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曆史上的轉型期,雖然國力衰弱,對外關係處於劣勢,但是庶民社會卻充滿活力。南宋時,健訟之徒充斥,縣衙是處理民眾事務的第一綫,業務相當繁重。除瞭日常行政外,知縣還必須仲裁司法糾紛,即使隻是「雞鳴得失」的小案子,也得明鏡高懸、衡情量理,做到孔子所言:「必也使無訟乎」的境界。
「包青天日夜審案」的小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南宋縣官處理獄訟時並非如此,盡管也有駭人聽聞的強盜之徒,不過,縣衙的權限隻能處理「杖一百」的案件而已。本書從製度史的角度切入,在大大小小的案件中抽絲剝繭,詳細探討南宋縣衙的訴訟判決程序,重迴八百年前的曆史情境。在紛雜的案件與程序背後,鮮明躍動一幕幕庶民生活的樣貌,以及一股堅持「據理」、「原情」的治理獄訟、「公心執法」的士大夫精神。
作者簡介
劉馨珺
現職:嘉義大學史地學係助理教授
學曆:颱灣大學曆史學博士
颱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碩士
中興大學曆史學係
著作:《南宋荊湖南路的變亂之研究》
論文:〈「請求」罪與公私之分際〉
〈宋代的請託風氣─以「請求罪」為中心之探討〉
〈南宋獄訟判決文書中的「健訟之徒」〉
〈論宋代獄訟中「情理法」的運用〉
〈從墓誌銘談宋代地方官的赴任〉
高明士
現職: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颱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
玄奘大學講座教授
學曆: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經曆: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教授
著作:《隋唐貢舉製度》
《中國教育製度史論》
《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
《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等
主編:《隋唐文化研究叢書:曆史篇》全十冊
《中國史研究指南》全五冊
《戰後颱灣的曆史學研究》全八冊等
《中國法製史叢書》總序
第 一章 縣衙在地方獄訟製度中的角色
第 一節 地方衙門獄訟官員的組織概況
第 二節 南宋地方獄訟業務的動態關係
第 三節 南宋縣衙獄訟事務的繁重
小 結 親民之官,做縣不易
第 二章 受詞與追證
第 一節 受理的規定與程序
第 二節 追證的人員與原則
第 三節 爭訟告罪的風氣
小 結 詞訴次
第 ,追會供證
第 三章 係獄與推鞫
第 一節 係獄的手續
第 二節 推鞫的刑訊
第 三節 牢獄的恐怖感
小 結 一夫在囚,破傢滅身
第 四章 聽訟與定罪
第 一節 審問的過程
第 二節 「情理法」的運用
第 三節 「健訟」的罪與罰
小 結 原情定罪,援法據理
第 五章 判決與科刑
第 一節 斷由的製作
第 二節 判決及其社會意義
第 三節 科刑及其社會功能
小 結 照條給斷、鏤榜遍行
第 六章 縣衙的「獄訟」與官民的生活
第 一節 「獄訟」與縣官的工作壓力
第 二節 「獄訟」與縣衙公吏的專職化
第 三節 「獄訟」與南宋庶民社會
小 結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終於抽齣時間來細細品讀《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剛開始翻開它,我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曆史學術專著,充斥著各種官方文書和法律條文的堆砌。然而,作者憑藉其高超的敘事技巧,將冰冷的史料幻化成瞭生動的故事,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遙遠的南宋時代。書中的每一個案件,都不僅僅是冰冷的判決,更是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劇。我仿佛能看到那昏暗的縣衙公堂,聽見堂上官吏的厲聲詰問,感受到被告的惶恐與無助,甚至能聞到那股混雜著汗水、恐懼與塵土的氣息。作者對細節的刻畫尤為到位,無論是從服飾的描寫,還是從當時人們的言談舉止,都顯得十分考究,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他沒有簡單地將人物臉譜化,而是深入剖析瞭他們各自的動機、掙紮與抉擇。有時候,一個看似罪大惡極的犯人,其背後隱藏的辛酸故事卻讓人唏噓不已;而一個看似公正的官員,也可能在權衡利弊中展現齣人性的復雜。這種立體的人物塑造,讓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也讓我對曆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對曆史事件的還原,更在於它對人性深邃的洞察。
评分初讀《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就被其獨特的切入點深深吸引。以往我們談論曆史,往往聚焦於朝堂上的權謀鬥爭,或是邊疆的烽火狼煙,但這本書卻將目光投嚮瞭最基層、最貼近百姓生活的縣衙。這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維度的南宋。作者以一種極其嚴謹但又富有溫度的方式,為我們展現瞭南宋時期縣衙的運作模式、審案流程以及其中所蘊含的社會邏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案件時所展現齣的專業性,他對史料的考據嚴謹細緻,對法律條文的理解深刻到位,但同時又避免瞭枯燥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它們呈現齣來。書中的案例,有的是關於民間的雞毛蒜皮,有的則是涉及到瞭官僚的腐敗或是社會的不公,這些案例的集閤,構成瞭一幅生動而復雜的南宋社會畫捲。我仿佛看到瞭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在麵對權力、金錢和法律時的無助與抗爭,也看到瞭那些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官員和士紳。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曆史的厚重感,並不僅僅體現在那些波瀾壯闊的大事記中,更蘊藏在那些被日常瑣事和基層審判所淹沒的普通人的故事裏。它讓我反思,在任何時代,公正的實現都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
评分《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具“煙火氣”的曆史讀物瞭。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姿態,而是像一位娓娓道來的說書人,將一個個南宋縣衙裏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那種置身於市井小民生活中的真實感。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細節描繪得非常細膩,從衣食住行到市集買賣,再到鄰裏街坊的雞毛蒜皮,這些零散卻重要的信息,共同構建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南宋社會圖景。通過那些發生在縣衙的獄訟案件,我看到瞭普通百姓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所麵臨的種種睏境與掙紮,看到瞭他們的喜怒哀樂,看到瞭他們為瞭生存、為瞭尊嚴所付齣的努力。書中的法律條文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成為他們命運的裁決者。作者巧妙地將這些法律條文融入到一個個案件之中,讓讀者在瞭解曆史的同時,也對當時的法律體係有瞭直觀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案件時的客觀性,他不會輕易地將任何一方定性為絕對的正義或邪惡,而是呈現齣事件的復雜性,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掩捲之時,依然能迴味無窮。
评分說實話,《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不止於學術上的新知,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作者在敘述那些關於南宋縣衙的獄訟案件時,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史實的羅列,而是將一種人情世故、悲歡離閤融入其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曾經活在曆史長河中的人們,他們的命運是如何在冰冷的法律條文和復雜的社會關係中交織沉浮。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審案過程,與其說是在執行法律,不如說是在演繹一場場關於人性、欲望、謊言與真相的拉鋸戰。我看到瞭官員的權謀,看到瞭士紳的狡詐,看到瞭百姓的無奈,也看到瞭在絕境中爆發齣的堅韌。作者對史料的運用,不僅僅是搜集,更是提煉,他能從浩如煙母的文獻中,挖掘齣最能觸動人心的細節,用最樸實卻最有力量的語言將其呈現齣來。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的界限,與那些古人進行瞭一次跨越韆年的對話。他們所經曆的痛苦、喜悅、憤怒和絕望,在今天讀來,依然能引起我強烈的共情。這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曆史並非是遙不可及的過去,而是與我們當下息息相關的存在。
评分《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絕對是一本能夠刷新你對曆史認知的書。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那種宏大敘事的視角,而是聚焦於基層縣衙這一微觀層麵,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件,摺射齣整個南宋社會的方方麵麵。我被作者精湛的“抽絲剝繭”能力所摺服,他能夠從看似尋常的案件中,挖掘齣背後錯綜復雜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那些關於財産糾紛、人身傷害、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瑣碎矛盾,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生動而具有戲劇性。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法律條文的解讀,他並非照本宣科,而是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行深入淺齣的闡釋,讓讀者能夠理解為什麼在那個時代會有這樣的規定,以及這些規定是如何被執行和規避的。書中的一些案件,其麯摺離奇的程度,完全不輸於現代的推理小說。我多次在閱讀過程中,試圖預測案件的走嚮,但往往被作者齣人意料的反轉所驚艷。這種智力上的挑戰,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同時,這本書也讓我對古代司法公正性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它並非總是完美的,但也並非總是黑暗的,而是充滿著各種現實的考量和人性的博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