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貼近當地人生活的旅行方式!
第一次來南美,從阿根廷、玻利維亞、到祕魯再迴傢,是我飛最遠的旅行。因為要攀登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我與隊友來到這裏,後來選擇一個人留下來自由的旅行。
這一年多來,在南美生活的日子,幾乎是用無數的笑容拼貼而成的。閉上眼睛,很多麵孔、不管叫不叫得齣名字,都在我腦海裏,像是的的喀喀湖邊的小女孩,有著我這輩子看過最單純的臉孔。
對我來說,旅行不是從生活裏齣走,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在地人的方式去認識新的環境、不同的文化,一起吃喝、走路、坐車,並感受其心情。麵對麵溝通是最誠懇的,即使語言不同,隻要真心的眼神,比手畫腳也行,一定能從笑容裏瞭解善意。就算因為沒有計畫,遇上一些「惡意」,我也覺得沒關係,就當作是冒險的一種體驗。
這400多個日子,我在南美學會瞭笑,真正溫暖、滿足的笑容。
作者簡介
陳仲仁
1973年生,颱中霧峰人,天蠍座A型,颱體大研究所。現任颱灣最大長跑社團「颱灣大腳丫長跑族」總教練、「亞洲越野挑戰隊」颱灣唯一隊員。
自1997 ~ 2009年初,去過世界大洲共27國比賽或旅行,中國大陸去過很多次,足跡踏遍各省及自治區。擅長鐵人3項、長跑、越野賽等運動。曾代錶颱灣齣賽亞洲盃、世界盃、世界大學運動會鐵人3項國手。2005年在新光三越、101大樓登高賽奪下颱灣第1,當年兩賽雙雙創下颱灣最快紀錄。
2000 ~ 2002年,以徒步、騎馬、劃船等方式,循著800年前成吉思汗西徵路綫,自外濛古西行至黑海剋裏米亞半島,曆時20個月,全程1萬1韆公裏。
2003年西伯利亞布裏雅特大學讀書1年。
2006年入選「七頂峰」隊員,成功登頂歐洲、非洲最高峰。
2007年旅居南美洲1年。
Elena
1975年颱北縣新店齣生。政大新聞係畢業、媒體工作者。與高慶豐閤著《騎單車,橫越美國》(華成齣版)。
推薦序1 「另外一邊」,確實也是令人嚮往的美景 汪士林
推薦序2 真正的颱灣勇者 吳朝陽
推薦序3 貪心的旅人 黃一元
推薦序4 各項競賽領域的常勝軍 楊基旺
前言 簡單的生活纔真正美好
一、祕魯臨彆禮物---我被搶劫瞭
貪心旅人:南美3國400天,不夠!
搶匪獵物:我不是李小龍
日記還我:重迴搶案現場
二、阿根廷門多薩---南美綠洲是我的傢
失意登山客:南美最高峰攻頂失利
我是颱灣人:登山隊友被當作逃犯
房東叫耶穌:租房子也能很幸福
彆叫我神醫:幫耶穌按摩找到工作
料理東西軍:炒飯就是東方代錶
阿根廷烤肉:大胃王口水直流
跑步當教練:運動讓傢人變快樂
叫我第一名:攻山頭冠軍上瞭報
牛奶班學生:貧民同學一起學西文
悠閑7個月:葡萄酒節注入活力
三、阿根廷北部行---公車與腳帶我玩到邊界
旅行的慾望:揹起大背包上路
超摳門旅人:與流浪漢比意誌力
我不是酒鬼:怎麼睡進當地人傢都不知
驕傲颱灣人:網咖老闆竪起大拇指
到處交朋友:貧窮卻樂天的小鎮
免費工作室:玻利維亞勞工抱怨大會
買單車代步:山頂上的美麗旅館
瘋狂自拍族:一不小心就跨過邊界
平民藝術傢:欣賞首都的大膽用色
阿根廷黑戶:簽證過期我非法居留
四、玻利維亞---似曾相識卻又處處驚奇
負重高手:愁眉不展的玻利維亞人
第一次跟團:烏龍百齣的鹽海旅行團
高原美食傢:初嘗玉米醬果汁
我不是間諜:爬高誤闖軍事要地
快樂製造者:巴士頂上的人性
抗議火燒車:硬湊熱鬧忙得像記者
逛市集酒館:印加人好像藏族人
作法下降頭:女巫市場世界獨有
偶爾當大爺:美不勝收的山中旅館
另類導遊:日本人跟著我玩拉巴斯
水球遊擊隊:拉巴斯嘉年華
叫我孩子王:與小販孩子交朋友
抓羊變英雄:高原上的激烈運動
五、祕魯---天然美景與傳統文化都驚艷
適閤當間諜:不小心又闖過邊界
不是走私客:夢幻小鎮下車臨檢
不要欺負我:明明免簽證還收錢
的的喀喀湖:孩子的飆船場
孩子攝影師:如影隨形跟著我
祕魯嘉年華:彷彿媽祖齣巡
山城庫斯科:不去馬丘比丘也無妨
後記 我在南美學會瞭笑
前言
簡單的生活纔真正美好
這是我第一次來南美,從阿根廷、玻利維亞、到祕魯再迴傢,是飛最遠的旅行,前後共13個月,但並不是時間最長的旅行。2000年的「尋找成吉思汗」,是第一次較長途的旅行,花瞭20個月,從濛古一路走到烏剋蘭。
嘗試新的領域
想起來也很奇妙。我愛跑步,沒跑過幾次路跑賽,就參加瞭42.195公裏的全程馬拉鬆賽。因緣際會,玩鐵人3項(遊泳、自由車、長跑),第一次比賽竟然不是「正常」的奧運距離51.5公裏,而是日本宮古島200公裏的超級鐵人賽。
一直想嘗試新的領域。第一次比大自然挑戰賽,就去比瞭世界職業高手雲集的婆羅洲5日大奬賽。因為越野賽開始獨自在上山訓練後,逐漸對高山有興趣。其實爬過的百嶽,10隻手指拿齣來都算不滿,但竟然就去參加「尋找颱灣探險王:挑戰世界七頂峰」徵選,幸運地入選為隊員,並登上歐洲、非洲最高峰。因為要攀登南美最高峰,我與隊友來到這裏,隻是後來選擇一個人留下來自由的旅行。
我孤僻嗎?也許是習慣瞭過度自由,沒拘束、沒計畫的生活。對我來說,旅行不是從生活裏齣走,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隨時在旅行,所以也不需特彆「計畫」。背包揹瞭就走,隨意到一個地方住下來就很快樂。
我喜歡學習語言,盡量以當地的方式去認識新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常常在床上醒來,一下子搞不清楚自己置身何處,直到幾分鍾後纔確認環境、人……。我的旅行,跟在颱灣生活相比,隻是「換個地方」吃喝拉撒,並沒有兩樣。睏瞭就找棵陰涼的樹下睡午覺;餓瞭就找路邊攤或道地的館子吃東西;天氣熱想遊泳就跳進河裏;想安靜就跑上山頭。
選擇
旅行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至少我很享受目前的方式。偶爾朋友聽我說旅行的事,會覺得「你很幸運」、「很羨慕你能這樣」。說幸運,我不否認,但也覺得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我「選擇」這麼做。
颱灣社會裏許多人的生活型態,其實是我不能理解的。工商社會,大傢看來都很忙碌,拼命賺錢、買好車、吃美食。纍積瞭一堆壓力與抱怨後,解決之道可能是繼續拼命的吃,吃到文明病一堆,又設法花錢減肥。看起來錢賺得辛苦,卻又拿幾乎是「用命換來的錢」去喝酒、唱歌、血拼,甚至上酒店。我沒資格說他們不好,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
旅行的時候,尤其在所謂「貧窮、落後」的地方,很多人什麼都沒有,卻擁有最燦爛的笑容。那些笑容,有時不隻讓我們羨慕、嫉妒,甚至慚愧。他們不用手機、不需看e-mail溝通,反而更實在,也沒有這些莫名其妙、不切實際的牽掛,一樣活得好好的,而且更單純、快樂。這些科技産品到底是把人的距離拉近,還是反而更遠?有時,我們沾沾自喜,自以為在文明的道路上抄瞭捷徑,但我卻覺得是在繞遠路而不自知。
藉由不斷的旅行與自省之後,我深信,簡單的生活纔真正美好。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作者的文字具有極強的畫麵感,我甚至能夠想象齣他所描繪的場景,比如在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上行走時,那種天地一色的迷幻景象;在巴西裏約熱內盧的海灘上,那種熱烈而充滿活力的氛圍;在秘魯馬丘比丘的清晨,那種被晨霧籠罩的神秘感。每一個場景都被作者描繪得如此真實,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他一同感受著南美大陸的壯麗與奇妙。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書中分享瞭他與當地人的互動。那些真誠的交流,那些溫暖的幫助,那些充滿善意的微笑,都深深地打動瞭我。他並沒有將自己置於一個旁觀者的位置,而是積極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去體驗、去感受、去理解。這種開放而包容的心態,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次地理上的遠行,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深入探索。這本書讓我明白,旅行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看到多少風景,更在於與人建立連接,感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融閤。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從一開始就牢牢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作者沒有選擇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而是將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經曆穿插其中,形成瞭一種獨特的節奏感。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反而讓整個旅程充滿瞭懸念和驚喜,每翻開一頁,都不知道下一刻會遇到什麼。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睏境和挑戰的處理方式。旅行並非總是陽光明媚,書中也詳細描述瞭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種睏難,比如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甚至是突發的意外情況。但作者並沒有沉溺於抱怨,而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並從中學習和成長。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對於我這樣一個可能在生活中麵臨各種挑戰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書中對於當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南美文化有所瞭解,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多我不知道的習俗、信仰和曆史故事。作者的觀察非常敏銳,他能夠從微小的細節中洞察到文化的精髓,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其展現齣來。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極具吸引力,那種復古的地圖風格,配上充滿故事感的字體,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遠方世界的嚮往。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作者的文字所俘獲瞭。他用一種近乎電影般的敘事手法,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神秘和壯麗的南美大陸。我仿佛能聞到亞馬遜雨林的潮濕氣息,聽到安第斯山脈風的呼嘯,感受到馬丘比丘古老石牆的溫度。作者不僅僅是在記錄旅程,他更是在分享一種生活態度。那種敢於拋開一切,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真的讓人欽佩。書中對當地人文風情的描繪更是入木三分,從熱情奔放的桑巴舞,到靜謐古樸的印加遺跡,再到淳樸善良的原住民,每一個片段都飽含深情,讓我對南美這個充滿魅力的地區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想象自己就置身於那個場景之中,感受那份獨有的震撼。作者的語言樸實卻充滿力量,字裏行間流露齣的真誠和熱情,仿佛能跨越紙張,直接觸動我的心靈。這本書不隻是關於旅行,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生命體驗的深刻解讀。
评分我一直認為,好的旅行文學不僅僅是記錄行程,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而《冒險南美,400天在地旅行》無疑做到瞭這一點。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多元、豐富、充滿活力的南美大陸。他不僅僅記錄瞭那些壯麗的自然風光,更深入地挖掘瞭當地的人文底蘊。我尤其喜歡他對於曆史遺跡的解讀,他能夠將那些冰冷的石頭賦予生命,講述它們背後所承載的古老故事。同時,他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描繪也是鞭闢入裏,從熱情洋溢的節日慶典,到樸實無華的日常生活,都展現瞭南美人民的獨特魅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那種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他敢於挑戰自我,深入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喧囂之下的真實。這種精神,對於生活在日益同質化的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啓示。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南美的另一麵,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動人的南美,一個值得我們去深入瞭解和體驗的南美。
评分當我拿到這本《冒險南美,400天在地旅行》時,我抱著一種好奇又期待的心情。我一直對南美洲的文化和自然風光充滿瞭濃厚的興趣,而“400天在地旅行”這個標題更是充滿瞭史詩般的韻味,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讀完後,我的感受遠超預期。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他能夠將復雜的地理信息、曆史背景以及旅途中的各種遭遇,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他對於細節的捕捉,比如他對當地食物的描寫,讓我仿佛能嘗到那種獨特的風味;他對陌生人之間萍水相逢的溫暖瞬間的記錄,更是讓人感到人性的光輝。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與我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南美,它不再僅僅是旅遊景點名錄,而是一個鮮活、多元、充滿生命力的世界。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似乎總能找到那些隱藏在主流視綫之外的珍貴體驗,並且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其分享給我們。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記錄,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也激發瞭我內心深處的冒險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