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教養


著者 原文作者: Dietrich Schwanitz
齣版者 出版社:商周出版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07/08/16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什麼是教養?」這個問題曾在2004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中提出,結果卻是答非所問!

  教養等於教育程度嗎?代表自律、自制、有禮貌、守規矩?它是人的氣質與風骨?是知識、行為態度、審美能力還是生活風格?也許「教養」的概念有些抽象,難以捉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心中仍有一把尺,若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沒教養,任誰都會有汗顏羞愧、無地自容的反應!

  然而「教養」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人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一位非常重視教養的學者、政治家、教育改革者,他便認為,教養值得每個人傾一生之力追求,它是個人身上的重要資產,屬於精神內涵很高的境界。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

  在今天這個網路盛行、資訊爆炸、知識變革的數位時代,個人能做什麼努力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本書作者德國漢堡大學教授,便希望藉由此書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提供有心追求教養的讀者在人生之旅中一只必備的「旅行包」。

  本書原文書名為「Bildung」,公認為「教養」概念最貼切的表達,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有別於討論教養的「概念」或進行哲學思辨的書籍,本書旨在針對教養的「內容」提供建議與見解:追求「教養」必須具備哪些知識,如何理解、表達這些生動活潑的知識,並直達事物的核心,變成為個人的涵養與教養,在領悟到其中的美妙之際,禁

不住驚歎,啊!原來我們可以重新「塑造」自己!

  全書結構如下:第一部分「知識」,包括歷史、偉大的文學作品、藝術史與音樂史、哲學家,以及重大理論與派別、科學的世界觀、性別論述的介紹。在第二部分「能力」,作者引領大家優游語言與文字的世界、廣袤的書海,認識各國的風俗習慣、社交規則、「不必知道的事」,並對何謂「智慧」、「創造力」進行一番討論。

  此外,作者也探討了,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知,現代社會、國家、科學、民主、管理的如何源起?為什麼熟知唐吉訶德、哈姆雷特、浮士德、魯濱遜、化身博士、海德先生這些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事情?海德格說過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在弗洛伊德之前,潛意識是怎麼一回事?

  全書文采飛揚,時而幽默風趣,令人拍案叫絕。歷史的部分尤其是重頭戲,讀來就似一部精采的小說,最後還有歷史年表、改變世界的書籍與延伸閱讀的書目。

  在台灣社會,由於功利主義掛帥,家庭與學校教育長期以來忽略教養的重要性,國家政策沒有應對方針,領導者心中欠缺一張藍圖,許多關懷教育的有志之士為此深感憂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閱讀本書可以對西方的教養內涵有一番體認,具高度的參考價值,並在閱讀中沉潛於歐洲文化,尤其在強調與世界接軌的今天,除了語言溝通的能力,還要能解讀背後的文化符碼,本書堪稱一本與眾不同、精采的歐洲文化概論,是體驗歐洲文化精隨的最佳領航,對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文化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必備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迪特瑞希.史汪尼玆(Dietrich Schwanitz)

  1940年4月23日出生於德國魯爾區,父母親均為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在瑞士的礦工區度過,十歲才入學,且是跳級就讀。

  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於明斯特(Munster)、倫敦、費城與弗來堡(Freiburg)攻讀英語文學、歷史與哲學,莎士比亞是其研究重心。1973年結婚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曾任教於德國曼漢姆(Mannheim)大學,1978至1997年為漢堡大學英語文學系教授。

  1996年出版小說《校園風波》(Der Campus)聲名大噪,以漢堡大學為背景,主要情節涉及大學教授性騷擾女學生,以及校園政治的明爭暗鬥,出版後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並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之後陸續出版有推理喜劇《圈》(Der Zirkel),以嘲諷的筆調描寫學術界勾心鬥角的真相,並批評了大學的教育政策。

  史汪尼茲就像「變色龍」,五十多歲時從嚴肅的研究學者,轉換跑道成為知名暢銷書作家。在電視媒體與談話性節目中,他大方面對鏡頭,談笑風生,私底下他離群索居,在鄉下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在書中,他是一位幽默大師,在學術道路上,他是一位懷疑論者。接受大學生雜誌的採訪時,針對提問:「大學生必須學會什麼?」他回答:「創造力與忍受沮喪,也就是要有承認『無知』與『茫然』的能力。」1997年提前退休,成為自由作家。

  1999年出版《教養》一書,探討什麼是現代人必備的教養,立刻成為暢銷書並引發熱烈討論。作者帶領讀者漫遊於西方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與音樂的殿堂,景色瑰麗教人目不暇給,就在他的精采解說下,知識的來龍去脈令人了然於心,並轉換成一種自我省思的能力。接著,就各章內容分別出版了有聲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創造了長銷不墜的佳績。

  2001的《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Manner,中文版由商周出版,2003年)對男性性格與男人的自我認同進行剝絲抽繭般的剖析,全書結合社會研究、性別理論、文化批評與文學創作,嚴謹中不失詼諧幽默,嘲諷中寓意深刻,讓世間男女從對彼此與自身誤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2003年在設立「創造力工作坊」,培養文學與戲劇領域的新生代。
2004年聖誕節前數日,不幸因為肺血管栓塞,於南德家中的書房過世。

著者信息

教養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導讀〉

003︱從知識提昇為智慧許倬雲
005︱教養:從知道「沒教養」開始南方朔
007︱教養:公民人文主義胡忠信
010︱教養周惠民
016︱教養的閱讀之旅夏慕帆
020︱致讀者
034︱概述

知識

050︱1︱歐洲歷史
244︱2︱歐洲文學
324︱3︱藝術史
354︱4︱音樂史
380︱5︱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理論與科學的世界觀
436︱6︱兩性議題史

能力

470︱1︱語言之家
494︱2︱書海泛舟
508︱3︱各國風俗
534︱4︱智力、天賦與創造性
546︱5︱不應該知道的事情
556︱6︱反思的學問
564︱大事年表
570︱改變世界的書籍
582︱推薦延伸閱讀書目
592︱文化史大事年表
597︱修訂再版後記
601︱這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許多人詳

圖書序言

第二部 能力
關於能力,探討的是知識的應用規則。

有教養的人之間交際規則入門指導
如果把文明社會比喻為一個人,那麼教養就是他的名字。

教養是對文明歷史的基本特徵、哲學與科學的重要概念了然於胸,並熟悉藝術、音樂與文學的表達形式及典範篇章。

教養是一種經過鍛鍊、柔韌的精神,它形成於,一下子知道所有事情,但一下子又全部忘記。正如德國物理學家、作家利希頓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所說:「儘管大部分讀過的東西,我都會忘記,但心志卻逐漸趨於成熟,正如吃飯一樣,身體也是仰賴這種方式不斷地汲取營養。」

教養是一種能力,讓我們與有教養的人愉快地交談互動。

環顧一下社會現實,就不難發現:教養不僅是理想、過程與狀態的複合體,也是一種社會遊戲。遊戲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表現出有教養的樣子,而不是沒教養。遊戲的規則就蘊藏於文化之中。如果不是從小就參與這種遊戲,不斷練習,長大之後是很難適應這些規則的。為什麼呢?因為要先了解規則,才能按規則進行練習。也就是說,這個教養俱樂部只讓那些掌握遊戲規則的人入會,想要成為遊戲高手就必須在俱樂部中練習,與他人過招,精益求精。

教養遊戲的特點就在於,遊戲的參與者對文化教養抱有很高的期望,而且也強烈地期望別人期望自己是有教養的;至於具體內容是什麼,則是不可言喻。如果能夠立即察覺到這種期望,並加以實現,堪稱是技巧嫻熟;然而,即使沒有成功,也要做到不露痕跡,才算功夫到家。

所以在社交場合中,你若是提出這樣的問題:
「梵谷是不是上次世界盃足球賽中,踢斷德國守門員鼻樑骨的那個足球中鋒?」

如果對方發現你的問題是認真的,不是在開玩笑,一定會覺得很離譜,甚至日後盡量避免和你往來。千萬不要認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勇氣可嘉。相反地,這只會讓大家覺得你冒冒失失,破壞了假設遊戲的規則。當場空氣凝結,談話頓時陷入無以為繼的窘境。而且,無論別人怎麼回答,都會讓你尷尬不已。也許有人會說:
「不是的,老兄。我們談論的梵谷是一位畫家。」

這樣的回答是最直接的,聽起來好像是常識課。然而,實際上它是一發惡臭彈,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你是個大老粗。從此之後,你在大家眼中就像個鄉巴佬。

另一個可能的回答是:
「不會吧。不過,我對足球的了解肯定沒有您多。」

這樣巧妙的嘲諷會引起其他在座者的竊笑。它所隱含的暗示是:你是個足球流氓——雖然對足球這種野蠻的競技性運動很在行,但對藝術一竅不通。

第三種人會用正經八百的腔調回應你:「基本上,您說得沒錯。但是,恕我在此更正一下,他踢斷的不是鼻樑而是耳朵;還有,也不是守門員的耳朵,而是他自己的。」這種回答肯定會讓在場的人哄堂大笑,而你卻一頭霧水,像個傻瓜。

這些回答會使你覺得沒面子,甚至無地自容。然而,並不是因為你暴露了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所以「信譽」掃地,而是因為你破壞了遊戲規則。「沉默是金」是玩教養遊戲奉行的原則,但是你卻強迫參與者揭開那無法言說的朦朧面紗,非得看清它後面隱藏的風景不可。

然而,為什麼這個小問題會招致大麻煩呢?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人們自己也無法確切說明理由何在。

由此又可推出教養的另一個定義:
教養是一種信仰。
信徒的主禱文如下:

「我信莎士比亞和歌德,信經典名著,他們是天上和人間所公認的。我信梵谷,他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畫家,生於荷蘭布拉邦省(Brabant)的小鎮,成長於法國巴黎和阿爾勒(Arles),與高更結為莫逆之交,但卻爭執不斷,最後精神失常並自殺,升入天堂,坐在上帝的右手邊,在那裡審判藝術家和門外漢。我信文化的力量、天才的永生、藝術的聖殿、教養和人文主義的不朽價值,直到永遠,阿門!」

圖書試讀

None

教養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教養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教養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教養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