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簡 介 1-1
1.1 奈米之起源(1) 1-1
1.1.1 奈米材料與其維度之定義(2) 1-2
1.1.2 奈米材料之特性(2) 1-3
1.1.3 奈米材料之應用 1-5
1.2 多孔性氧化鋁膜 1-12
1.2.1 多孔性氧化鋁膜之發展 1-13
1.2.2 多孔性氧化鋁膜之成長機製 1-16
1.2.3 多孔性氧化鋁膜之應用(16) 1-18
1.3 磁性鈷鉑金屬奈米綫 1-22
1.3.1 磁性物質之分類(22) 1-22
1.3.2 鐵磁性材料之磁性理論 1-26
1.3.3 鐵磁性金屬奈米綫之應用(24) 1-29
1.4 陽極處理-電解變色 1-31
1.4.1 電解變色之曆史(25) 1-31
1.4.2 電解變色之理論-光學薄膜(29) 1-31
1.4.3 電解變色之應用(25) 1-35
1.5 文獻迴顧 1-37
1.6 本書目的 1-40
1.6.1 磁性鈷鉑金屬奈米綫 1-40
1.6.2 電解變色 1-40
第2章 樣品製作與儀器分析原理 2-1
2.1 化學藥品 2-1
2.2 多孔性氧化鋁膜之製備 2-3
2.3 磁性奈米綫體製備 2-5
2.4 解變色試片之製備 2-6
2.5 樣品之鑑定與分析 2-7
2.5.1 循環伏安儀(Cyclic voltmmetry;CV)(31) 2-8
2.5.2 X光粉末繞射儀(X-ray diffraction;XRD)(32-34) 2-9
2.5.3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y)(36-39) 2-12
2.5.4 能量散布X光光譜儀(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S )(40) 2-16
2.5.5 同步輻射光源(41-46) 2-17
2.5.6 震動樣品磁度儀(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47) 2-22
2.5.7 反射式紫外綫/可見光光譜儀 (Reflectance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Reflectance UV/Vis)(48) 2-23
2.5.8 國際照明委員會色度座標圖 (CIE color coordination)(49-50) 2-24
第3章 氧化鋁膜應用之結果與討論 3-1
3.1 多孔性氧化鋁膜 3-1
3.1.1 錶麵型態與孔徑分析 3-2
3.1.2 擴孔與膜厚分析 3-7
3.2 鈷鉑磁性奈米綫之製備 3-10
3.2.1 電鍍液循環伏安法分析 3-10
3.2.2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與能量散佈X光光譜儀分析 3-13
3.2.3 X光粉末繞射儀分析 3-21
3.2.4 X光吸收精細結構分析 3-25
3.2.5 震動樣品磁度儀分析 3-37
3.2.6 鈷鉑奈米綫退火之反應機製 3-41
3.3 電解變色 3-43
3.3.1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與能量散佈X光光譜儀分析 3-43
3.3.2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 3-47
3.3.3 反射式紫外綫/可見光光譜儀與色度座標圖分析 3-50
3.3.4 Macleod 程式模擬光譜分析 3-58
3.3.5 震動樣品磁度儀分析 3-67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從微觀層麵改變宏觀世界的科學技術特彆著迷,而奈米材料無疑是其中最具代錶性的領域。《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接點齣瞭核心內容,讓我覺得它一定能解答我心中很多關於奈米材料的疑問。陽極氧化鋁膜,這個詞聽起來就很專業,我知道它能夠提高鋁材料的錶麵硬度、耐腐蝕性和美觀度,但具體是怎麼實現的呢?是不是就像是在鋁的錶麵“生長”齣瞭一層保護膜,而且這層膜的厚度和結構是可以精確控製的?更令我興奮的是“奈米綫”的製作技術。我曾看過一些關於奈米綫的介紹,它們在導電性、熱學性質、光學特性上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優點,被譽為“未來電子學”的關鍵。這本書會不會深入講解,如何利用陽極氧化鋁膜的獨特孔隙結構,來作為“模闆”或者“支架”,引導奈米綫的形成?比如,是否可以通過控製電解的條件,來改變陽極氧化鋁膜孔洞的大小和密度,進而影響奈米綫的直徑和間距?我特彆想瞭解,奈米綫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技術環節,例如電解液的配方、電壓的施加方式、電流密度的控製,以及這些因素對最終奈米綫陣列的質量和性能有何具體影響。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加上若隱若現的奈米結構圖案,光是看著就覺得裏麵一定充滿瞭高科技的奧秘。我一直對奈米材料這個領域很感興趣,總覺得這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雖然我不是專業的科研人員,但看到這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材料,比如陽極氧化鋁膜,會用在手機外殼、相機鏡頭等地方,就覺得特彆有親近感。我很好奇,這種奈米材料的製作過程到底有多麼精細?陽極氧化鋁膜是不是就是通過某種電化學反應,讓鋁的錶麵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層,而且還能控製它的厚度和形貌,甚至生成那些神奇的奈米綫?書裏有沒有詳細地講解這個過程的原理,會不會用一些示意圖或者實驗步驟來幫助我們理解?我特彆期待能夠瞭解陽極氧化鋁膜在不同領域,例如在電子元件、催化劑、生物醫學甚至能源儲存方麵的實際應用,這些都讓我充滿瞭好奇。畢竟,奈米技術的進步,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而這本書的名字就直接點齣瞭“製作與應用”,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我希望它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這些復雜的概念,讓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也能從中獲益,對奈米材料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
评分我最近對一些前沿材料科學的進展特彆著迷,而《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陽極氧化鋁膜,我平時在生活中也會接觸到,比如一些高端數碼産品的外殼,它們的那種金屬質感和耐颳擦能力,我覺得很可能就和陽極氧化有關。但它到底是如何通過電化學反應形成的?是不是可以像“捏泥巴”一樣,通過控製不同的工藝參數,就能“捏”齣不同厚度、不同孔隙結構的氧化膜?而“奈米綫”這個概念,更是讓我覺得充滿瞭想象空間。它們是不是比頭發絲還要細很多倍的導綫?如果是,那它們在電子、通信、甚至生物傳感領域,一定有著不可估量的應用前景。這本書是不是會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陽極氧化鋁膜作為一種“模具”,來精確地引導奈米綫的生長?也就是說,陽極氧化鋁膜錶麵的規則排列的納米孔洞,是如何被用來“種植”奈米綫的?我非常想知道,在製作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步驟和技術訣竅?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電解液,如何精確地控製電解的溫度、電壓和時間,纔能得到高質量、高密度的奈米綫陣列?以及,這些奈米綫一旦製備齣來,又可以在哪些實際的科技産品中得到應用?
评分說實話,光看書名《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我就覺得這絕對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書。我一直對那些微觀世界的奇妙現象很感興趣,特彆是奈米技術,感覺它就像是打開瞭通往另一個維度的大門。陽極氧化鋁膜,這個詞我經常在一些高性能的運動器材、或者高科技産品的介紹裏看到,它不僅能讓鋁製品看起來更酷炫,還能提高它們的耐用性和抗腐蝕性,這背後一定蘊含著不少精妙的工藝。而“奈米綫”這個概念,更是讓我聯想到各種高科技的場景,比如更小的芯片、更快的電路,甚至是全新的能源收集方式。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淺齣地講解陽極氧化鋁膜是如何被“製作”齣來的?它是否涉及復雜的電化學原理,以及如何通過控製電流、電壓、電解液成分等因素,來獲得不同結構和性能的氧化膜?更讓我期待的是,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陽極氧化鋁膜這種“模闆”,來精確地“製造”齣各種各樣的奈米綫?比如,奈米綫的直徑、長度、密度,以及它們在三維空間中的排列,是不是都可以通過控製陽極氧化鋁膜的孔隙結構和後續的生長過程來調控?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個清晰的圖景,讓我瞭解這些奈米材料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及它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無限可能。
评分我一直對材料科學的發展趨勢非常關注,尤其是那些能夠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顛覆性技術。奈米材料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陽極氧化鋁膜”和“奈米綫”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和具體。陽極氧化鋁膜,我理解它是一種通過電化學手段,在鋁錶麵形成一層氧化層的技術,這種技術我常常在一些高品質的鋁閤金製品上看到,比如一些精密儀器、攝影器材的外殼,它們不僅外觀精美,而且觸感也很好,據說還能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蝕性。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奈米綫”的製作技術。我曾看過一些關於奈米綫的報道,它們在導電性、熱傳導性、光學特性等方麵都有著超乎尋常的錶現,甚至被認為是未來電子學、傳感器、甚至量子計算的關鍵材料。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陽極氧化鋁膜在製備奈米綫時的模闆作用?也就是說,陽極氧化鋁膜錶麵的那些規則排列的孔洞,是如何被用來引導奈米綫的生長?這其中的精密控製和納米級彆的加工工藝,聽起來就讓人著迷。我特彆期待能瞭解,這些奈米材料的“製作技術”具體包括哪些關鍵步驟,例如電解液的選擇、電壓的控製、電流密度的大小,以及這些參數對最終奈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性能有什麼影響。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我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它涵蓋瞭從“如何做”到“能做什麼”的完整流程,這對於我這樣既想瞭解技術原理,又想知道實際應用的讀者來說,簡直太有吸引力瞭。《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光是“陽極氧化鋁膜”這個部分,我就能聯想到很多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産品,比如很多電子産品的外殼,它們的光澤、手感,還有不易颳花的特性,很可能就歸功於這個技術。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製作過程到底有多麼精妙?是不是可以通過調整參數,讓鋁錶麵形成不同厚度、不同孔徑的氧化層?而“奈米綫”的齣現,則更是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曾聽說奈米綫在導電性、光學性質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可能在未來的顯示技術、傳感器、甚至生物醫藥領域有突破性的應用。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陽極氧化鋁膜作為模闆,精確地控製奈米綫的直徑、長度和排列方式?比如,陽極氧化鋁膜的孔洞結構是怎麼形成的?在這些孔洞裏,又是如何引入特定的材料,讓它們生長成奈米綫?我非常渴望瞭解,從基礎的電化學反應,到最終形成可用的奈米材料,整個過程的科學原理和關鍵技術細節。
评分作為一個對科技發展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我常常會被那些聽起來非常“未來感”的詞匯所吸引,而《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這本書的名字,無疑就屬於這一類。陽極氧化鋁膜,這個詞我經常在一些高檔鋁製品的描述中看到,它賦予瞭産品光滑的質感、豐富的色彩和齣色的耐用性。但更令我著迷的是“奈米綫”這個概念。我腦海裏會浮現齣無數根細如發絲(甚至比發絲細韆萬倍)的導綫,它們可以被編織成電路,或者構成新的功能材料。這本書的標題明確指齣瞭“製作與應用”,這讓我非常期待它能揭示齣這些奈米材料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特彆是陽極氧化鋁膜,它似乎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平颱”,可以用來引導奈米綫的生長。我會好奇,陽極氧化鋁膜的孔洞結構是如何被精確控製的?在這些微小的孔洞中,如何纔能生長齣長度、直徑都非常均勻的奈米綫?這本書會不會深入介紹陽極氧化鋁膜製備奈米綫的具體工藝流程,比如電解液的成分、溫度、電壓、時間等關鍵參數的調控,以及這些參數對奈米綫陣列的密度、取嚮和結晶度有何影響?我也想知道,一旦奈米綫被成功製備齣來,它們又能在哪些領域展現齣驚人的應用潛力?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本身就充滿瞭科技感,讓我很自然地聯想到那些在實驗室裏精密操作的場景。陽極氧化鋁膜,我經常在一些高端數碼産品的外殼上看到,它不僅讓産品看起來更有質感,還能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蝕性,這背後的技術一定很值得深入瞭解。更讓我心動的是“奈米綫”這個概念,我總覺得這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想象一下,那些比頭發絲還要細無數倍的導綫,它們在電子、通信、甚至生物醫學領域,會帶來怎樣的顛覆?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陽極氧化鋁膜是如何被用作一種“模闆”,來精確地“編織”齣這些奈米綫的?我非常好奇,陽極氧化鋁膜的孔隙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在這些微小的“通道”裏,又是如何引導特定的材料生長,形成具有特定尺寸和排列方式的奈米綫?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製作工藝流程,讓我瞭解,從基礎的化學反應到最終在納米尺度上構建齣功能性的材料,整個過程的技術難點和關鍵所在。
评分坦白說,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時,第一個反應是:“哇,這個聽起來好專業!”但我又被“陽極氧化鋁膜”和“奈米綫”這些名詞吸引住瞭。我平時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金屬製品,比如一些高端的電子産品外殼、自行車零件,它們都有那種特彆的、光滑的、有時候還帶著彩色的塗層,我一直猜想這可能就是陽極氧化鋁膜。它不僅僅是美觀,據說還能增加金屬的硬度、耐腐蝕性,甚至賦予它一些特殊的導電性或者絕緣性。而“奈米綫”就更玄乎瞭,聽起來就像是比頭發絲還要細萬億倍的導綫,我就會聯想到在微電子學、光電技術方麵的巨大潛力。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陽極氧化鋁膜在微電子封裝、傳感器、甚至在信息存儲技術中的應用?比如,是不是可以通過控製陽極氧化鋁膜的孔徑來製作高密度的存儲介質?或者,奈米綫又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是用化學方法、物理方法,還是結閤瞭這兩者?我非常想知道,這些奈米材料的“製作技術”具體指的是什麼,是實驗室裏的精密儀器操作,還是有工業化生産的可能?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個清晰的脈絡,讓我理解從基礎的化學反應到最終的實際應用,整個鏈條是如何運作的。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陽極氧化鋁膜及奈米綫製作技術》,聽起來就像是一本將科學原理與實踐應用完美結閤的教材。陽極氧化鋁膜,我經常在一些高品質的鋁閤金製品上看到,它給人的感覺就是光滑、堅固,而且色彩豐富。但我一直好奇,它是如何通過簡單的電化學過程,就能在鋁錶麵形成一層如此穩定且功能多樣的氧化層?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奈米綫”的製作技術。奈米綫,這個概念本身就充滿瞭未來感,我曾聽說它們在導電性、光學特性等方麵具有超乎尋常的錶現,可以用於製造更小、更快的電子元件,或者開發新型的傳感器。這本書會不會詳細講解,陽極氧化鋁膜是如何充當奈米綫製作的“模具”?也就是說,陽極氧化鋁膜錶麵形成的那些規則排列的納米孔洞,是如何被用來“引導”奈米綫的生長方嚮和尺寸的?我非常期待能瞭解,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有哪些核心的技術參數需要精確控製,比如電解液的成分、溶液的溫度、施加的電壓和電流密度等等,以及這些參數的變化會如何影響最終奈米綫的形貌、取嚮和性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