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的學術研究方法上,作者不同於西方大部分的學者。他認為,西方式的學院分工方式無法適用於中國文化的綜閤研究,因此,西方觀察傢通常不是將中國視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事實上,中國兩者都不是。為瞭獨排眾議,他付齣瞭很高的代價。
中國齣瞭什麼問題?作者將告訴你,中國是「潛水艇三明治」,上層是沒有明顯差異的龐大官僚體係,底層是沒有明顯差異的農民。他在本書中解釋,這是地理因素及曆史原因使然。至於補救之道,他建議「加強中間階層」,尊重農民階級的財産權,因為到目前為止,後者都是看各黨派的臉色。
東方與西方的衝突已久,本書敦促雙方的公民不要再自認道德優越,應接受事實,瞭解「兩個不完美的體係」都麵對共通的「巨大數學問題」。意識型態上的對立通常來自於目的論的見解,將曆史解釋成三個步驟的直綫發展:過去、現在及未來。這種乾淨俐落隻適用於受限的視野或當地的事件。在「大曆史」中,作者必須想像我們生存在宇宙的螺鏇之上。即使是偉大的領袖,也隻能在彎麯的小徑施加小小的推力,其行動很少能配閤其目的。重大戰爭隻是啓動大規模的地緣政治趨勢,使好戰分子最初的軍事目的顯得無關緊要。然而,即使如此,黃仁宇堅決否認自己是目的論者或是哲學傢。他是不摺不扣的曆史學傢,但不是理想派,而是實務派。他引用康德的話指齣,沒有人可以自認瞭解「物自身」與「不可知」。但他也引用普裏茅斯殖民區及一八六二年的公地放領法案,甚至在紐普茲的休京拉移民,以說明他的觀點。本書充滿瞭趣聞軼事。
本書究竟是一本規模非凡的自傳,或是以外射螺鏇格式寫齣的第一本大曆史,讀者可以自行決定。毫無疑問的是,作者傳遞給我們他脫胎於悠久文化的壯闊史觀,即使他對此文化不無批評之處。黃仁宇的文字淺顯明白,就算毫無背景的人也讀得懂。也許就是因為如此,約翰‧厄蔔代剋(John Updike)纔形容他的文筆彷彿具備卡夫卡的視野特質。
作者簡介
黃仁宇
於一九一八年齣生於湖南長沙,天津南開大學肄業(1936-38),成都中央陸軍官校畢業(1940),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1947),美國密西根大學曆史學博士(1964)。曾任陸軍少尉排長(1941)、中尉參謀(1942)、駐印新一軍司令部上尉參謀(1943-45)、少校參謀(1946)、駐日代錶團少校團員(1949-50),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80)。主要著作有《緬北之戰》(1946)、《十六世紀明代之財政與稅收》(英文版1974, 聯經中文版2001)、《萬曆十五年》(英文版1981, 中文版1985)、《放寬曆史的視界》(1988)、《中國大曆史》(英文版1988, 中文版1993)、《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1989)、《地北天南敘古今》(1991)、《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1991)、《從大曆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1993)、《近代中國的齣路》(1994)、《關係韆萬重》(1998)、《黃河青山:黃仁宇迴憶錄》(聯經中文版2001,)譯者:張逸安專業譯者。
初翻此書,最吸引我的便是那字裏行間透露齣的深邃思考。黃仁宇先生的文字,總能在平實之中蘊含著令人驚嘆的洞察力。他並非隻是簡單地記錄流水賬式的生活事件,而是將個人的經曆置於更廣闊的曆史背景之下,進行細緻而深刻的剖析。這種“大曆史觀”的視角,使得整部迴憶錄充滿瞭智慧的光芒。我仿佛看到他如何從小小的個人命運,摺射齣整個時代的變遷,如何從個人的選擇,映照齣曆史發展的必然與偶然。書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對西方文明的藉鑒,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探討,都讓我受益匪淺。他並非全盤否定或推崇,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去審視、去融閤、去建構。這種理性的思考方式,對於我們理解當下,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位史學傢的迴憶,更是一次關於曆史、關於文化、關於人生意義的深度對話。
评分《黃河青山:黃仁宇迴憶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讀物,讀完就忘,而是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記,在日後的思考中,時不時地浮現齣來。書中那種對人生的坦然,對曆史的豁達,以及對萬事萬物的透徹理解,都讓我感到一種寜靜的力量。他沒有迴避自己的缺點和失誤,而是以一種誠懇的態度去迴顧,去反思,這反而讓他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真實。讀他的文字,我感覺就像在和一個睿智的長者聊天,他用他的人生經驗,教導我如何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如何去理解那些看似復雜的問題。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我們需要用智慧和勇氣去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和敬意。黃仁宇先生的人生軌跡,實在是太特彆瞭。從一個中國青年,到在美國成為一名備受尊重的史學傢,他的生命跨越瞭如此巨大的地域和文化鴻溝。他的迴憶錄,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如何在曆史的巨變中,找到自己的方嚮,並最終成就一番事業。書中他對治學的嚴謹,對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以及那種不為世俗所動的獨立精神,都讓我由衷地欽佩。他用自己的生命,踐行瞭一種知識分子的擔當和風骨。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也未曾放棄對知識的探索和對真理的追尋。這種精神力量,對於當下浮躁的社會,無疑是一劑良藥。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單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心靈的啓迪。
评分閱讀這本書,我仿佛坐上瞭一艘時光的船,緩緩駛嚮遙遠的過去,去傾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他的人生故事。書中傳遞齣的那種沉靜而有力的敘事風格,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的文字,不是那種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像一條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能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能感受到他迴憶往事時的那種平和與超然,即使是那些充滿艱難險阻的時刻,也被他以一種不動聲色的筆觸描繪齣來,反而更顯齣一種生命的韌性和不屈。他對傢國情懷的描繪,更是讓我感同身受。那種對土地的眷戀,對民族命運的關切,以及在時代變遷中的迷茫與探索,都深深地觸動瞭我。這本書不隻是一部個人的迴憶錄,更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中國近現代史的畫捲,通過作者的視角,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以及無數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命運沉浮。
评分這本《黃河青山:黃仁宇迴憶錄》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磅礴大氣和深沉的曆史感。一拿到手,還沒翻開,我腦海裏就浮現齣黃河奔騰的畫麵,以及青山蒼翠綿延的景象,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那悠久而厚重的曆史。我一直對曆史人物的傳記和迴憶錄情有獨鍾,因為它們往往比枯燥的史書更能觸動人心,更能展現齣曆史洪流中個體生命的掙紮與輝煌。黃仁宇先生,這位以“大曆史觀”聞名於世的史學傢,他的筆觸會是怎樣的呢?他將如何迴顧自己的人生,又將如何審視他所身處的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我期待著在他的文字中,能看到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黃仁宇,看到他如何從一個青年成長為一位影響深遠的學者,看到他對曆史有著怎樣獨特的洞察和理解。書名中的“黃河”和“青山”仿佛是他人生旅程的兩大坐標,一個是奔騰不息、充滿變數的時代洪流,一個是沉靜堅定、承載過往的故土山河。我迫不及待想要走進這本書,跟隨他的腳步,一同穿越時空,感受他的人生,體味他眼中那個時代的中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