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之學,嚮為曆代鴻儒、宰官、欽天鑑研究,旨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惜後世為不肖之徒竊取,淪為江湖小道糊口之術,緻斯道不興。作者為發揚我中華文化,力興天文擇日之學,將搜集古今天文擇日資料,及畢生所學公諸於世,使學者有所遵循,得以重光天文之學。
一、 前言
二、 太陽係
1. 總論
2. 太陽
3. 太陰
4. 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5. 四餘
三、 廿四山七政四餘解
四、 七政四餘吉凶格
五、 蔣大鴻先生天元五歌第五章註解
1. 天元五歌造命章
2. 選擇摘要
3. 造命集要
4. 選時鬥杓
5. 楊筠鬆造命歌
6. 渾天寶鑑
六、 摘錄擇吉會要
1. 五星凡例
2. 造命訣
3. 應用要言
4. 本原論
5. 命盤實例
七、 摘錄諏吉述正捲二十二
1. 命度盤說(天星命盤實例解說)
2. 雜說
八、 近代天星弧角課實例
1. 錄天象卸覽淵源
2. 宅運新案弧角天星課
九、 天星弧角十二宮度查錶法
十、 命宮求法
十一、太陽黃道求法
自黃帝考定星曆,建五行,起消息,正閏餘後;曆代為人君者治理國事,必先製定歲時,敘事紀錄,有所依據。我國最早有天文資料記載,要算尚書堯典及夏書洪範,自史記以後均有正史的記錄。
每七十六年到來的哈雷慧星,我國早在秦始皇時,就有觀測記載。又如春鞦時代日月食記錄等等 ...這些資料也提供往後天文學傢們,研究參考及求證之用。但這些資料以往皆屬國傢專門機構,民間不能得見。近年來民間雖有收集曆象考成上下後篇、時憲誌、禦覽天象淵源,可惜這些書籍,非經專門指點,是無法得其門徑。可是與歐美近代天文學資料相比,則這些資料與其有所齣入,及歲差關係而不閤時宜。
天星擇日起源很早,在象吉通書就收集先賢楊公葬課,以祿馬朝元為上格,及太陽到山之例。惜乎以往民間天文資料缺乏,故流傳下來較少。到清代蔣大鴻著天元五歌造命章,自此以後纔有所發展,至今則配閤歐美星象資料,以球麵三角推算黃道十二宮,使天星擇日更完善更確實。
本人編纂天星擇日學,得濛黃學劼老師的啓濛指導,和蔡炳圳學長中華民國易經學會巫金海老師提供諸多意見及鼓勵,收集古今先賢及近代天文星象資料,加以整理分類編成是書,旨在使有誌研究者有資料可尋,亦可為拋磚引玉之用。然本人纔疏學淺,希望前輩後賢,能給予指正,不吝批評指教是所是幸。
序 (二)
天文擇日之學來源甚遠,上古時代草澤初闢,人行於路與航於海,同無方同路跡可尋,是以觀星定嚮之事,乃自然而生,故天文實與人生同其淵源也。迨後既知遊牧稼穡,則觀天象,測氣候以定四時八節,乃亦必然之事也。古之帝王皆以天文為百政之首,故其學乃得逐漸昌明,至今科學大盛,尤其天文擇日為最完善,亦閤於天地自然之理也。
古之伏羲造甲辰錶,立渾儀以量日之長短,測北極之高低。黃帝作指南針以定方嚮。顓頊氏作玉衡璿璣,測天之經緯,定其位置。堯依中星推日躔,分四時而定歲實。舜以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推日月五星之行動,分節氣、置閏月、蘭紀等法,至此天文漸有完善矣。待至明末清初,西法天文數學傳入中國,則中西閤壁而融會於一爐矣。
今周誌學剋苦耐勞,勤以學術有年,搜集古今天文擇日資料,對於斯學頗有心得,今編著一钜書名曰:「七政天星擇日學」。公諸於世,能使用之趨吉避凶,造福之寶鑑,而得富貴綿長矣,是為序。
序 (三)
天文地理之學,旨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嚮為曆代賢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最高經世之學,研究者皆為一代鴻儒,宰官、欽天監。惜後世為不肖之徒竊取,淪為江湖小道糊口之技倆,被譏為荒誕迷信緻斯道之不興,而被視為末流小技,殊屬不幸。
今周老師秉發揚我中華文化之胸懷,不吝將其畢生所學之天文絕學公諸同好,使學者有所遵循,誠為一大因緣,天文學得以重光於世是幸。
拿到《七政天星擇日學》這本書,我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獨樹一幟的命名。不同於市麵上常見的風水、命理書籍,這個名字直接指嚮瞭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齣於強烈的好奇心,我便入手瞭這本書。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筆觸相當細膩,對於“七政”的定義和它們各自所代錶的能量,都有著非常深入的講解。書中的圖錶清晰明瞭,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如何根據天星的運行來選擇吉日吉時的論述部分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有其一套嚴謹的邏輯體係和計算方法。雖然我還在摸索階段,很多術語和理論對我來說還是陌生的,但我能感受到這本書蘊含的智慧是多麼的深邃。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時間本身,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精妙得多。
评分《七政天星擇日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充滿瞭嚴謹的學術精神。書的裝幀設計很樸素,但內容卻極其豐富,每一個章節都仿佛是一扇通往新知識的大門。我之前對“天星”這個概念有些模糊的認識,但通過這本書,我纔真正瞭解到“七政”所代錶的意義,以及它們在整個宇宙運行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的講解非常深入淺齣,即使是對於初學者,也能逐漸把握其中的脈絡。我花瞭很多時間來理解書中關於如何根據天星的組閤來判斷吉凶的理論。其中涉及到的計算方法和星曜組閤,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但正是這種挑戰,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非凡。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擇日”的書,更像是一部關於宇宙運行規律的探索指南,讓我對時間和空間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拿到《七政天星擇日學》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深沉的學術氣息。書頁泛黃,字體古樸,紙張的觸感溫潤,仿佛承載著歲月的痕跡。作為一名對易學理論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講解“七政天星”這一獨特學術體係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期待。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來研讀其中的每一個章節,雖然有些內容確實比較晦澀難懂,需要反復推敲,但我依然沉浸其中。作者的敘述方式嚴謹而不失條理,邏輯性非常強,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跟隨他的思路去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天星運行規律的細緻描述,以及它們如何與人事吉凶相聯係的論證。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也讓我對傳統擇日學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包裝設計相當古樸雅緻,封麵上的“七政天星擇日學”幾個字,書法蒼勁有力,透露齣一種古老智慧的韻味。我選擇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心。雖然我對“七政天星”和“擇日學”的概念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陌生,但光是書名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探究的欲望。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被書中描繪的那些星辰運行軌跡、陰陽五行生剋變化所吸引。雖然許多術語和概念對我而言是全新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理解,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傾注的心血。書中的排版清晰,文字細膩,仿佛帶著讀者穿越時空,去感受古人對於宇宙運行規律的敬畏與探索。即使我目前還無法完全領悟其中的精髓,但光是閱讀的過程,就已經是一種彆樣的體驗,讓我對未知領域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嘗試理解那些深奧的理論背後的哲學思想。
评分我必須說,《七政天星擇日學》這本書,光是看目錄就讓我眼前一亮。它所涵蓋的知識點,完全超齣瞭我之前對擇日學的認知範疇。我原本以為擇日學就是簡單的查黃曆、看通書,但這本書卻嚮我展示瞭一個更為宏大和精密的宇宙運行法則。書中對於“七政”的解釋,以及它們各自的象徵意義和影響,讓我覺得非常新穎。特彆是關於天星在不同宮位、不同時辰所産生的細微變化,作者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雖然我目前還處於初步的理解階段,許多計算和推演方法還需時間去消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高深學術領域的大門。我甚至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理論應用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件上,雖然結果還有待驗證,但這個學習過程本身就充滿瞭趣味性和挑戰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