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總統選舉
◎單一選區兩票新製
◎政治版圖數據詳析
◎藍綠政黨實力初探
選舉是民主社會中政治參與的重要手段,在正常的民主機製下,選舉是最常見的民主運作方式,也是直接瞭解普遍民意的經常性手段。選舉製度是根據適當的投票方式、選區大小(當選名額多寡)以及換算公式等選舉機製,將選票轉換成公職的方法。自德國於1949年開始實施「單一選區兩票製」後,這種選製便成為許多國傢仿傚或改良的對象,颱灣亦順應世界趨勢,於民國96年底第七屆立委選舉中開始採用「單一選兩票製」的選舉製度,這無疑又是颱灣政治民主發展上的一大進步與曆史時刻。有鑑於此,世新民調中心將近七年來國內之各型選舉(2001、2004立委,2000、2004總統,2002、2006年北高市長、市議員,2001、2005縣長,2002、2005縣議員、鄉鎮長),根據73個選區劃分結果,進行整理,並提供各界參考。
在本書結構上,除第一篇緒論中介紹單一選區兩票製外,其餘篇章則依各縣市之次序分述之:第二篇為直轄市篇、第三篇為颱灣省(縣)篇、第四篇為省轄市篇、第五篇則為金馬地區篇。各篇章所介紹的縣市,除詳列曆屆投票紀錄與政治版圖,並附有該縣市選區劃分之插圖,以方便閱讀者查詢。希望本書之齣版能對國內25縣市之73個劃分齣的選區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梁世武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現任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係副教授兼民意調查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選舉策略與傳播: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個案分析》、《政治傳播與競選策略》、《民調、策略、廣告與選舉預測論文集》等多種。
伍佩鈴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現任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副主任。
鍾嶽勛
颱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颱灣大學電機工程學係學士。現任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執行秘書、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係兼任講師。曾發錶論文多篇。
黃誌呈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國立颱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政治理論組畢業。現任國立中山大學社科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員。
推薦序
選舉是民主社會中政治參與的重要手段,在正常的民主機製下,選舉是最常見的民主運作方式﹐也是直接瞭解普遍民意的經常性手段。透過選舉,使公民能自主的選擇民意代錶並參與公眾事務;對政黨政治而言,選舉結果更將影響各政黨在國會中的政治勢力。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自本人創立之初,即開始以學術專業角度持續關注颱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在梁世武教授續任民調中心主任的重責之後,更進一步運用學術結閤業務,善用科學客觀的民意調查做為研究工具,長期觀察民意演變的趨勢與政黨政治的脈動,並獲得豐碩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便是有關於曆屆選舉的調查與研究,世新民調中心自成立至今,已伴隨颱灣民主走過多次選舉變革與曆史時刻,包含1994年北高市長首次民選與棄保效應、1996總統首次民選與飛彈危機、1998年北高市長選舉與扁馬對決、2000年總統大選與政黨輪替、2004年總統大選與戲劇化轉變等,世新民調中心皆秉持學術專業的角度,客觀的觀察颱灣民主進展的每一刻!
選舉製度是根據適當的投票方式、選區大小(當選名額多寡)以及換算公式等選舉機製,將選票轉換成公職的方法。自德國於1949年開始實施「單一選區兩票製」後,這種選製便成為許多國傢仿傚或改良的對象,颱灣亦順應世界趨勢,於民國96年底第七屆立委選舉中開始採用「單一選兩票製」的選舉製度,這無疑又是颱灣政治民主發展上的一大進步與曆史時刻。
96年立委選舉前夕,世新民調中心亦參與見證此一選舉製度的重大變革!梁世武主任是一位傑齣的政治與傳播學者,在民意調查與選舉研究方麵有著深厚的知識,梁教授本著紀錄曆史的精神,編著成此一實用的工具書,不厭其煩的敘述單一選區兩票製知識、匯整曆屆選舉資料、分析政治勢力的消長、新繪各縣市的選區劃分等,以方便從事選戰的政治人物與幕僚做為參考,並可提供有心參與公眾事務的民眾瞭解。開捲有益,增廣見聞,懇切推薦這本實用的工具書給各界賢達!
世新大學董事長
成嘉玲
這本書的書名《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讓我産生瞭很多聯想。我猜想,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數據報告,更可能是一部生動的時代畫捲。我想,作者會從21世紀初開始,為我們詳細記錄颱灣經曆過的每一次重要的投票事件,無論是總統大選,還是地方選舉,甚至是那些引發廣泛關注的公民投票。但是,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每一次投票背後的故事。比如,在某個關鍵的選舉年,颱灣社會麵臨著怎樣的挑戰?民眾的普遍情緒是怎樣的?有哪些候選人憑藉齣色的策略和演講贏得瞭民心?又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左右瞭最終的投票結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呈現一個立體、生動的颱灣政治圖景,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颱灣民眾是如何通過手中的一票來塑造自己的未來。而且,我也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涉及一些關於颱灣選舉文化的獨特解讀,或者是一些關於投票行為的有趣分析,這些都能讓閱讀過程更加引人入勝。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社會的政治進程充滿好奇,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颱灣經曆瞭不少重要的轉型和變革。所以,當我在書店裏看到《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這本書時,我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我猜這本書將會是一部非常詳實的記錄,它會記錄下21世紀以來,颱灣社會發生的各種重要投票事件,從總統大選到地方選舉,再到一些重要的公民投票。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選舉結果,而是能夠深入地分析每一次選舉背後的深層原因。比如,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社會議題在發酵?民眾的普遍心態是怎樣的?是什麼樣的因素最終促使人們做齣瞭某種投票選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個全麵、客觀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颱灣民主發展的軌跡。而且,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關於颱灣政治文化和投票行為的獨特見解,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這個島嶼上的政治生態。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種陳詞濫調的政治類書籍的嚴肅風格,反而帶有一種活潑的、甚至有些“接地氣”的視覺衝擊力。色彩搭配大膽,但又不失和諧,我第一眼看到就被吸引住瞭,很好奇裏麵到底會講述些什麼。我猜它可能不僅僅是枯燥的投票數據和分析,或許會穿插一些颱灣社會在投票過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甚至是戲劇性的瞬間,比如某個候選人的拉票口號如何深入人心,或者某個投票站發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麯。我也期待作者能夠像一位資深的觀察者一樣,用生動的筆觸描繪齣那些在投票日湧動的人潮,以及人們在投票箱前那或緊張、或期待、或釋然的錶情。畢竟,投票不僅僅是政治行為,它也是一種社會情感的集體抒發,是集體意誌的體現。這本書如果能捕捉到這些細微之處,那將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我甚至想象,作者可能會引用一些颱灣本土的流行語,或者結閤一些當代的網絡文化,來解讀這些投票現象,讓年輕人也能夠輕鬆地理解其中的意義。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本書就不僅僅是留給曆史的研究資料,更會成為一部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時代記錄。
评分我最近在考慮要不要入手這本《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我一直對“投票”這個概念本身很著迷,它代錶著一種權力,一種選擇,也承載著無數人的期望和訴求。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好像記錄瞭颱灣這二十年來,普通民眾是如何通過手中的一票來錶達自己的心聲,又如何影響著這個島嶼的未來走嚮。我猜想,書中應該會對各種類型的選舉進行詳細的介紹,比如總統大選、地方首長選舉、立法委員選舉,甚至是一些重要的公民投票。對於每一次選舉,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齣獲勝者是誰,更重要的是去分析那些關鍵的投票點,分析不同族群、不同年齡層的投票傾嚮,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終決定瞭選舉的結果。此外,我也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處理一些可能存在的爭議性話題,比如選舉中的造勢活動、媒體的影響力、甚至是一些抹黑戰術。如果作者能夠在這方麵做到深入的探討,而不隻是流於錶麵,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大大提升。我甚至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不同聲音的觀點,比如那些落選候選人的反思,或者是學者的深度評論,這樣纔能讓整個投票過程更加立體和完整。
评分我對《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這個名字感到一絲好奇和期待。我想,這一定是一本關於颱灣政治變遷的重要著作。我猜測,它會從21世紀的黎明開始,為我們細緻地描繪齣颱灣曆次重要的選舉過程。從高層政治的總統大選,到地方層麵的首長與議員選舉,甚至是那些可能影響深遠的公民投票,都可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然而,我更關注的是,作者如何通過這些投票記錄,勾勒齣颱灣社會的變遷軌跡。它是否能夠揭示齣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投票傾嚮是如何演變的?又或者,在經濟發展、社會議題、國際關係等方麵的變動,是如何體現在選票上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選舉的勝負,更能引發讀者對颱灣民主發展、社會結構以及未來走嚮的深入思考。如果作者能夠運用生動的筆觸,穿插一些曆史性的瞬間或具有代錶性的人物故事,那將更能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給我一種沉甸甸的時代感。我想,這一定是一本關於颱灣近二十年來政治變遷的宏大敘事。我猜想,書中會詳細記錄每一次重要的選舉,從總統大選到地方選舉,甚至可能包括一些修憲公投。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深刻的分析,不僅僅是呈現選舉結果,更能解讀那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民意走嚮、社會思潮和政治博弈。我希望作者能夠像一位曆史學傢一樣,將這些投票事件置於更廣闊的時代背景下,分析它們對颱灣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兩岸關係的影響。我也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比如那些影響選舉走嚮的關鍵時刻,或者是一些候選人的命運沉浮,這些都能夠讓枯燥的政治史變得鮮活起來。而且,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颱灣民眾投票行為的洞察,比如不同世代、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的投票偏好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這些偏好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的。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它將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記錄,更是一部關於颱灣社會變遷的社會學研究。
评分作為一個對颱灣政治發展一直保持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梳理近二十年來颱灣選舉脈絡的書籍。尤其是那些發生在21世紀的關鍵性投票事件,它們不僅塑造瞭颱灣當下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響著兩岸關係以及颱灣在國際舞颱上的定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每一次選舉背後的驅動因素,比如社會經濟的變化、意識形態的演進、世代的差異,甚至是突發事件對民意的影響。它應該不僅僅羅列數據,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數據背後的故事,解釋那些看似微小的選票差異是如何纍積成巨大的政治能量,從而改變曆史走嚮。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提及一些在投票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眾人物,他們的演講、他們的策略,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這些都能讓讀者更立體地理解政治的運作。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全麵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颱灣民主進程中的挑戰與進步,那將非常有價值。而且,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保持一種相對客觀的態度,即使在論述一些敏感話題時,也能基於事實,避免過度煽情或片麵解讀,讓讀者能夠自己去形成判斷。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的民主發展史很感興趣,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颱灣的政治生態發生瞭不少變化。所以當我看到《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這個書名的時候,立刻就覺得這可能是一本能夠滿足我好奇心的書。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部詳實的編年史一樣,將21世紀以來颱灣的每一次重要的選舉都一一記錄下來,並且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反映社會變遷和民意走嚮的關鍵投票事件,比如那些決定瞭政黨輪替的選舉,或者是那些在社會議題上引發廣泛討論的公民投票。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告訴我“誰贏瞭”,更能讓我理解“為什麼會贏”,分析背後復雜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而且,我還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關於颱灣政治文化的新認知,比如颱灣民眾在投票時的一些特殊習慣,或者是在選舉過程中齣現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筆觸,將這些曆史事件描繪齣來,而不是僅僅堆砌乾巴巴的數據,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享受。
评分我看到《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這個書名,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各樣的畫麵。我猜這本書可能會詳細介紹颱灣在21世紀經曆過的幾次重要的選舉,比如那些讓大傢記憶猶新的總統大選,或者是一些地方性的選舉。但我更希望,它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投票結果,而是能夠深入地挖掘齣每一次選舉背後的故事。比如,在某個選舉年,社會上發生瞭什麼大事,這些大事是如何影響瞭民眾的投票意願?有哪些候選人通過齣人意料的策略贏得瞭選舉?又有哪些議題成為瞭當時最受關注的焦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呈現一個立體、多維度的颱灣投票圖景,讓我看到普通民眾是如何通過手中的一票來錶達自己的訴求,又如何參與到政治決策的過程中。而且,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處理那些可能存在的爭議性內容,比如選舉中的暗箱操作、民意調查的準確性,或者是一些網絡謠言的影響。如果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呈現這些內容,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會非常高。
评分看到《21世紀颱灣投票紀錄》這個書名,我立刻就聯想到瞭一係列的曆史畫麵。我想,這本書一定是以一種非常係統和完整的方式,梳理瞭颱灣在21世紀初至今的政治選舉曆程。它可能會涵蓋每一次重要的總統大選,以及各個地方政府的首長選舉,甚至可能包括一些重要的立法委員選舉。但是,我真正期待的是,它能超越簡單的事件記錄,而深入地剖析每一次投票事件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動因。比如,是什麼樣的社會情緒促成瞭某一次選舉的結果?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影響瞭選民的投票傾嚮?或者,某些新興的社會議題是如何被引入到政治辯論中,並最終影響瞭投票走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多角度的觀察,讓我能夠理解颱灣政治的復雜性和動態性。而且,我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話題,比如選舉中的攻防策略,或者是一些備受關注的社會運動與選舉之間的聯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