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概股、手機概念股、LCD概念股、Intel概念股等各式各樣的概念股,那麼,瑞士概念股是甚麼呢?
投資顧問硃成誌預測未來十年的潛力股,他說二十一世紀颱股的兩大成長主流之一,便是「瑞士概念股」。
瑞士成功的祕訣是發展「量少質精、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的競爭策略,有彆於過去颱灣企業普遍採用的「薄利多銷、以量取勝」的微利經營模式。
硃成誌在這本書中由投資觀點齣發,藉著發掘瑞士,研究他們的外在環境及發展曆程,吸取其中的精華,再迴頭宏觀颱灣的中小企業,披沙揀金,找齣投資颱灣的下一步機會,挑選齣值得投資人長期鎖定的「瑞士概念股」,由亂中找齣新秩序,讓讀者有可能成為下一波財富重新分配的贏傢。
重新齣發,找到颱灣新的競爭力,讓颱灣産業升級。
瑞士概念股,是投資人、企業與颱灣社會發展三贏的最佳選擇。
二十一世紀颱股的成長主流是甚麼?
颱灣「薄利多銷、以量取勝」的微利經營模式,該如何轉嚮?
硃成誌從瑞士齣發,發掘齣企業的工匠精神及全球布局策略,
再迴到颱股,提齣投資颱灣的下一步:「瑞士概念股」,
這是未來十年的潛力股,讓你成為下一波財富分配的贏傢。
硃成誌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投資理財專傢,他長於思考,又擅於分析,在本書中,他敏銳地觀察到颱灣要以瑞士為師,嚮瑞士學習,颱灣纔有機會開闢另一片天地。本書處處齣現新意與創見,值得企業界、政治人物與意見領袖們,共同討論。我們應當要把「瑞士能,颱灣為什麼不能」,變成一個全國性的議題來激勵自己,提升自己!--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高希均
颱灣的媒體常常以美國企業發展,或者是新興的中國市場為研究主流,對崛起的歐盟的發展,關心甚少。在這本書中,由歐洲心髒齣發,詳細分析瑞士企業擴張的財富地圖,為颱灣企業擴張的成長發展開啓另一扇窗,實在值得颱灣企業主管以及投資人細細品味。--颱大教授 柯承恩
作者簡介
硃成誌
積極研究.執著教學.分享投資觀念
平民化的理財顧問
現任:
●萬寶週刊社長
●中華民國證券分析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
●颱北市大同大學校友會理事長
學經曆:
●颱大管理學院EMBA財金所碩士(2001屆)
●大同大學機械係(72級)
●中央國際投信董事長兼總經理(2001年)
●萬寶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1993~1997年)
●1999年創辦 e-stock.com 發財網
●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第一屆常務理事
●17年證券、投顧、投信、創投服務資曆
序文 颱灣要學瑞士—硃成誌新著提齣瞭「瑞士概念股」 高希均
序文 颱灣企業邁嚮國際擴張的新道路 柯承恩
自序 Swiss made 到Future Taiwan 硃成誌
第1章 齣發:看見不一樣的理想國
前言
1—1獨特的蛻變──曾經被看不起的民族
1—2奇異的凝聚──國傢認同的熱門案例
1—3無聲的強大──英雄稀少的理性傢園
1—4祕密的配方──小地方大産業的典範
第2章 瑞士的隱藏力量
前言
2—1在蘇黎世交易所探索全球金脈
2—2日內瓦湖濱打造的「國際心髒」
2—3發掘阿爾卑斯山的美麗商機
2—4隱身巴塞爾幕後的侏儸山工匠
第3章 瑞士企業的工匠精神
前言
3—1機芯──瑞士的如意金箍棒
3—2鍾錶── 魚躍龍門的工匠傑作
3—3瑞士刀 ──「以國為名」行銷全球
3—4希格水瓶── 下腳廢料的巔峰極限
3—5工匠思維的精采提升 ── Swatch 的大變革
3—6工匠事業的二部麯:小而美→大而富
第4章 瑞士企業的全球布局
前言
4—1用8500個品牌打仗的雀巢(Nestle)
4—2顛覆內需産業格局的霍爾森(Holcim)
4—3發展國傢設備産業的機電巨人(ABB)
4—4善用颱灣,壯大自己的羅技電子(Logitech)
4—5由藝珂(Adecco)看颱灣的全球調度本領
4—6全球研發費用比例最高的諾華大藥廠(Novartis)
第5章 我們的瑞士國度——「中颱灣」
前言
5—1中颱灣打造的國際運動品牌
5—2「以機輔電」的光學鏡片産業
5—3衝嚮中亞的土産「祕密配方」
5—4意想不到的「射齣成型」産業
第6章 颱灣企業的工匠精神
前言
6—1威廉.泰爾到成吉思汗的蛻變與矛盾——鴻海精密最具工匠精神
6—2法鼓山與故宮攜手創造的颱灣驚艷——華碩與琉園的「極緻工藝」
6—3 GE學院傑剋威爾許的颱南分校——苦熬十年通過6 sigma考驗的榮剛
6—4醫生工匠與礦工之子的殊途同歸──颱灣散熱産業的工匠精神
6—5白雪公主少不瞭的颱灣七矮人
第7章 颱灣企業的全球布局
前言
7—1颱灣「數碼工匠」的十字軍東徵
7—2颱灣心髒元件的銀牌與銅牌
7—3後王永慶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皇
7—4颱灣品牌大師的先蹲後跳
7—5東方騎士嚮歐洲城堡進軍
第8章 颱灣「瑞士概念」與「瑞士正宗」的異同
前言
8—1 1859年瑞士傭兵的轉型,2004年颱灣傭兵的焦慮
8—2 瑞士人通過德國進世界,颱灣人進入中國找跳闆
8—3 瑞士古城孕育工藝傑作,颱灣廟會苦尋文化養分
第9章 如何選擇颱灣的「瑞士概念股」
前言
9—1從「左右逢源」到「登峰造極」
9—2從「商業品牌」到「消費品牌」
9—3由「瑞士概念」到五張「巴菲特藏寶圖」
9—4由「洛桑智慧」到打敗華爾街的「人工智慧」
第10章 尾聲——看見不一樣的颱灣
前言
10—1務實的人道精神以柔剋剛
10—2實踐颱灣的「濛特梭利訊號」
10—3超越「末代武士」的悲情宿命
序言 Swiss made 到Future Taiwan
許多發生在瑞士的事情,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在歐洲,德國與法國的相互邊界接壤瞭451公裏,雙方是打過幾百年戰爭的世仇,可是兩個國傢的小部分人民「用腳投票」,走到瞭現在的瑞士,竟然融閤成一個國傢,這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瑞士人多數講的是瑞士德語,類似我們的颱灣國語,可是這些不同的背景及文化,還包括義大利移民與當地的高山原住民,在瑞士融閤齣高度的民主共識與專業技術,這就是「Swiss made」奇蹟。
過去四百年分批來自唐山的中國大陸移民,以1949年為重要分水嶺,分成兩種不同曆史背景的颱灣人,也遇到瞭瑞士早年族群融閤的問題。雖然過去我們也有自傲的「颱灣經濟奇蹟」,但是近十年來,中國大陸一切以經濟掛帥,颱灣島內反而是五十多年以來最激烈的政治火山爆發,颱灣國民平均所得十年來停滯不前,與對岸的生機蓬勃,形成瞭強烈的對比。
尋找投資颱灣的下一步機會!
有人提齣「一中歐盟」的模式,來化解兩岸的睏境。其實,颱灣的政治路綫與企業界的經濟發展方嚮完全相反。我期盼這本書由投資觀點齣發,藉著發掘瑞士,研究他們的外在環境及發展曆程,吸取其中的精華,再迴頭宏觀颱灣的中小企業,與瑞士的發展做一比較,我想要在「太多政治口水」中,找齣投資颱灣的下一步機會!
颱灣四麵環海,是典型的海洋國傢;瑞士四麵都是陸地,並且接壤歐陸最強的三個國傢(德國、義大利與法國)緊鄰。照說,瑞士應該會被鄰國逼得喘不過氣來,可是瑞士政府與企業,還是衝齣瞭比玉山還高的高山峻嶺,突破瞭鄰國的産業勢力範圍,走齣瞭自己的差異化,以工匠精神創齣許多全球第一的「Swiss Made」品牌。他們可以做到,颱灣人能不能?
我相信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裏的那段話:「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的前途有著一切,我們的前途什麼也沒有。」以我個人在證券業十八年工作經驗來看,投資世界的趨勢轉移,也會有如黃河決堤改道,於是相應而生的金融商品,也就存在著循環理論——盛極而衰,否極泰來,乾坤再造,陰陽易位。
電子業已經紅瞭十年,創造瞭許多新貴驚人的財富。「美國矽榖+颱灣竹科」的經營模式,隨著以個人電腦為軸心的産業世代交替,在微軟加上英代爾的WINTEL主導下,颱灣幾十年來所培養第一流優秀人纔,紛紛以傭兵身分上場。美國電子大廠以自有的強勢品牌與行銷,結閤颱灣的製造能力,造就瞭美國科技的黃金年代,也將颱灣大量的科技資源推嚮代工製造。可是,隨著全球科技股崩跌,2000年網路泡沫、颱灣代工利潤愈來愈薄,當美國大廠傭兵的這條路,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從早期證券市場隻有光寶與聯電等少數電子股,到現在開枝散葉超過五百傢以上掛牌公司的榮景。這十年以來,颱灣把中國大陸培養成大量生産的全球工廠,卻也造成産品價格不斷下跌;更糟的是不少高科技公司吸進股市大量資金以後,因為無效率的建廠、併購與轉投資,造成財務上的黑洞;這些都使得颱灣的散戶投資人受傷慘重,股市正如政壇亂象,也如九二一大地震災後的中部山脈,亂到瞭極限,新的投資生路又該怎麼找?中國大陸的經濟力量正在崛起中,帶動瞭全球原物料的大漲,不論是油鐵煤銅鎳鋁鉛錫,颱灣都沒有,那麼如何再造競爭力呢?
在颱灣創造瑞士工匠精神與打造世界格局
我把「大膽西進」的目光,轉到瞭遙遠的瑞士,希望從那兒,為颱灣的混亂思緒尋求齣路。
2001年鼕天,我初次踏上瑞士的鐵力士山(Titlis),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那麼喜歡遊山玩水的人,也不著迷於當地漂亮乾淨的山林與白雪;雖然揹著相機,但流連在鍾錶行的時間最久。欣賞店裏陳列齣的細緻工藝,看著昂貴到不敢輕易齣手的價位,纔是我這種俗人感到最著迷的地方。突然間,我獲得瞭一絲靈感:瑞士這種高毛利「商業模式」,會不會是一種解答?
自從三年前答應高希均教授齣書,就好像欠瞭一筆有意義、又有壓力的負債。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我在2003年第一次在媒體提齣瞭「瑞士概念股」的簡單雛型,2004年的颱灣亂象愈來愈嚴重,下決心年底寫完本書。我嘗試拋磚引玉,把瑞士概念的工匠精神,拉迴到習慣於「0與1」思考的颱灣,希望形成一種基因改造的效果,使得大傢的思維不再是藍綠對決與統獨之爭,不再是隻有零閤的輸贏遊戲,而是透過本書提齣的概念:「對企業要求發揚工匠精神,對政府要求給我們一個世界格局」!對於投資人,我也提齣瞭選股的新方法,搭配書中所附教學及簡報光碟,讀者可以在投資的戰場上,多瞭可以對抗華爾街作手的「人工智慧」新法寶。我希望牽動一次乾坤大挪移,由亂中找齣新秩序,讀者就有可能成為下一波財富重新分配的贏傢。希望下一個十年,由Swiss made看到未來不一樣的颱灣,我們不再是「由A→A+」美式商業模型的價格殺手,而是「由S到T」的瑞士型颱灣企業。
本書前麵四章,介紹瑞士這個奇妙之邦所蘊含的驚人力量,藉著多傢不同領域的企業,歸納齣「瑞士概念方程式」,在於「工匠精神」與「世界格局」。從第五章到第七章,迴到颱灣找齣符閤前述概念的上市公司。第八章進行對比的研究,讓讀者明白颱灣與瑞士在發展上的異同。而第九章則是對讀者最重要的「教學篇」,也是投資心法上的結論。第十章的尾聲,是寫給颱灣的吾土吾民,算是知識份子的一點點期盼,希望我生活四十五年的這塊土地能變得不一樣。
「Future Taiwan」會長成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能多一點瑞士概念的味道,那就是我所衷心樂見的瞭。
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這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仿佛能看到瑞士精密鍾錶的齒輪在緩緩轉動,又聯想到他們低調而極緻的工匠傳承。接著,“尋找颱灣投資齣路的挑戰之旅”,又將這份宏大的産業精神拉迴到我們所處的現實語境,特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在颱灣股市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切入點。我一直覺得,颱灣的經濟模式和産業優勢,與瑞士在某些方麵有著異麯同工之妙,都以精細化、高品質、長期的技術積纍見長。然而,全球經濟的變遷,特彆是來自新興市場的競爭,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颱灣的投資邏輯。這本書是否能將瑞士的成功經驗,轉化為適閤颱灣的本土化投資策略?它是否能為我們揭示那些隱藏在市場噪音之下,真正具備“工匠精神”的颱灣企業?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談的理論,讓我能夠真正看到那些默默耕耘、卻擁有非凡價值的颱灣公司,並從中找到適閤我的投資方嚮,避免盲目跟風,走嚮一條更穩健、更有迴報的投資之路。
评分我是一位對價值投資深信不疑的散戶,我總覺得,真正可持續的投資,不在於追逐市場的短期熱點,而在於發現那些被低估的、具有長期價值的企業。這本書的書名——《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尋找颱灣投資齣路的挑戰之旅》——恰恰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投資哲學。我一直認為,瑞士那種對産品極緻追求的“工匠精神”,是任何國傢經濟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是企業建立持久競爭力的基石。而颱灣,在我看來,也曾孕育齣不少擁有類似精神的企業,隻是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這些“隱形冠軍”可能被忽視瞭。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識彆齣那些真正具備“工匠精神”的颱灣企業,它們是如何在細節上做到極緻,如何通過創新和專注來獲得市場的認可。同時,我也關注“尋找颱灣投資齣路的挑戰之旅”這一部分,這意味著書中可能會深入探討當前颱灣經濟麵臨的睏境,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颱灣企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嚮。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框架,幫助我評估一傢企業是否真正體現瞭“工匠精神”,以及這些企業在未來是否具備長期增長的潛力。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營造瞭一種探索和挖掘的氛圍。“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尋找颱灣投資齣路的挑戰之旅”,這聽起來不像是一本枯燥的財經分析報告,更像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智力冒險。我對於“工匠精神”在現代商業中的價值一直非常感興趣,它代錶著一種超越短期利益的專注、耐心和對品質的執著。而將這種精神與“瑞士概念股”聯係起來,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因為瑞士的産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都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可靠性著稱。最關鍵的是,“尋找颱灣投資齣路的挑戰之旅”,這部分直接觸及瞭我作為颱灣投資者的痛點。近年來,颱灣經濟的發展確實麵臨著一些挑戰,如何在大環境變化中找到新的增長點,如何發掘那些被低估的投資機會,是許多投資者都在思考的問題。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見解,幫助我跳齣傳統的投資框架,去發現那些真正具備長期價值的颱灣企業,這些企業或許不像那些熱門股一樣光鮮亮麗,但它們可能擁有瑞士企業般的“工匠精神”,並且在未來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迴報。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非常大膽且具有啓發性,它將“工匠精神”這一抽象的概念與“瑞士概念股”以及“颱灣投資齣路”這樣的具體議題聯係起來,形成瞭一個充滿張力的敘事。我讀到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瑞士那種對細節近乎苛刻的追求,以及他們是如何將這種精神融入到鍾錶、巧剋力、製藥等各個行業,從而在全球市場占據高端地位的。我十分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將這種“瑞士模式”與颱灣的産業發展相結閤的。颱灣作為亞洲的科技製造業重鎮,在許多領域都展現齣瞭強大的實力,但近年來,我們似乎也麵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從“工匠精神”這個角度,重新審視颱灣的優勢和劣勢?它是否能夠識彆齣那些颱灣本土企業中,那些具備瑞士品質的“隱形冠軍”,以及它們在資本市場上的潛力?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和評估這類企業的具體方法論,比如它們在研發、品質控製、客戶服務等方麵的投入和錶現,以及這些特質如何轉化為持續的盈利能力和股東價值。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的“附光碟”吸引瞭,這在這個數字時代顯得格外有情懷,也讓人好奇裏麵究竟蘊含瞭怎樣的“乾貨”。我猜想,這光碟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附贈品,而是作者精心準備的輔助材料,或許包含瞭更深入的數據分析、圖錶展示,甚至是針對特定行業或公司的深度研究報告。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構成瞭一個引人入勝的議題:如何藉鑒瑞士的“工匠精神”來探索颱灣的投資齣路。瑞士這個國傢,以其嚴謹、專注和對品質近乎偏執的追求而聞名於世,這種精神是否可以成為颱灣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書名中的“概念股”也暗示瞭它可能關注的是那些具有前瞻性、代錶未來發展方嚮的産業或企業。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瑞士在發展高附加值産業方麵的獨特路徑,例如在精密製造、金融服務、生物科技等領域,他們是如何構建起核心競爭力的。然後,將這些理念與颱灣的産業現狀進行對比,找齣颱灣在哪些領域擁有相似的潛力,又麵臨哪些挑戰,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投資建議。這不僅僅是一本投資指南,更像是一次關於産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的深度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