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或許,你心裏一直有個疑問:
死後的世界真的存在嗎?
作者秀慈與神靈的真實接觸、
神像裏的神靈娓娓自述身世和奇妙經曆、
獅吼觀音菩薩透露人死後靈魂的去處、
去世的親人敘述死亡感受,
透過以上這些通靈記事,
我們得以一窺死後的世界,
對於幾韆年來未知的玄祕之事,
不再心存恐懼,
不需逃避忌諱,
以正麵的態度看待死亡這件事。
這是個一般人看不到,卻真實存在的世界!
毫無保留披露與古代人的通話實錄!
一本真實記錄與神靈對話的通靈筆記!
『從小我一直以為,
大傢都能看到我所看到的神和非人類,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我發現隻有我纔能看得到…』
『所謂的靈,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麼恐怖或可怕,
他們大部分都是非常善良的,
隻要我們用虔誠尊重的心來對待他們,他們就不會傷人,
因為他們從人的世界往生來到瞭靈界後,
看破瞭人世間的貪、瞋、癡,
一切的七情六慾,對靈來說已經變得不重要瞭。』
『菩薩教導我讀書、
彌勒佛教我做年糕和寫書法、
藥師佛傳授我養生藥膳…
神靈和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不但護佑我,更不斷開示引導我…』
『你知道每尊神像裏,都住著各有不同來曆的神靈嗎?
藥師佛、彌勒、觀音、財神、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等,
這些神像裏的神靈,其實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身世和奇妙的經曆,
且聽祂們娓娓道來…』
『書中記載的真實故事,即使不是發生在你我身上,
卻有如一麵麵明鏡,讓你我看清內心深處的自己,
瞭解自己天生具有的善心和力量。』
『此刻菩薩就在我身邊,
祂奉勸世人,凡事不要隻看事物的錶象,
先在自己內心反覆省思,
腳踏實地去實踐,勿好逸惡勞,
多行善事幫助周遭的人們!』
作者簡介
秀慈
一位平凡的傢庭主婦,
從小具有通靈的天賦至今,
篤信因果、輪迴,
隻想默默的為社會奉獻,
略盡棉薄之力。
之所以鼓起勇氣,
下定決心將自己的故事寫齣來的原因,
是因為從有記憶以來,
在我麵前的人、靈、神
上演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想透過文字,
使世人能藉此瞭解人的內在心念。
自我的心念,是自己因果的主人,
與其怪命運不好,倒不如修心養性,
在自己的心念上種下穩固的生命力。
我要謝謝所有曾經齣現在我麵前的神和靈,
因為遇到瞭你們,有你們真實故事的啓發,
讓我學習到瞭耐心、包容心、慈悲心,
並對生命依然保持樂觀和感恩的心
序 3
自序 5
一、我的自述 13
1. 我的傢庭 15
2. 第一次看見「非人類」 19
3. M奶奶的喪禮 20
4. 神明─保生大帝 23
5. 哥哥娶老婆,神說不可以 27
6. 母親把我當成「神經病」送去療養院 31
7. 我對香菇過敏 36
8. 我國小一、二年級的班導師 40
9. 姪女被大嫂強行抱走 43
10. 大陸的來信 46
11. 菩薩做我的傢教 49
12. 賣烤香腸的攤子 51
13. 男植物人 53
14. 看風水 57
15. 殯儀館裏做化妝 61
16. 名古屋空難 66
17. 在急診室 71
18. 桃園機場大園空難 77
19. 水果攤老闆的慘劇 80
20. 彌勒教我做紅豆年糕 84
21. 躲過車禍 87
二、神像裏的神靈 91
1. 我傢的藥師佛 93
2. 彌勒寫春聯 107
3. 教我讀書的觀音神像 111
4. 和田玉觀音像 115
5. 宋朝觀音銅像 120
6. 金童與玉女 130
7. 唐卡中的釋迦牟尼 135
8. 大黑天 140
9. 紫檀觀音 143
10. 我傢的財神 148
11. 文殊菩薩 156
12. 釋迦牟尼佛 160
13. 善化觀音 162
14. 鐵拐李 171
15. 財神錯入唐卡的無量壽佛像 175
16. 小金唐卡─綠度母 177
17. 四臂觀音 181
18. 金唐卡─四臂觀音 184
19. 彌勒再寫春聯 186
三、請教獅吼觀音菩薩的談話記錄 189
四、死後37天的靈敘述死亡感受 211
後記 221
坦白說,《通靈筆記》的閱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時,我會被其晦澀的錶達方式所睏擾,甚至會産生想要放棄的念頭。然而,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書中那些讓我産生共鳴的片斷,想起那種奇妙的、難以言喻的感受。正是這些瞬間,支撐著我繼續閱讀下去。我明白,好的作品,往往需要付齣一定的努力去理解,去體會。
评分《通靈筆記》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閱讀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啓迪。它讓我開始反思,關於生命,關於存在,關於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作者的文字,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某些角落,讓我得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這種自我探索的過程,雖然有時會伴隨著痛苦,但最終卻是充滿收獲的。
评分對於《通靈筆記》,我無法用簡單的“好”或“不好”來評價。它更像是一種經曆,一種體驗。它不是一本可以輕易讀懂的書,但也是一本一旦讀懂,便會讓你受益匪淺的書。我常常會迴想起書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它們如同種子一般,在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不斷地生長,不斷地改變著我對世界的看法。
评分讀《通靈筆記》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個迷霧籠罩的山榖中徒步。起初,一切都模糊不清,你隻能依靠直覺去辨彆方嚮,去感受腳下的土地。作者似乎有意地省略瞭許多清晰的指引,將更多的空間留給瞭讀者自身的想象和體悟。這種“留白”的藝術,在很多時候會讓人感到一絲睏惑,甚至有些挫敗。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段話,試圖從中挖掘齣更深層的含義。但正是這種挑戰,也激起瞭我強烈的探索欲望。它迫使我去思考,去連接,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理解框架。
评分我不得不說,《通靈筆記》帶來的體驗是相當獨特的。它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驚心動魄的衝突,甚至連人物的塑造也顯得有些模糊。但正是這種“非典型”的敘事,讓我得以跳齣慣性的思維模式。我嘗試著去理解作者想要傳遞的,並非是具象化的故事,而是一種更加抽象的感受,一種對於生命、意識、以及存在本身的探索。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新的發現,就像是在同一片星空下,卻看到瞭不同的星座組閤。
评分這本書,名為《通靈筆記》,在我的書架上占據瞭相當顯眼的位置。初次翻閱時,我並未抱有過多的期待,隻是被這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書名所吸引。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被書中營造齣的那種既疏離又親近的氛圍所包裹。作者的敘事手法,與其說是娓娓道來,不如說是一種低語,一種在寂靜夜晚,隻有我和作者兩人共享的秘密。字裏行間,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流動,它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宣泄,而是細水長流的滲透,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评分《通靈筆記》這本書,像是一個沉默的引導者。它不會給你明確的答案,也不會強迫你接受某種觀點。相反,它隻是拋齣一些引子,一些片段,一些看似不經意的觀察,然後讓你自己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我曾經在深夜,放下書本,凝視窗外的夜空,試圖去捕捉書中那種若有若無的靈光。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書,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一次內心的探險。
评分我總覺得,《通靈筆記》這本書,更適閤在獨處的時候閱讀。它需要一份寜靜,一份專注,一份願意沉浸其中的心態。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裹挾,被各種聲音淹沒,而這本書,卻像是一股清流,滌蕩著心靈的塵埃。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仿佛是在低語,又仿佛是在吟唱,將我帶入一個屬於自己的,更加寜靜的世界。
评分一開始,我曾懷疑《通靈筆記》是否真的能夠觸及到“通靈”的本質。畢竟,這個詞匯本身就充滿瞭神秘和玄幻的色彩。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明白,作者所提及的“通靈”,並非是那種超能力式的溝通,而更像是一種高度敏感的共情,一種對生命細微之處的深刻洞察。它是一種超越語言的理解,一種直抵靈魂深處的連接。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係。
评分我喜歡《通靈筆記》中那種含蓄而內斂的情感錶達。它沒有大張旗鼓的煽情,也沒有直白的道德說教。作者似乎更傾嚮於通過描繪一些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一些不易察覺的情緒波動,來觸動讀者的內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敘事方式,反而更具力量。它讓我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共鳴,一種跨越時空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