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自然科的參考書,說真的,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有點小小的失望。畢竟現在教育改革這麼快,課綱也一直在調整,希望手上的教材能跟得上最新的潮流。我個人比較偏好那種有超級多實作案例、鼓勵孩子動手做實驗的類型,畢竟自然科嘛,就是要「做」纔會懂。這本的編排上,感覺還是比較偏傳統的文字敘述和圖錶為主,雖然圖文並茂是基本要求,但總覺得少瞭那麼一點點「火花」。例如,在介紹植物生長所需條件的時候,如果能附帶一些簡單的傢庭小實驗指導,像是「試著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種植同一株植物一週,觀察差異」,那就更棒瞭。不過,我也理解不同齣版社的取嚮不同,對於一些需要紮實基礎知識、比較注重觀念釐清的傢長來說,這樣的穩紮穩打或許纔是他們想要的。但對於我這種期待孩子能從玩樂中學習,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的傢長來說,可能需要搭配其他資源一起使用,纔能達到我心目中「自然課」該有的活潑樣貌。總體而言,它給人的感覺是中規中矩,沒有特別驚豔之處,但也不至於犯下大錯,就是那種教科書的延伸讀物,安全牌打得穩。
评分我幫我姪女準備這一學期的複習資料時,順帶看瞭這本評量。我覺得它最貼心的地方,也許就在於它的「自學友善度」設計吧。雖然它是一本評量,但它在提供詳解和課本重點迴顧時,做得相當詳盡,幾乎可以讓一個程度中等的學生自己對答案、找齣錯誤、並透過解析區塊把觀念弄懂,不太需要傢長或老師全程陪同。這對忙碌的雙薪傢庭來說,是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不過,正因為它強調自學的便利性,有時候在難度的遞進安排上就顯得有些平緩。從頭到尾,題目的波動性不大,都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中等」水平。這意味著,對於那些本身就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學習進度較快的孩子來說,這本可能很快就覺得「沒什麼挑戰性」瞭。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基礎題打底,中間穿插挑戰題,結尾有幾題思考題」的階梯式設計,這樣纔能真正測驗齣學生是否能進行更高層次的推理。這本雖然穩定,但卻少瞭那麼一點點能激發「資優生」潛力的火花,比較適閤當作穩固基礎的工具書使用,而非用來衝刺頂尖成績。
评分說到這本自然評量,它的印刷品質和紙張手感算是中上水平,這對經常需要塗寫畫線的學生來說是個基本要求,不會有墨水暈開或是紙張太薄容易破損的問題。這點我還算滿意,畢竟孩子寫起來順手,傢長看著也舒服。但是,我必須提一下內容的「與時俱進」程度。三年級的自然課,其實可以融入很多生活化的議題,例如環保、能源、簡單的生物多樣性介紹等等。翻閱這本的題目時,我總覺得主題的選材上,似乎還停留在比較基礎和靜態的知識點上。我期待看到更多跟在地環境相關的題目,像是如果我們學校附近有條小溪,相關的生態觀察可以怎麼融入評量中?或者,當我們討論到天氣現象時,能不能連結到當下最新的氣候變遷議題(當然是用三年級能理解的方式)?如果能把知識點和真實世界更緊密地連結起來,這本評量對學生的啟發性就會大大提升。現在的題目雖然都是標準的「課本題型」,但缺乏那種讓人眼睛一亮、覺得「原來自然課跟我的生活這麼近」的設計,略顯保守瞭。
评分拿到這本評量冊時,第一個感覺就是「厚實感」十足,這點對於注重練習量的傢長來說,絕對是個加分項。我幫我兒子找評量,最怕就是題目太少,纔剛開始熱身,練習單就用完瞭。這本的題量確實很豐富,幾乎涵蓋瞭課本上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讓你不用擔心哪個單元有遺漏。不過,話說迴來,豐富的題量有時候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同質性太高。我翻閱瞭一下,發現很多題目雖然換瞭個問法,但核心概念其實是繞著同一個知識點打轉。我比較希望看到的是更多跨單元的整閤題,或是情境應用題,這樣更能訓練孩子靈活思考,而不隻是死記硬背公式或名詞解釋。畢竟三年級的小朋友,專注力有限,如果題目設計得太過重複,很容易讓他們在練習過程中感到疲乏。雖然它提供瞭詳盡的解析,這點值得肯定,但解析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再加強,例如,除瞭告訴我們答案是哪個選項,還可以多加一段「為什麼其他選項是錯的」,這樣對釐清觀念會更有幫助。整體來說,它是個很好的「基本盤」練習本,但若想挑戰孩子更高層次的思考,可能還要另尋高招。
评分從一個國小老師的角度來看,這套評量在試圖銜接課本與國中階段的基礎知識上,做得還算稱職。它並沒有過度拔高難度,符閤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準,這點非常重要。教材的設計如果太超前,反而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本的介麵設計和排版邏輯是很清晰的,標題層次分明,讓我在備課或批改作業時,能快速定位到需要加強的部分。我特別欣賞它在單元複習時,會用不同形式的題目來混搭,例如選擇題、填充題,偶爾穿插簡答題,這能確保學生不隻是會「選」答案,還能試著組織自己的語言來錶達科學概念。隻是,我個人強烈建議,如果能在課本知識點的鋪陳上,多增加一些「提問引導」,可能會讓學習效果更上一層樓。例如,在介紹完「聲音的傳播」後,不是直接齣題目考驗定義,而是先問:「你在空曠的地方喊話和在有障礙物的房間喊話,聽起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樣的引導式提問,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而不是僅僅被動接受知識點。總之,這是一本紮實的輔助教材,適閤用來鞏固課堂所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