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在國內已經成為探測政治事務和社會現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而種種調查的結果對社會各方麵也産生瞭實質的影響。調查之所以如此廣泛地被運用,乃至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力,主要還是在於調查研究本身的公信力。而調查公信力的基礎是在於調查研究方法本身有堅實的學理基礎。
本書主旨即在根據學理對調查研究的每個過程做完整的說明,從擬訂調查主題、抽取受訪樣本、研擬問捲題目、進行焦點討論和認知訪談、施行訪員訓練、進行預試、正式訪談,一直到資料整理、資料檔建立、資料分析,還進一步地建立及利用調查資料庫,本書都盡可能詳細的加以敘介。
本書集結瞭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社會學和統計學研究所的學者,對整個調查研究的過程和基本學理進行詳盡而完整的說明和探討。由於利用調查資料庫進行研究是愈來愈重要的趨勢,本書也特彆針對調查資料庫及資料分析闢瞭專章來引介。
作者簡介
瞿海源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心理學博士
印第安那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曆∕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調查研究工作室主任,颱灣社會學社理事長,澄社社長。主持過颱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颱灣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颱灣社會意嚮調查及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等研究計劃。齣版專著有《社會心理學新論》、《宗教與社會》、《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針砭》、《真假民主》等
現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李隆安
學曆∕國立中央大學數學係畢業
紐約州立大學統計學博士
經曆∕美國國傢環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現職∕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暨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研究員
章英華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曆∕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調查研究工作室主任、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曾主持或參與颱灣社會變遷基本調、華人傢庭動態調查、青少年研究計畫。
現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閤聘研究員兼主任
楊孟麗
學曆∕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英語係畢業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經曆∕曾任國中、高中及大專英語文教師,教育學程中心教師
現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杜素豪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農業推廣學係畢業
國立颱灣大學農業推廣學與鄉村社會學碩士
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土
經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實錢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所兼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工作室助研究員兼副主任
現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副研究員
廖培珊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農業推廣學係畢業
賓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博士
經曆∕國傢科學委員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係兼任助理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係兼任助理教授,譯著有《社會學研究方法》
現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於若蓉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曆∕淡江大學産業經濟係副教授
現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副研究員
鬍剋威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係畢業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曆∕香港科技大學講師,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現職∕輔仁大學社會學係助理教授
傅仰止
學曆∕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曆∕曾任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係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工作室主任。曾主持社會意嚮電話調、颱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等研究計畫,並擔任國際社會調查計畫(ISSP)颱灣聯絡人
現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起初,我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買的,因為我對這個領域不太瞭解,隻知道大概需要掌握一些研究的基本技能。然而,讀完之後,我纔發現自己低估瞭它的價值。書中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循序漸進地講解瞭各種研究設計的邏輯和考量。比如,對於定量研究,作者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抽樣方法的多樣性,從概率抽樣到非概率抽樣,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這一點對我幫助很大,讓我明白選擇閤適的抽樣方法直接關係到研究結果的代錶性和可靠性。此外,書中對問捲設計的部分也做得相當齣色,不僅僅是羅列瞭一些問題類型,而是著重強調瞭如何設計齣能夠有效測量目標變量、避免偏差的問題。特彆是關於 Likert 量錶的構建和使用,以及如何進行預測試來優化問捲,這些細節的闡述讓我茅塞頓開。我以前總覺得問捲設計很簡單,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其中蘊含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它不僅教會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會我“為什麼這麼做”,讓我從根本上理解瞭研究方法的精髓。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打開瞭研究世界的一扇新大門。它不拘泥於某一特定領域的理論,而是提供瞭一個普適性的研究框架。書中關於研究問題的界定和假設的提齣,對我非常有幫助。作者強調瞭清晰界定研究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宏觀的思考轉嚮具體可操作的研究命題。在設計研究時,書中提供瞭多種不同的研究策略,包括實驗研究、準實驗研究、調查研究等,並詳細解釋瞭它們的適用條件和優劣勢。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三角互證法”的介紹,它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結閤多種研究方法來提高研究的嚴謹性和說服力。同時,書中關於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嚮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研究的動態性和發展性。它不僅僅教會我如何進行一次性研究,更引導我思考如何將研究融入一個更大的知識體係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流暢自然,案例豐富,既有理論深度,又不乏實踐指導,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在信息爆炸時代中摸索的人,我一直渴望找到一種係統性的方法來辨彆信息的真僞,以及如何有效地獲取可靠的知識。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在研究倫理和質量控製方麵的內容,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書中關於數據分析的章節,雖然涉及統計概念,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瞭闡釋,讓我這個非統計學背景的人也能理解。例如,在介紹相關性和因果性時,書中通過生動的例子,清楚地解釋瞭兩者之間的區彆,以及如何避免誤讀研究結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專門討論瞭如何評估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在撰寫研究報告時,如何清晰、準確地呈現研究過程和結果。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指導,更是一種學術誠信的強調。它讓我明白,一個優秀的研究不僅僅在於得齣結論,更在於其過程的嚴謹和透明。這本書讓我對各種“研究錶明”的說法有瞭更審慎的態度,也讓我懂得如何去尋找那些真正值得信賴的學術資源。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調查研究的復雜迷宮。尤其是在數據收集技術的部分,作者的講解細緻入微,並且非常注重實踐性。我以前以為數據收集就是簡單地發問捲或者做訪談,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其中的門道。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數據的來源,包括一手數據和二手數據,以及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這些信息。例如,在講解觀察法時,書中不僅區分瞭參與式觀察和非參與式觀察,還深入探討瞭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的適用性,以及如何記錄和分析觀察到的行為。對於電子化數據收集的趨勢,書中也給齣瞭前瞻性的指導,比如如何利用在綫調查平颱,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性,以及如何處理大規模數據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抽樣誤差”和“測量誤差”的討論,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時候研究結果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以及如何通過精心的設計來盡量減少這些誤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方式的塑造,讓我能夠更批判性地審視各種研究成果。
评分我一直認為,想要在學術界有所建樹,或者在實際工作中做齣有說服力的決策,就必須掌握紮實的調研能力。而這本《調查研究方法》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書中對定性研究方法的介紹尤為深刻,它不像我之前接觸的一些書籍那樣,隻是簡單列舉一些訪談或焦點小組的技巧。相反,它深入探討瞭不同定性研究取嚮的哲學基礎,例如現象學、紮根理論、民族誌等,並詳細闡述瞭它們在數據收集和分析上的具體操作。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數據分析時,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例如,在談到主題分析時,書中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步驟指導,從編碼到主題的提煉,並輔以大量的案例說明,讓我能清楚地看到一個抽象的理論是如何在真實數據中顯現的。書中還強調瞭研究者在定性研究中的角色和倫理考量,提醒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和反思能力,這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如何深入瞭解復雜的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去探索那些不易量化的領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