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演義續集

周易演義續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周易
  • 易經
  • 演義
  • 續集
  • 古代文學
  • 中國古典
  • 預言
  • 奇書
  • 曆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易》字有多種解釋,其一是蜥蜴的“蜴”。蜥蜴是古代一種動物,其膚色隨環境而改變,與環境顔色相同,爲保護自身不受侵害。這說明《易》的本義是變化,順應時代環境而變化。東漢易學傢鄭玄定義《易》有“變易、不易、簡易”的“三易”之 說。作者認爲這“三易”的主題是“變易”。因爲宇宙萬事萬物 遵守一定的規律發展和變化, 這是“變易”;然而變化是世間唯 一不變的法則,這就是“不易”;變化要適應時代的需求,與時 俱進,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簡易”。曆代易學傢,無論何宗何派,都把《周易》視爲變經。根據具體的曆史條件和需要,挖掘 發揮其變化思想,不同時代賦予《周易》不同的生命力,爲時代 服務。

  時代不同,解讀《周易》 也不盡相同。還因爲《周易》抽象的卦爻符號和特簡練的古字詞,有的字多音多義,又無標點符號,使讀者難讀難懂成爲天書。這給後人閱讀時,留下豐富的思維空間和廣闊的想像餘地,這是《周易》基因造成的。因此曆代易界學者,各抒已見,有些問題至今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好像《周易》齣的考試題,隻給齣框架,讓後人充填空白,卻沒有標準答案。解讀《周易》可比喻寓言盲人摸象,孔子解讀《周易》寫瞭《易傳》,人人都有話語權,百傢爭鳴,形成“周易演義”(此名稱是作者定義的)。作者把自己解讀《周易》的心得體會作爲“磚”,沒引入《易傳》,隻想咀嚼《周易》原汁原味;但是選錄瞭大量不同的解讀 作爲“玉”。拋磚引玉,書名爲《周易演義》、創新。去年已齣版,閱此書可博覽群書。本書《周易演義續集》是其姊妹篇,除瞭“磚”,全部更新更豐滿,格調也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紀有奎


  男,1933年齣生於山東省蓬萊,北京科技大學畢業。70年代協助數學傢華羅庚工作。先後在北京交通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任教,教授。在中央電視颱科教頻道講座。任教時期把數學和電腦軟體巧妙融為《趣味程式設計》等書,齣版十餘部。80年代被評為中國科普作傢,載入《中國科普作傢辭典》。

  自幼受傢庭薰陶酷愛國學。90年代退休後繼續鑽研《周易》並講授。編寫《易經全解及應用》、《周易文化與養生保健》、《風水文化學》等。《中國風水百集電視紀錄片》任總策劃兼專傢組顧問、《中國國際周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不僅在國內,還被韓國、泰國、印尼、越南等國華人團體邀請去講《周易》與風水。在鳳凰衛視颱講“什麼是玄學”。應邀去颱灣參加《海峽兩岸周易論壇大會》。網站上可查到作者事蹟。
 

圖書目錄

前言··· 1
序言··· 3

第一章 閱本書的基礎知識 ··· 1
一、陰陽 ··· 1
二、八卦 ··· 2
三、八卦組成六十四卦 ··· 3
四、六十四卦的組織結構及其常用語 ··· 3
五、六爻之間比、應、乘、承的關係 ··· 5
六、象、卦象、爻象 ··· 5
七、介紹卦序、錯卦、綜卦、互卦、消息卦 ··· 6
八、象數派與義理派爭鬥 ··· 7

第二章 《周易》六十四卦 ··· 8
第一卦 乾卦 ··· 8
第二卦 坤卦 ··· 24
第三卦 屯卦 ··· 44
第四卦 濛卦 ··· 57
第五卦 需卦 ··· 69
第六卦 訟卦 ··· 79
第七卦 師卦 ··· 90
第八卦 比卦 ···100
第九卦 小畜卦 ···110
第十卦 履卦 ···122
第十一卦 泰卦 ···130
第十二卦 否卦 ···142
第十三卦 同人卦 ···152
第十四卦 大有卦 ···161
第十五卦 謙卦 ···169
第十六卦 豫卦 ···176
第十七卦 隨卦 ···185
第十八卦 蠱卦 ···195
第十九卦 臨卦 ···204
第二十卦 觀卦 ···212
第二十一卦 噬嗑卦 ···220
第二十二卦 賁卦 ···230
第二十三卦 剝卦 ···238
第二十四卦 復卦 ···247
第二十五卦 無妄卦 ···256
第二十六卦 大畜卦 ···264
第二十七卦 頤卦 ···274
第二十八卦 大過卦 ···283
第二十九卦 坎卦 ···292
第三十卦 離卦 ···300
第三十一卦 鹹卦 ···309
第三十二卦 恒卦 ···319
第三十三卦 遁卦 ···328
第三十四卦 大壯卦 ···337
第三十五卦 晉卦 ···347
第三十六卦 明夷卦 ···357
第三十七卦 傢人卦 ···367
第三十八卦 睽卦 ···376
第三十九卦 蹇卦 ···386
第四十卦 解卦 ···395
第四十一卦 損卦 ···404
第四十二卦 益卦 ···415
第四十三卦 夬卦 ···426
第四十四卦 姤卦 ···439
第四十五卦 萃卦 ···454
第四十六卦 升卦 ···465
第四十七卦 睏卦 ···474
第四十八卦 井卦 ···486
第四十九卦 革卦 ···496
第五十卦 鼎卦 ···507
第五十一卦 震卦 ···521
第五十二卦 艮卦 ···532
第五十三卦 漸卦 ···541
第五十四卦 歸妹卦 ···553
第五十五卦 豐卦 ···566
第五十六卦 旅卦 ···578
第五十七卦 巽卦 ···589
第五十八卦 兌卦 ···601
第五十九卦 渙卦 ···610
第六十卦 節卦 ···620
第六十一卦 中孚卦 ···629
第六十二卦 小過卦 ···640
第六十三卦 既濟卦 ···652
第六十四卦 未濟卦 ···665

第三章 既濟卦和未濟卦蘊寓人與自然的輪迴 ··· 676
一、既濟卦和未濟卦含義深奧 ···677
二、宇宙輪迴 ···679
三、人生輪迴 ···680
附錄 引用目錄··· 685
 

圖書序言

前言

  本書作者是我的老師,因他年邁奔嚮九旬,我替他整理書稿 做成電子版。去年作者齣版《周易演義》,獲得好評,僅半年颱 灣大元書局便搶先用繁體字在颱灣再版,暢銷港澳颱,受到肯 定。因此海內外有關讀者通過多種渠道,鼓勵研習易學半個多世 紀的本書作者,繼續發揮餘熱。爲此作者更新續寫其姐妹篇成爲 本書。作者寫本書,他的書房已有近百本易學書籍,還去書店、 首都圖書館、國傢圖書館博覽選錄。作者完成書稿後,我請易學 好友提意見。易友閱後僅寫六個字“有學識有膽識”。這評語可 能是指本書有三方麵創新特點,簡介如下。 其一是,在易學界裏,研究者是少數,大多數是《周易》愛 好者或好奇者,想知道《周易》是什麼書,想瞭解《周易》說些什 麼,就請看本書。首先作者沒引入《易傳》,隻解讀《周易》原文 品嘗原汁原味作爲“磚”,而後選錄瞭古今不同的解讀作爲“玉”。 有古代易學大師硃熹、程頤的解讀,有近代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解 讀,有近代易學名傢唐明邦教授的解讀,更有近期新秀的新穎的解 讀幷加入教誨。有的解讀不同而相互唱反調,妙趣橫生,引人入 勝。節省讀者去書店去圖書館翻閱有關書籍,通過本書的窗口,也 可看見《周易》大韆世界,閱本書即博覽群書,擴大讀者的視野。 其二是,作者突破常規的約束,使《周易》適應新時代的需 要,解讀《周易》門戶的乾坤首二卦,象徵國傢的領空領土,乾 卦第七爻位是太空,坤卦第七爻位是北極,這恰好符閤爻辭所雲, 好像乾坤二卦爲此量身製作,無縫連接(詳見第二章乾坤二卦)。 2 周易演義續集 其三是,《周易》末二卦是既濟卦和未濟卦。與領航的乾坤 二卦同樣重要,首尾呼應。作者解讀既濟卦的“既”是已經, “濟”是渡過河。顯然,既濟是已經渡過人生的長河,到達彼 岸,人生終點。但是緊接是未濟卦,未濟是尚未過河,是人生輪 迴循環到原點、起點,在另一個天地裏去過河。末二卦深層次蘊 含今生與來世,聯係到善與惡,不言而明的因果報應。末二卦隱 義規勸人要行善積德,立德樹人,具有現實意義(詳見第三章)。 上述乾坤首二卦象徵國傢領空領土,即國傢“天地”。末二 卦解讀爲《周易》的因果律人生道德觀,立德樹“人”。形成瞭 “天地人”,是《周易》的“三纔”。“天地人”的理念是天人 閤一,是研究《周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作者解讀時巧妙構 思,彆具匠心。這好像《周易》特爲當今編寫的首末各二卦,首 尾相連,是人與自然的一個大周期、大循環。這是《周易》最爲 重要的四卦,含義深遠,是深水區,作者在此區域,突破常規的 束縛進行嘗試,摸著石頭過河。如此解讀不符閤傳統,傳統書籍 至今尚無,故稱爲創新,這便是易友評語“有學識有膽識”。作 者說:“不講傳統沒有根,不講演義沒有魂。”本書二者兼備。 我纔疏學淺,匆忙整理成電子版,錯誤難免,由我承擔,虛心請 讀者指正,以便再版改正。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電子版過程,發現被選錄書中印刷等錯誤已改 正。又發現被選錄部分各帶卦爻辭,標點符號大同小異,爲避免 頻繁重復,節省空間而去掉。也可從解讀中知其標點符號,便統 一用作者解讀的卦爻辭,請諒解。把考證卦爻辭傳抄錯而修訂的 也暫刪去,與被選錄的統一。)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電子版過程,發現被選錄書中印刷等錯誤已改 正。又發現被選錄部分各帶卦爻辭,標點符號大同小異,爲避免 頻繁重復,節省空間而去掉。也可從解讀中知其標點符號,便統 一用作者解讀的卦爻辭,請諒解。把考證卦爻辭傳抄錯而修訂的 也暫刪去,與被選錄的統一。)

序言

  《周易》作者以周文王爲代錶,經曆幾代人的努力而成書。 是中國古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它闡述世間萬事萬物發生發展和變 化的規律,幷指導人生如何應對與操作,充滿哲理和智慧,被列 爲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字有多種解釋,其一是蜥蜴的“蜴”。蜥蜴是古代一 種動物,其膚色隨環境而改變,與環境顔色相同,爲保護自身不 受侵害。這說明《易》的本義是變化,順應時代環境而變化。東 漢易學傢鄭玄定義《易》有“變易、不易、簡易”的“三易”之 說。筆者認爲這“三易”的主題是“變易”。因爲宇宙萬事萬物 遵守一定的規律發展和變化 , 這是“變易”;然而變化是世間唯 一不變的法則,這就是“不易”;變化要適應時代的需求,與時 俱進,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簡易”。曆代易學傢,無論何宗何 派,都把《周易》視爲變經。根據具體的曆史條件和需要,挖掘 發揮其變化思想,不同時代賦予《周易》不同的生命力,爲時代 服務。魏晉時代,阮籍著《通易論》,稱《周易》是變經,認爲 其變化之道是決策管理所必須遵守的規律。宋朝易學興旺,各傢 各派的易學都用於發揮《周易》安邦治國。《周易》如何適應當 前新時代的需要?令人深思。首先聯想到《易傳》對周易的巨大作用和影響,

  《周易》創造性的發揮成爲哲學著作。《易傳》共十篇,稱爲 “十翼”。翼是鳥的翅膀,使《周易》固有的古樸的辯證思維和 占蔔烙印,插翅飛翔到哲學高度。《周易》由《易經》和《易 傳》組成,通常不嚴格區分,《易經》即《周易》。從此,《易 傳》這部哲學名著,把《周易》從低層次往上推到陰陽哲學說的 高層次,獲得普遍認同和贊譽。曆代易界學者解讀《周易》,幾 乎都把《周易》古經和《易傳》閤在一起,稱謂“經傳”不分, 沿襲至今。由於《易傳》給《周易》定瞭“調”,給後人樹立瞭 標杆,凡是引入《易傳》的《周易》書籍,沒有與《易傳》唱反 調,大都順著標杆攀登。首先解讀古奧詞句的《周易》卦爻辭, 再解讀緊隨其後《易傳》的文言文,或把兩者閤幷解讀,解讀時 兩者基本相融。所不同的是每位作者解讀時的理解發揮和強調的 不同。有的強調哲理的,有的強調管理的,有的強調倫理的等 等,這些發揮,隻要引入《易傳》,大都沿著《易傳》鋪好的軌 道前行。所以有的讀者說,有些易學書內容,人雲亦雲雷同。好 像《易傳》是一張大網,凡是進去的,個人發揮的空間都在網 內,若不唱反調,不會齣錯,會受到尊重。確有引入《易傳》寫 齣精彩篇章,但有很多方麵的內容,與現實環境和生活,不貼 近,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爲《易傳》成書是在戰國中晚期,反應 那個時代新興封建階級的思想麵貌,距《周易》古經大約六、 七百年,時代精神麵貌各不同。所以《易傳》加入《周易》很多 所沒有的文化思想和內含。由此可知,時代不同,解讀《周易》 也不盡相同。還因爲《周易》抽象的卦爻符號和特簡練的古字 詞,有的字多音多義,又無標點符號,使讀者難讀難懂成爲天 書。這給後人閱讀時,留下豐富的思維空間和廣闊的想像餘地, 這是《周易》基因造成的。因此曆代易界學者,各抒已見,有些 問題至今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好像《周易》齣的考試題,隻給齣框架,讓後人充填空白,卻沒有標準答案。解讀《周易》可比 喻寓言盲人摸象,孔子解讀《周易》寫瞭《易傳》,人人都有話 語權,百傢爭鳴,形成“周易演義”(此名稱是筆者定義的)。 筆者把自己解讀《周易》的心得體會作爲“磚”,沒引入《易 傳》,隻想咀嚼《周易》原汁原味;但是選錄瞭大量不同的解讀 作爲“玉”。拋磚引玉,書名爲《周易演義》、創新。去年已齣 版,閱此書可博覽群書。本書《周易演義續集》是其姊妹篇,除 瞭“磚”,全部更新更豐滿,格調也變。

  著名哲學傢馮友蘭在 1984 年,給武漢舉行首屆中國《周 易》學術討論會發去“代祝詞”說:“《周易》本身幷不講具 體的天地萬物,而是講一些空套子,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進 去。”又在另外的文章說《周易》是“宇宙代數學”。還有一位 易界名人說:“《周易》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裝。”筆者理 解“套、代、裝”是根據時代的需要,更要依據《周易》卦的主 題或卦義深層次的蘊含或隱喻而進行。不能無中生有,孫悟空不 是從石頭縫裏崩齣來的。於是筆者解讀《周易》乾坤首二卦時, 把乾爲天、坤爲地,解讀爲象徵國傢領空與領土。乾卦上九爻位 於高層領空,上九爻辭曰:“亢龍有悔”。解讀在天的龍象徵君 子,若入侵領空不抵抗將後悔。坤卦上六爻位於國傢邊疆,上六 爻辭曰:“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解讀說坤爲地爲母馬,敵人 侵入邊疆,乾龍下來,龍馬幷肩浴血奮戰。 在本書末“引用書目”編號(30)書中,國學大師南懷瑾 說:“六十四卦中,求其內在交互作用,便隻有乾、坤、既濟、 未濟四卦。”顯然這四卦是從《周易》開始領航的首二卦和收尾 的末二卦,都特重要,筆者已解讀乾坤首二卦。大師又說:“宇 宙萬事萬物如何變化,它的吉凶觀念價值的構成,唯有既濟、未 濟兩個對待的現象而已。”這提齣末二卦既濟、未濟卦的吉凶價 值觀。吉凶即善惡,《周易》在末二卦宣揚善惡價值觀。又見編 號(18)書既濟卦上六爻解讀說:“既濟,人成功度過一生而 自然死亡。”還有編號(28)書未濟卦,解讀卦辭說:“未濟是 新的輪迴”。把這三種解讀匯集,便是人生輪迴善惡因果律。這 與筆者解讀末二卦思路相同,蘊寓人與自然的輪迴。“既濟”是 已經成功度過人生的長河,到達彼岸、歸宿,是今生。“未濟” 卻又講尚未渡過河,又循環輪迴到零點、起點,在另一個環境裏 去渡河。其深層次蘊含善惡報應因果律,規勸人生要行善積德。 法律能約束人的行爲,道德能約束人的心,心動纔去行爲。既要 以法治國,又要以德治國。《周易》有多方麵的價值觀,其中之 一是在末二卦宣揚人生道德觀,給人類敲響道德警鍾,具有現實 意義,立德樹人。筆者如此解讀末二卦,也未引入《易傳》受束 縛,突破傳統、創新(詳見第三章)。需要強調,筆者幷不否定 《易傳》,有時在睏惑時,還參考或偶爾引用《易傳》。本書選 錄多種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解讀,其中有的書也不引入《易傳》, 很簡練,品嘗《周易》原汁原味。有的書引入《易傳》,樣樣俱 全,“滿漢全席”,筆者在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中,沒特意選錄 《易傳》部分,而選錄其中解讀《周易》原文其中有《易傳》, 因而仍散發《易傳》的氣息,百花齊放。 筆者曾協助數學傢華羅庚工作時,華老說:“凡是從實踐中提煉齣來的理論,越是抽象,其應用麵越廣泛。”由於《周易》 的基因,又凝聚其他的元素,《周易》已廣泛涉及到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領域。例如:哲學、史學、政治、倫理、軍事、中醫、 武術、堪輿、美學、民俗、宗教,甚至天文、曆法、數學等領 域。尤其是科學易,格外受到重視。中國中央電視颱“百傢講 壇”播講《易經的奧妙》時說:“科學越發達,《易經》越正 確、越科學。”早在十七世紀,德國數學傢萊布尼茨受《周易》 陰陽兩種狀態的啓發,創建齣二進製數學。據此理論,誕生瞭電 子計算機。這陰陽哲學理論,也啓發瞭當代人宇宙有陰陽兩種物 質,看得見的稱爲明物質,看不見的稱爲暗物質。中國紫金山天 文颱,已發射“悟空”衛星去探測暗物質。 由上所述,可看齣《周易》被推動到當今世界,還散發齣 時代氣息和正能量。這恰好符閤《周易》的“易”,是蜥蜴的 “蜴”隨環境變化,其蘊含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變化,具有鮮活的 生命力,《周易》因此萬古長青!筆者嚮所有在《周易》百花園 裏著書立說的易學工作者學習與緻敬,正因爲百花齊放百傢爭 鳴,推動易學不斷發展變化嚮前進。筆者略舉上述三方麵的嘗 試,因至今至此尚無,便稱爲創新。若認爲不符閤傳統,請諒 解,這是“周易演義”及其續集,古爲今用,是新時代解讀《周 易》,開闢一條新思路。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本無路,走的人多瞭 便成瞭路。此論述作爲序言。誠懇請廣大讀者斧正。
 
編著者 紀有奎 2017 年 9 月於北京香河園

《周易演義》賡繼新作—吳慕亮弁言

  (在大陸首版在颱灣再版序言)

  贊曰: 「紀老纔情意氣高,功名富貴等鴻毛, 文章報國揚鴻略,俠骨憂時展虎韜; 有格詞華胸磊落,無邪卓識品甄高, 冰心玉潔塵無染,立說傳承筆似刀。」 歲次丁酉鼕至颱灣延陵·吳慕亮敬題 夫《易經》者,中國儒宗聖典,乃儒傢「六經之首」,道傢 所稱「大道之源」,係群經之首也。從伏羲畫卦至春鞦孔子,斯書 扼要則屬「蔔筮」,後孔子作十篇詮釋《周易》文章,始稱:「十 翼。」復稱:「易傳。」由伏羲(作八卦)、周文王(作 64 卦及卦 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而成,以傳後世焉! 蓋《周易》者,古有三《易》,《連山易》(夏朝)、《歸藏 易》(商朝)、《周易》(周朝),慕亮考之,《周易》二字含義: 「周」者,引鄭玄《易論》:「《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 所不備也。」《易經概論》:「《易》之為書,始終本末,上下迴 旁,無所不周,故雲『周』也。」若究《易》字解義,初由蜥蜴得 名,此說始於東漢之許慎,吾考許氏《說文解字》:「易,蜥蜴, 蜒,守宮也,象形。」 宋·洪邁《容齋隨筆》:「易者,守宮是矣,亦名:『蜥蜴。』 身色無恆,日十二變,以「易」名經,取其變也。」《緯書》,復 載:「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係辭〉:「以「易」成於「象」,亦是「在天成象」,天象莫大於日月,故『日月謂之易。』」鄭康 成雲:「《易》有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夫三義者,簡易:將復雜之問題,簡單化也。變易:以「變」 之主導思維,看待一切事物。不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之主導思 想,永恆弗變也。初知《易》者,占蔔之名。由蜥蜴而得名,其象 形字也。《許慎.說文解字》:「蜥蜴,其能變色。」諺稱:「變 色龍。」故《易》之變《易》義,其屬蜥蜴之引申義。 或曰:「日月為《 》,象徵陰陽。」或雲:「日齣為《易》, 乃〈乾〉本義。」〈係辭.上傳〉:「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 《易》。」「生生」者,「易」也。韓康伯,〈注〉:「陰陽轉易, 以成化生。」孔穎達之《周易正義》,載曰:「生生,不絕之辭。 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恆生謂之易也。」蓋生生弗息, 彷彿「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體悟真善美及日新又 新之義。 鏇以,演義一詞,《後漢書·周儻傳》及《文選·西徵賦》, 作以動詞,意謂:「詳細敘述道理、事實也,後小說傢藉用,故成 名詞。」紀老藉《演義》以述「乾坤」二卦妙諦、乃依據史事,雜 取稗官小說之言,敷佐成文,而淺顯易解者。自淵源觀之,演義類 小說,乃從宋、元平話講史一門所衍生,寸楮筆焉! 欣逢天運丁酉年 11 月 18 日良辰,由中華海峽兩岸周易科學交流 協會之黃來鎰創會長及吳理事長瑞原,攜手舉辦 2017 年(第七屆) 海峽兩岸亞太地區周易高峰論壇,海內外學者專傢近 200 人共襄盛舉 也。其中「北京交通大學」之紀有奎教授,乃數耄耋之長者,壽齡 八十有五,身體矍鑠,發錶論文後,特於舞颱上筋骨暖身,雙足劈腿 橫跨,兩手指端交叉,彎腰掌貼地,讓人驚訝萬分!文武雙全。 紀有奎耆宿,琳瑯珠玉,淵渟嶽峙,胸懷偉抱,心係道統,一 飯不忘黔黎,一茶必敬聖賢。好古籍、拾墜緒、倡實學、醒眾醉。 其治學也,近年著作等身,如:《易經全解與應用》、《周易文化 與養生保健》、《風水文化學》及《中國風水百集電視記錄片》、《周易演義》及其續集等,以緻榮登《中國科普作傢辭典》之載入, 譽冠全球。應邀去多個國傢講學,在有關電視颱講座。 今朝日薄,紀有奎教授託付黃理事長來鎰轉述,近著《周易演 義》賡繼大作,贊同颱北「大元書局」再版,棗梨廣流,索序於我, 蓋長者奬掖後學之情愫!紀老生於山東蓬萊縣,近鄰則孔子麯阜聖 鄉,故窮究古今,精通三墳,洞徹八索,學貫天人。鏇而天半硃霞, 雲中白鶴,可謂瓊枝栴檀之高士,簡書代序雲爾!

  歲次丁酉年鼕至候節癸未榖旦午時 隆中吳慕亮沐手敬序於風城拂塵掃葉樓牖前

  (注:吳慕亮先生在颱灣內外享有盛名,當代著名易學專傢, 五術作傢,詩詞學者,著書立說,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會對《周易演義續集》産生如此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智慧是能夠穿越時空,並與時俱進的。《周易》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其深邃的哲學思想一直讓我著迷。然而,原著的語言和結構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道不小的門檻。所以我一直期待著,能夠有這樣一部作品,以一種更易於理解、更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來解讀《周易》的精髓。《周易演義續集》這個名字,就給我帶來瞭這樣的希望。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將《周易》的哲學思想融入其中,讓我們在故事中體會陰陽的辯證關係,感受五行相生相剋的奧秘,從而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起伏與變化。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撥開《周易》的迷霧,看到其背後蘊含的深刻智慧,並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指導我們更好地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實現人生的價值。

评分

我拿到《周易演義續集》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這本書一定承載瞭作者對《周易》深厚的情感和獨到的見解。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齣一種沉靜而古樸的氣質,仿佛能讓人瞬間穿越迴那個充滿智慧光輝的年代。作為一個曾經嘗試研讀過《周易》原著,卻常常因其晦澀難懂而望而卻步的讀者,我深深地渴望有一本書能夠以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周易》的精髓展現齣來。我設想,《周易演義續集》或許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會直接拋齣深奧的理論,而是會通過一係列精心編織的故事,將《周易》的卦象、爻辭背後的哲理巧妙地融入其中。我期望它能夠展現齣《周易》思想的生命力,如何能夠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如何能夠指導個體的人生選擇,如何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與方嚮。我期待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逐漸領悟到那些“天人閤一”、“道法自然”的深邃意境,並將其化為指導我生活的智慧。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並且尤其鍾愛《周易》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部能夠承接《周易》思想,並將其發揚光大的作品。《周易演義續集》這幾個字,瞬間就點燃瞭我內心的熱情。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幅幅生動而富有哲理的畫麵,也許是古代聖賢們在伏羲、文王、孔子思想的基石上,如何繼續探索宇宙奧秘的動人故事;也許是現代人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如何運用《周易》的智慧來洞察時局,趨吉避凶的精彩篇章。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續集”這個概念,是沿著古人的思路繼續推演,還是開闢一條全新的解讀路徑?我更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卦象和爻辭,並將它們轉化為指導我們日常生活的智慧。我渴望在閱讀中,找到一種能夠連接古今、貫穿人生的思想指引。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瞬間吸引瞭我——《周易演義續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尤其是《周易》這本充滿智慧的經典充滿瞭好奇。雖然我並非《周易》的資深研究者,但對於那些關於宇宙運行、陰陽變化、以及人事變遷的深刻闡述,我總是心生嚮往。當我看到有這樣一部“續集”時,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期待,仿佛可以藉此一窺《周易》思想在更廣闊的時空中的延伸和發展。我希望它能以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方式,將那些古老的智慧與現代人的生活經驗相結閤。也許它會探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理解和運用《周易》的哲學,抑或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來展現《周易》的智慧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落地生根,指引人們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打開我對《周易》更深層次的理解,讓我感受到古老智慧的生生不息,以及它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的價值和啓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透過它,看到更遼闊的風景。

评分

我對《周易演義續集》的期待,更多地建立在它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周易》的價值。我一直覺得,《周易》不僅僅是一本占蔔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宇宙觀、人生觀的百科全書。然而,很多人對《周易》的理解可能停留在一些錶麵的、甚至是被誤讀的層麵。我希望《周易演義續集》能夠打破這種固有的認知,用一種更加宏大而細膩的筆觸,展現《周易》在中華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瞭我們的思維方式、文化基因。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涉及一些曆史事件的解讀,用《周易》的智慧來分析當時的決策與走嚮,也可能探討《周易》思想在藝術、科學、哲學等各個領域的深遠影響。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精美的紀錄片,用文字為我呈現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麵,讓我看到《周易》思想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光芒,並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為我們解決當下麵臨的睏境提供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