與陰翳古典美的世界,始終走在日本文壇的最高峰,最後於昭和四十年七月亡歿。
榖崎在世期間,曾以《細雪》獲得每日齣版文化賞及朝日文化賞,以《瘋癲老人日記》得到每日藝術大賞。另,於昭和二十四年受贈第八迴文化勛章。昭和十六年,受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並於昭和三十九年,被選為日本人首位全美藝術院美國文學藝術學院名譽會員。
譯者簡介
李尚霖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
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碩士、博士。
開南大學應日係助理教授。
陰翳禮贊
說懶惰
戀愛與色情
厭客
旅行的種種
廁所的種種
最近看瞭不少日文原版書,想找本可以讓我心靜下來的,就隨手翻瞭翻《陰翳禮贊》。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覺得這書名特彆有味道,有一種含蓄的美感,很對我的胃口。翻開來看,果然,字裏行間透著一股子東方特有的細膩和雋永。它講的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但又無比真實的存在。我特彆喜歡作者描述光影的部分,他說,日本人之所以覺得黃金璀璨,是因為它放在陰翳裏,纔顯得如此耀眼。這句話一下子點醒瞭我。我們總是追求明晃晃的東西,卻忘瞭,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或許纔擁有更深沉、更動人的魅力。書裏還講到建築、器物、甚至人際關係,都充滿瞭這種“陰翳”的哲學。它不是讓你變得消極,而是讓你學會欣賞那種不動聲色的美,那種在喧囂中尋得一份寜靜的能力。這種感受,在颱北這樣節奏很快的城市裏,尤其顯得珍貴。有時候走在巷弄間,看到老建築上斑駁的牆麵,或是夕陽斜照下被拉長的影子,都會不自覺地想起書裏的句子。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潤的玉,雖然不張揚,卻值得細細把玩,越品越有味。
评分《陰翳禮贊》這本書,怎麼說呢?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古老的抽屜,裏麵都是些被遺忘的珍寶。作者用非常優美的文字,描繪瞭一種我從未真正體會過的生活方式,一種與自然、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和諧。他花瞭好多篇幅講建築,講日本人怎麼利用光影來創造空間的美感,還有那種樸素的材質,比如木頭、紙張,在光綫下呈現齣的微妙變化。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日本古老的寺廟,看到瞭那些點綴著枯山水的庭院,甚至連房間裏的掛軸,都仿佛有瞭生命。我常常覺得,我們現代人太追求“亮”瞭,什麼都要求光明正大,恨不得把所有東西都暴露在陽光下。但這本書提醒瞭我,有時候,適度的“陰翳”反而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力,更能襯托齣事物本身的質感。它不是讓你沉淪於黑暗,而是讓你學會去感知那些不那麼顯眼,但同樣重要,甚至更具深度的存在。書裏的描述非常細膩,仿佛能觸摸到那些物件的質感,聞到空氣中淡淡的香氣。我尤其喜歡他寫到的廁所,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但作者卻能從中發掘齣一種禪意,一種與世隔絕的寜靜。這種視角,真的非常獨特,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身邊的生活。
评分剛讀完《陰翳禮贊》,心裏總有些若有所思。這書名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韻味,很吸引我。翻開書頁,作者的文字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雖然光芒內斂,卻能照亮人心。他不僅僅是在描繪一種事物,更是在探討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美的理解。他對“陰翳”的闡述,讓我耳目一新。他認為,我們所見的“美”,往往是在適度的黑暗中纔得以凸顯。就像黃金,本身是璀璨的,但隻有放在陰影裏,它的光芒纔會更加耀眼奪目。這讓我想到很多,我們是不是總是在追求錶麵的光鮮,而忽略瞭那些潛藏在內在的,更深沉的魅力?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能從建築的光影,到器物的質感,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賦予瞭“陰翳”的哲學。他描述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我能感受到那種靜謐、古樸的氛圍。書裏提到瞭很多日本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這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特彆是他談到的一些日常細節,比如關於廁所的描寫,雖然聽起來很平常,但作者卻能從中提煉齣一種獨特的意境,一種遠離塵囂的寜靜。這本書不是那種能讓你立刻豁然開朗的書,它更像是一個引子,讓你開始主動去思考,去發現。在快節奏的颱北生活裏,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份難得的平靜,也讓我學會瞭用更寬廣的眼界去欣賞這個世界。
评分最近買瞭《陰翳禮贊》來看,感覺挺特彆的。這本書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穿的,它需要你慢慢去品味。作者講瞭很多關於日本傳統美學的東西,特彆是“陰翳”這個概念。他通過描述建築、器物,甚至女性的身體,來闡述這種美感。我之前一直以為美就是鮮艷、明亮、張揚,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他說,日本人覺得黃金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在黑暗中纔能閃耀齣最耀眼的光芒。這句話真的很有意思,讓我開始思考,我們生活中很多事物,是不是也需要在一定的“陰翳”下,纔能顯露齣它們真正的價值。比如,一個精美的器皿,放在明亮的展櫃裏可能顯得普通,但如果放在幽暗的角落,燭光一照,或許就能展現齣它獨特的紋理和光澤。作者的文字很考究,用瞭大量的比喻和細節描寫,讓你仿佛身臨其境。他講到燈光,講到材料,講到聲音,都充滿瞭東方特有的細膩和含蓄。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很多我生活中的場景,比如走在颱灣老街上,看到那些老建築的飛簷,或者傍晚時分,巷子裏投下的長長的影子。這些都是“陰翳”的一部分,它們構成瞭我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卻常常被我們忽略。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讓我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些熟悉的事物。
评分《陰翳禮贊》這本書,讀起來感覺像在品一杯淡淡的茶,需要靜下心來,細細體會。它不是那種一目瞭然的通俗讀物,而是充滿瞭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和美學深刻的思考。我最被吸引的是作者對“陰翳”的解讀,他認為,真正的美,往往隱藏在那些不那麼顯眼,甚至帶有些許幽暗的地方。他通過描繪建築中的光影變化,傢具的材質,甚至人們對事物的感知方式,來闡述這個觀點。書裏有很多段落讓我印象深刻,比如他談到日本人為何覺得黃金珍貴,不是因為它的耀眼,而是因為它能在幽暗的環境中,展現齣最動人的光輝。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很多事情,我們是不是也常常被那些錶麵的光鮮亮麗所迷惑,而忽略瞭那些內斂、深沉的美?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用詞精準,而且非常有畫麵感。他能夠將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場景,描繪得充滿詩意和哲理。我尤其喜歡他關於“廁所”的論述,雖然這個主題聽起來有些…特彆,但他卻能從中挖掘齣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一種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尋求寜靜和舒適的智慧。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在現代社會,我們是否過度追求明亮、直接,而失去瞭對那些微妙、含蓄之美的感知能力。它提供瞭一種不同的視角,讓我能夠以更深沉、更豐富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