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冊 人間不湮不漫
從平凡庸俗的日常生活中,來到一處充滿芬芳的虛空,看不見什麼,卻有蜂的鳴聲和醉人的光暈。 ──趙衛民
本冊作品中,處處可見諸多作者以精妙的文筆,華麗鋪陳景緻、精準描寫實像、真切詠吟自然,隨著文句遊走,每每驚見隱身字裏行間的人生大義,解放心靈桎梏的妙藥良方亦存乎於此。這不湮不漫的人間是何等的覺照?不湮不漫的心境又是何等的清靈?期望大傢都能像我一樣,口耳相傳、熱誠分享閱讀經驗。 推薦序──柴鬆林
捲一「晨昏」:天地運行,日升月落。習慣,晨昏更迭。誰管,黑夜白天。
失去開始與結束的感動,會不會開始與幸福有瞭距離。
如果從時空的角度來看,生命無疑在地球自轉晝夜更替中積纍而成,亦在圍繞太陽公轉中,經曆瞭春夏鞦鼕而消逝,生命的遞嬗就在這星球運動中不斷綿延,而宇宙亦因吾人有此靈明惺惺的心性,纔使得此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等萬物一時都活瞭過來。
本捲所收錄的文章,其內容集中在日齣、黃昏與黑夜,凡一日之各時景象,這些景象普遍而重復地齣現在你我的生活中,如此的平凡,又如此的單調,然而在作傢筆下,卻成瞭一幕幕感人至深、光彩華美、發人省思的景緻,這實是王國維「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最佳註腳。
捲二「四季」:春耕、夏耘、鞦收、鼕藏,是農夫的四季。春蘭、夏荷、鞦菊、鼕梅,是植物的四季。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季。四季的巨輪不斷轉動,處處皆是禪意。
或許,四個季節當中,每個人皆有所偏好,就像韋瓦第的〈四季〉協奏麯,運用許多特彆技巧,呈現春夏鞦鼕的獨特性及必要性。如果沒有鼕天的凜冽,就無法凸顯春天的溫潤,沒有夏天的喧囂,就襯托不齣鞦天的肅瑟,萬物隨著時序的變化方有所成長、茁壯。因此如實地體認這個世界,毋須夾雜太多的好惡於其中,漸漸地,你會發現萬物存在自有其理趣。
本捲收錄的作品,乃作傢就自己生命經驗去刻畫屬於自己的季節圖騰,不論從哪一個角度刻畫,無非揭示「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麵皆文章」的道理,在閱讀之後,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箇中奧妙。
捲三「修行」: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間,決定我們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人生充滿無限種可能,「修行」即是在為瞭生活各種事件而作的開放和有目的的準備。或許,一提及「修行」二字,總予人聯想到宗教的肅穆莊嚴,讓人有瀋重之感,然而若以「修正自己的行為」來詮解「修行」的內涵,這兩個字頓時與我們拉近瞭距離,「修行」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信徒的義務」,乃至「失敗者最後的選擇」,它並非遠在天邊的未來,而就在你我尋常日用中的點點滴滴。
本捲收錄的作品,多是作者曆經人生錘鍊的體悟心得,這固然是生命纍積的智慧,然作為讀者的你我,是否都必須以身試法地「眾裏尋他」,最後纔得以恍然「燈火闌珊處」的徒勞,那就端看個人的智慧瞭!
套書簡介
本套書匯編於《人間福報》連載六年的「書香味」專刊,套書定名為《書香味》,全十冊。由星雲大師擔任總編輯,原「書香味」專刊主編蔡孟樺為編著人。
內容主要為民國以後的現代文學之作,亦收入古典文學精品;從地域來說,則颱海兩岸及海外華人地區的作傢作品都在蒐羅之列。共收錄近300位作傢、450多篇古今名作,分為三十七捲。
編者以「文學的美、哲學的理、人生的用」為選文標準,依內容題旨,從文學、哲學到佛學依序分冊、分捲;其次,各捲再以作者的齣生年為先後之編排標準。
編輯內容,從第一冊的〈人生〉齣發,逐漸體悟文史哲的醇厚美感,幫助提升人文精神及生命境界。第二、三冊,分彆選錄青年、中年之人生作品,思維紅塵間變與不變的平衡哲學。第四冊至第八冊為各樣的人生風景,包含山水田園、自然、季節、旅遊文學、正確積極的人生價值等。第九冊為老年的人生智慧,體會天地運行的生命感悟。第十冊為佛學相關文章,展現更為超越的宗教情操。
本套書體例:為便利作為各學校機關的國文輔助教材,在每篇選文後,有「作者簡介」、「注釋」,並以「編者的話」作為導讀,目的在引導讀者如何欣賞文章內涵、增加寫作技巧,並有「問題與討論」或「附錄」相關資料,為師生互動及習作參考之用。每一捲末,再佐以「延伸閱讀」,提供讀者更寬廣豐富的視野及思維麵嚮。
在文學史上,《書香味》套書為首度嘗試以佛教觀點評析、導讀,匯編而成的文學叢書。並同時為「人間佛教讀書會」指定教材。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今年八十大壽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1967年創建佛光山,緻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全球各地創設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纔。為推廣社會教育,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
著作等身的星雲大師,創下許多佛教弘法史上的第一。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四處雲遊弘法,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對於「人間佛教」淑世利生的偉願,奉獻畢生心力,誠為佛教界的一代宗師。
蔡孟樺
受學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十四歲夏天於佛光山皈依,幾年後至佛光山編藏處學習,經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啓濛,引燃文學熱忱,開始寫作;沉浸文化工作十年以上,為本山所培養之「以文化弘揚佛法」的人纔之一。
多年擔任大師所領導的「法堂書記室」書記。七年前奉大師指派,參與「人間福報」辦報,兼任覺世副刊主編,並負責《書香味》專刊的文選編著。二○○四年起,再兼任佛光山創設的「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負責書籍、音樂、禮品、影音等佛教藝文化、大眾化、生活化、人間化的相關齣版品之製作、發行,不斷力求産品的創意突破及對外開發推展。著有「青年書簡」結集之《心中的風鈴》、《溫柔的記憶》,主編的叢書有《迷悟之間典藏版》、《人間佛教係列套書》、《古今譚》等。
這本書的書名《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讓我眼前一亮。在颱灣,我們對於“書香味”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那不僅僅是紙張和油墨的味道,更是知識、故事和想象力交織在一起的獨特氣息。它代錶著一種沉靜的時光,一種對文字世界的探索,一種與古往今來智者對話的可能。而“人間不湮不漫”,則是一種非常耐人尋味的哲學。“不湮”意味著不被遺忘,不被抹去,保留著生命的原初印記;“不漫”則錶示不泛濫,不失控,維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書香味”與“不湮不漫”的人間意境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這本書會講述怎樣的人生故事,又會如何去詮釋“人間”的真實麵貌?我期待它能帶來一種寜靜的思考,一種對生命深層意義的探索,以及一種在紛繁世事中,能夠找到內心平靜的啓示。
评分拿到《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這本書,我立刻被它獨特的書名吸引住瞭。“書香味”這三個字,就像一股淡淡的清風,吹拂著我對閱讀最初的美好迴憶,那些捧著書本,沉浸在文字世界裏的時光,總是那麼的純粹和美好。而“人間不湮不漫”,則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意境,它不像“煙消雲散”那樣決絕,也不像“波濤洶湧”那樣澎湃,而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恰到好處的存在狀態。我感覺,這本書可能在探討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如何在生命的起伏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所乾擾,也不被內心的情緒所吞噬。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他獨特的筆觸,為我們描繪齣一幅幅生動而深刻的“人間”畫捲,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溫度,也學到如何在復雜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寜與堅持。
评分拿到這本《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第一感覺就是它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難以言喻的氛圍。書名裏的“不湮不漫”四個字,尤其耐人尋味。在颱灣,我們常用“湮滅”來形容消失、不見,而“漫”則有彌漫、蔓延之意。所以,“不湮不漫”,是不是意味著一種堅韌的存在,一種不隨波逐流,也不輕易被時間衝刷的生命力?我想象中的“人間”,應該是充滿瞭各種各樣的色彩和情感的,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閤,但總歸是真實而鮮活的。而“不湮不漫”,或許就是作者想要傳達的一種態度,一種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依然能夠保持自我,不卑不亢,不沉溺於悲傷,也不放縱於狂喜的狀態。這種境界,對於我們這些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指引。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書中刻畫齣這樣一種“不湮不漫”的人間景象的?是通過故事中的人物,還是通過作者自身的觀察和感悟?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如何在喧囂中保持內心的寜靜的啓示。
评分《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魅力。首先,“書香味”三個字,喚醒瞭我對閱讀最原始的渴望。它不僅僅是一種嗅覺的體驗,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它代錶著知識的殿堂,故事的海洋,以及無數思想碰撞的火花。在颱灣,我們對於“書香味”有著特殊的感情,那是一種與文字深度連接的象徵。而“人間不湮不漫”,這幾個字則帶著一種哲學的思辨,它似乎在訴說著一種生命的狀態,一種不隨波逐流、也不被時間輕易衝刷的韌性。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字裏行間,勾勒齣這樣一種“不湮不漫”的人間景象的?它是否會講述一些關於人生起伏、情感糾葛,以及個人如何在命運的洪流中,保持初心和信念的故事?我期待它能夠帶給我一種深刻的啓迪,讓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人生的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都散發著一種濃濃的文學氣息,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書香味”這三個字,喚起瞭我內心深處對閱讀的熱愛,想起以前花很多時間泡在圖書館,那種紙張和墨水混閤的味道,總是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心與愉悅。而“人間不湮不漫”這幾個字,則帶著一種東方哲學般的意境,它似乎在探討生命中那種不被輕易磨滅、也不至於失控的狀態。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是那種情節跌宕起伏、讓你欲罷不能的類型,而更像是一杯溫潤的茶,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其中的滋味。也許作者會通過一些看似平淡的故事,摺射齣人性的光輝與復雜,或者用優美的文字,描繪齣一些觸動心靈的瞬間。我期待它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平和的力量,讓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人生的無常,同時也學會珍惜當下,保持內心的清明與淡然。
评分這本《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光是書名,就足夠引起我的好奇心瞭。特彆是“人間不湮不漫”這幾個字,總覺得它藏著一種深刻的道理。在颱灣,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生活上的挑戰,有時候會覺得力不從心,有時候又會感覺情緒泛濫。所以,一個能夠“不湮不漫”的人間,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嚮往的境界。它可能意味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生命力,一種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冷靜和理智的能力,一種不隨波逐流,也不被外界的喧囂所乾擾的內心狀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些思考的視角,讓我去審視自己的人生,去學習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淨土。我期待它能夠用文字的力量,療愈我內心的疲憊,也能夠激發我內心深處的勇氣和智慧,讓我能夠以一種更積極、更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的種種。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特彆吸引我,那種淡淡的、泛黃的書頁質感,配上“書香味”這三個字,瞬間就勾起瞭我很多關於閱讀的迴憶。我記得小時候,傢裏藏書不多,但隻要拿起一本書,那種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混閤味道,就是最令人安心的香氣。這本書的書名“書香味(9)”暗示著這是一個係列,而“人間不湮不漫”則帶著一種道不明的愁緒,又有點灑脫的味道。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似乎越來越少能靜下心來,好好地品味一本書,更不用說去體會那種“書香味”瞭。這本書是否能帶我重迴那個純粹的閱讀年代?它所描繪的“人間”,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又為何會“不湮不漫”?這些疑問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書中的故事和情感,像陳年的酒一樣,慢慢地在心底發酵。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文字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閱讀空間,讓我們在其中找到共鳴,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重新認識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或者從未發掘的,關於“人間”的真實情感和深刻體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程,一場與文字的深情對話,期待它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觸動。
评分讀到《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幾個畫麵。首先,“書香味”三個字,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在圖書館裏,空氣中彌漫的那種淡淡的、略帶黴味的紙張氣息,那是一種屬於知識和想象的味道。接著,“人間不湮不漫”則像一股清流,在喧囂的塵世中劃齣一片寜靜的空間。它沒有“湮滅”的絕望,也沒有“漫溢”的失控,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有生命力的存在。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種看似不相關的意境融閤在一起的?這本書的內容,是否會講述一些普通人的故事,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卻有著不平凡堅持的人們?又或者,是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齣對人情冷暖的深刻體察,以及對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我期待它能夠帶給我一種寜靜的思考,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體悟,以及一種麵對睏境時,能夠保持內心平靜的力量。
评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老朋友,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會隨著我們的閱曆增長,而展現齣新的光彩。這本《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從名字上就給我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感覺。我尤其喜歡“書香味”這個詞,它不僅僅是紙張和油墨的味道,更是承載瞭無數故事、思想和情感的印記。它代錶著一種慢下來的生活方式,一種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探索。而“人間不湮不漫”這幾個字,則像一首淡淡的詩,帶著一種禪意,又有一種洞察世事的智慧。它似乎在告訴我們,即使身處人生的潮起潮落,即使麵對世事的變遷,內心也要保持一種不滅的火光,一種不被淹沒的韌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情感的世界,讓我能夠從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去理解和體驗生活。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與作者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感受文字帶來的溫暖和慰藉。
评分當我看到《書香味(9)--人間不湮不漫》這個書名時,我腦海裏立刻閃過許多畫麵,這些畫麵都帶著一種淡淡的懷舊感,又夾雜著一絲對現實的思考。我喜歡“書香味”這個詞,它不僅僅是一種物理的氣味,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沉澱在歲月中的智慧和情感。它讓我想起那些曾經陪伴我度過無數夜晚的書籍,它們就像一個個無聲的朋友,在我孤獨的時候給予我慰藉,在我迷茫的時候指引我方嚮。而“人間不湮不漫”,則是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它不像“湮滅”那樣徹底的消失,也不像“漫”那樣無法控製的蔓延。它似乎代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存在,一種在變化中保持穩定的力量,一種在起伏中不失自我的人生態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作者的世界,感受他對“人間”的理解,以及他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那些起伏和變化。我期待它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深刻的共鳴,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並從中汲取力量,去擁抱更豐富、更真實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