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作者是我的老師,因他年邁奔嚮九旬,我替他整理書稿 做成電子版。去年作者齣版《周易演義》,獲得好評,僅半年颱 灣大元書局便搶先用繁體字在颱灣再版,暢銷港澳颱,受到肯 定。因此海內外有關讀者通過多種渠道,鼓勵研習易學半個多世 紀的本書作者,繼續發揮餘熱。爲此作者更新續寫其姐妹篇成爲 本書。作者寫本書,他的書房已有近百本易學書籍,還去書店、 首都圖書館、國傢圖書館博覽選錄。作者完成書稿後,我請易學 好友提意見。易友閱後僅寫六個字“有學識有膽識”。這評語可 能是指本書有三方麵創新特點,簡介如下。 其一是,在易學界裏,研究者是少數,大多數是《周易》愛 好者或好奇者,想知道《周易》是什麼書,想瞭解《周易》說些什 麼,就請看本書。首先作者沒引入《易傳》,隻解讀《周易》原文 品嘗原汁原味作爲“磚”,而後選錄瞭古今不同的解讀作爲“玉”。 有古代易學大師硃熹、程頤的解讀,有近代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解 讀,有近代易學名傢唐明邦教授的解讀,更有近期新秀的新穎的解 讀幷加入教誨。有的解讀不同而相互唱反調,妙趣橫生,引人入 勝。節省讀者去書店去圖書館翻閱有關書籍,通過本書的窗口,也 可看見《周易》大韆世界,閱本書即博覽群書,擴大讀者的視野。 其二是,作者突破常規的約束,使《周易》適應新時代的需 要,解讀《周易》門戶的乾坤首二卦,象徵國傢的領空領土,乾 卦第七爻位是太空,坤卦第七爻位是北極,這恰好符閤爻辭所雲, 好像乾坤二卦爲此量身製作,無縫連接(詳見第二章乾坤二卦)。 2 周易演義續集 其三是,《周易》末二卦是既濟卦和未濟卦。與領航的乾坤 二卦同樣重要,首尾呼應。作者解讀既濟卦的“既”是已經, “濟”是渡過河。顯然,既濟是已經渡過人生的長河,到達彼 岸,人生終點。但是緊接是未濟卦,未濟是尚未過河,是人生輪 迴循環到原點、起點,在另一個天地裏去過河。末二卦深層次蘊 含今生與來世,聯係到善與惡,不言而明的因果報應。末二卦隱 義規勸人要行善積德,立德樹人,具有現實意義(詳見第三章)。 上述乾坤首二卦象徵國傢領空領土,即國傢“天地”。末二 卦解讀爲《周易》的因果律人生道德觀,立德樹“人”。形成瞭 “天地人”,是《周易》的“三纔”。“天地人”的理念是天人 閤一,是研究《周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作者解讀時巧妙構 思,彆具匠心。這好像《周易》特爲當今編寫的首末各二卦,首 尾相連,是人與自然的一個大周期、大循環。這是《周易》最爲 重要的四卦,含義深遠,是深水區,作者在此區域,突破常規的 束縛進行嘗試,摸著石頭過河。如此解讀不符閤傳統,傳統書籍 至今尚無,故稱爲創新,這便是易友評語“有學識有膽識”。作 者說:“不講傳統沒有根,不講演義沒有魂。”本書二者兼備。 我纔疏學淺,匆忙整理成電子版,錯誤難免,由我承擔,虛心請 讀者指正,以便再版改正。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電子版過程,發現被選錄書中印刷等錯誤已改 正。又發現被選錄部分各帶卦爻辭,標點符號大同小異,爲避免 頻繁重復,節省空間而去掉。也可從解讀中知其標點符號,便統 一用作者解讀的卦爻辭,請諒解。把考證卦爻辭傳抄錯而修訂的 也暫刪去,與被選錄的統一。)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電子版過程,發現被選錄書中印刷等錯誤已改 正。又發現被選錄部分各帶卦爻辭,標點符號大同小異,爲避免 頻繁重復,節省空間而去掉。也可從解讀中知其標點符號,便統 一用作者解讀的卦爻辭,請諒解。把考證卦爻辭傳抄錯而修訂的 也暫刪去,與被選錄的統一。)
序言 《周易》作者以周文王爲代錶,經曆幾代人的努力而成書。 是中國古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它闡述世間萬事萬物發生發展和變 化的規律,幷指導人生如何應對與操作,充滿哲理和智慧,被列 爲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字有多種解釋,其一是蜥蜴的“蜴”。蜥蜴是古代一 種動物,其膚色隨環境而改變,與環境顔色相同,爲保護自身不 受侵害。這說明《易》的本義是變化,順應時代環境而變化。東 漢易學傢鄭玄定義《易》有“變易、不易、簡易”的“三易”之 說。筆者認爲這“三易”的主題是“變易”。因爲宇宙萬事萬物 遵守一定的規律發展和變化 , 這是“變易”;然而變化是世間唯 一不變的法則,這就是“不易”;變化要適應時代的需求,與時 俱進,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簡易”。曆代易學傢,無論何宗何 派,都把《周易》視爲變經。根據具體的曆史條件和需要,挖掘 發揮其變化思想,不同時代賦予《周易》不同的生命力,爲時代 服務。魏晉時代,阮籍著《通易論》,稱《周易》是變經,認爲 其變化之道是決策管理所必須遵守的規律。宋朝易學興旺,各傢 各派的易學都用於發揮《周易》安邦治國。《周易》如何適應當 前新時代的需要?令人深思。首先聯想到《易傳》對周易的巨大作用和影響,
《周易》創造性的發揮成爲哲學著作。《易傳》共十篇,稱爲 “十翼”。翼是鳥的翅膀,使《周易》固有的古樸的辯證思維和 占蔔烙印,插翅飛翔到哲學高度。《周易》由《易經》和《易 傳》組成,通常不嚴格區分,《易經》即《周易》。從此,《易 傳》這部哲學名著,把《周易》從低層次往上推到陰陽哲學說的 高層次,獲得普遍認同和贊譽。曆代易界學者解讀《周易》,幾 乎都把《周易》古經和《易傳》閤在一起,稱謂“經傳”不分, 沿襲至今。由於《易傳》給《周易》定瞭“調”,給後人樹立瞭 標杆,凡是引入《易傳》的《周易》書籍,沒有與《易傳》唱反 調,大都順著標杆攀登。首先解讀古奧詞句的《周易》卦爻辭, 再解讀緊隨其後《易傳》的文言文,或把兩者閤幷解讀,解讀時 兩者基本相融。所不同的是每位作者解讀時的理解發揮和強調的 不同。有的強調哲理的,有的強調管理的,有的強調倫理的等 等,這些發揮,隻要引入《易傳》,大都沿著《易傳》鋪好的軌 道前行。所以有的讀者說,有些易學書內容,人雲亦雲雷同。好 像《易傳》是一張大網,凡是進去的,個人發揮的空間都在網 內,若不唱反調,不會齣錯,會受到尊重。確有引入《易傳》寫 齣精彩篇章,但有很多方麵的內容,與現實環境和生活,不貼 近,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爲《易傳》成書是在戰國中晚期,反應 那個時代新興封建階級的思想麵貌,距《周易》古經大約六、 七百年,時代精神麵貌各不同。所以《易傳》加入《周易》很多 所沒有的文化思想和內含。由此可知,時代不同,解讀《周易》 也不盡相同。還因爲《周易》抽象的卦爻符號和特簡練的古字 詞,有的字多音多義,又無標點符號,使讀者難讀難懂成爲天 書。這給後人閱讀時,留下豐富的思維空間和廣闊的想像餘地, 這是《周易》基因造成的。因此曆代易界學者,各抒已見,有些 問題至今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好像《周易》齣的考試題,隻給齣框架,讓後人充填空白,卻沒有標準答案。解讀《周易》可比 喻寓言盲人摸象,孔子解讀《周易》寫瞭《易傳》,人人都有話 語權,百傢爭鳴,形成“周易演義”(此名稱是筆者定義的)。 筆者把自己解讀《周易》的心得體會作爲“磚”,沒引入《易 傳》,隻想咀嚼《周易》原汁原味;但是選錄瞭大量不同的解讀 作爲“玉”。拋磚引玉,書名爲《周易演義》、創新。去年已齣 版,閱此書可博覽群書。本書《周易演義續集》是其姊妹篇,除 瞭“磚”,全部更新更豐滿,格調也變。
著名哲學傢馮友蘭在 1984 年,給武漢舉行首屆中國《周 易》學術討論會發去“代祝詞”說:“《周易》本身幷不講具 體的天地萬物,而是講一些空套子,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進 去。”又在另外的文章說《周易》是“宇宙代數學”。還有一位 易界名人說:“《周易》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裝。”筆者理 解“套、代、裝”是根據時代的需要,更要依據《周易》卦的主 題或卦義深層次的蘊含或隱喻而進行。不能無中生有,孫悟空不 是從石頭縫裏崩齣來的。於是筆者解讀《周易》乾坤首二卦時, 把乾爲天、坤爲地,解讀爲象徵國傢領空與領土。乾卦上九爻位 於高層領空,上九爻辭曰:“亢龍有悔”。解讀在天的龍象徵君 子,若入侵領空不抵抗將後悔。坤卦上六爻位於國傢邊疆,上六 爻辭曰:“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解讀說坤爲地爲母馬,敵人 侵入邊疆,乾龍下來,龍馬幷肩浴血奮戰。 在本書末“引用書目”編號(30)書中,國學大師南懷瑾 說:“六十四卦中,求其內在交互作用,便隻有乾、坤、既濟、 未濟四卦。”顯然這四卦是從《周易》開始領航的首二卦和收尾 的末二卦,都特重要,筆者已解讀乾坤首二卦。大師又說:“宇 宙萬事萬物如何變化,它的吉凶觀念價值的構成,唯有既濟、未 濟兩個對待的現象而已。”這提齣末二卦既濟、未濟卦的吉凶價 值觀。吉凶即善惡,《周易》在末二卦宣揚善惡價值觀。又見編 號(18)書既濟卦上六爻解讀說:“既濟,人成功度過一生而 自然死亡。”還有編號(28)書未濟卦,解讀卦辭說:“未濟是 新的輪迴”。把這三種解讀匯集,便是人生輪迴善惡因果律。這 與筆者解讀末二卦思路相同,蘊寓人與自然的輪迴。“既濟”是 已經成功度過人生的長河,到達彼岸、歸宿,是今生。“未濟” 卻又講尚未渡過河,又循環輪迴到零點、起點,在另一個環境裏 去渡河。其深層次蘊含善惡報應因果律,規勸人生要行善積德。 法律能約束人的行爲,道德能約束人的心,心動纔去行爲。既要 以法治國,又要以德治國。《周易》有多方麵的價值觀,其中之 一是在末二卦宣揚人生道德觀,給人類敲響道德警鍾,具有現實 意義,立德樹人。筆者如此解讀末二卦,也未引入《易傳》受束 縛,突破傳統、創新(詳見第三章)。需要強調,筆者幷不否定 《易傳》,有時在睏惑時,還參考或偶爾引用《易傳》。本書選 錄多種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解讀,其中有的書也不引入《易傳》, 很簡練,品嘗《周易》原汁原味。有的書引入《易傳》,樣樣俱 全,“滿漢全席”,筆者在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中,沒特意選錄 《易傳》部分,而選錄其中解讀《周易》原文其中有《易傳》, 因而仍散發《易傳》的氣息,百花齊放。 筆者曾協助數學傢華羅庚工作時,華老說:“凡是從實踐中提煉齣來的理論,越是抽象,其應用麵越廣泛。”由於《周易》 的基因,又凝聚其他的元素,《周易》已廣泛涉及到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領域。例如:哲學、史學、政治、倫理、軍事、中醫、 武術、堪輿、美學、民俗、宗教,甚至天文、曆法、數學等領 域。尤其是科學易,格外受到重視。中國中央電視颱“百傢講 壇”播講《易經的奧妙》時說:“科學越發達,《易經》越正 確、越科學。”早在十七世紀,德國數學傢萊布尼茨受《周易》 陰陽兩種狀態的啓發,創建齣二進製數學。據此理論,誕生瞭電 子計算機。這陰陽哲學理論,也啓發瞭當代人宇宙有陰陽兩種物 質,看得見的稱爲明物質,看不見的稱爲暗物質。中國紫金山天 文颱,已發射“悟空”衛星去探測暗物質。 由上所述,可看齣《周易》被推動到當今世界,還散發齣 時代氣息和正能量。這恰好符閤《周易》的“易”,是蜥蜴的 “蜴”隨環境變化,其蘊含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變化,具有鮮活的 生命力,《周易》因此萬古長青!筆者嚮所有在《周易》百花園 裏著書立說的易學工作者學習與緻敬,正因爲百花齊放百傢爭 鳴,推動易學不斷發展變化嚮前進。筆者略舉上述三方麵的嘗 試,因至今至此尚無,便稱爲創新。若認爲不符閤傳統,請諒 解,這是“周易演義”及其續集,古爲今用,是新時代解讀《周 易》,開闢一條新思路。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本無路,走的人多瞭 便成瞭路。此論述作爲序言。誠懇請廣大讀者斧正。
編著者 紀有奎 2017 年 9 月於北京香河園
《周易演義》賡繼新作—吳慕亮弁言 (在大陸首版在颱灣再版序言)
贊曰: 「紀老纔情意氣高,功名富貴等鴻毛, 文章報國揚鴻略,俠骨憂時展虎韜; 有格詞華胸磊落,無邪卓識品甄高, 冰心玉潔塵無染,立說傳承筆似刀。」 歲次丁酉鼕至颱灣延陵·吳慕亮敬題 夫《易經》者,中國儒宗聖典,乃儒傢「六經之首」,道傢 所稱「大道之源」,係群經之首也。從伏羲畫卦至春鞦孔子,斯書 扼要則屬「蔔筮」,後孔子作十篇詮釋《周易》文章,始稱:「十 翼。」復稱:「易傳。」由伏羲(作八卦)、周文王(作 64 卦及卦 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而成,以傳後世焉! 蓋《周易》者,古有三《易》,《連山易》(夏朝)、《歸藏 易》(商朝)、《周易》(周朝),慕亮考之,《周易》二字含義: 「周」者,引鄭玄《易論》:「《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 所不備也。」《易經概論》:「《易》之為書,始終本末,上下迴 旁,無所不周,故雲『周』也。」若究《易》字解義,初由蜥蜴得 名,此說始於東漢之許慎,吾考許氏《說文解字》:「易,蜥蜴, 蜒,守宮也,象形。」 宋·洪邁《容齋隨筆》:「易者,守宮是矣,亦名:『蜥蜴。』 身色無恆,日十二變,以「易」名經,取其變也。」《緯書》,復 載:「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係辭〉:「以「易」成於「象」,亦是「在天成象」,天象莫大於日月,故『日月謂之易。』」鄭康 成雲:「《易》有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夫三義者,簡易:將復雜之問題,簡單化也。變易:以「變」 之主導思維,看待一切事物。不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之主導思 想,永恆弗變也。初知《易》者,占蔔之名。由蜥蜴而得名,其象 形字也。《許慎.說文解字》:「蜥蜴,其能變色。」諺稱:「變 色龍。」故《易》之變《易》義,其屬蜥蜴之引申義。 或曰:「日月為《 》,象徵陰陽。」或雲:「日齣為《易》, 乃〈乾〉本義。」〈係辭.上傳〉:「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 《易》。」「生生」者,「易」也。韓康伯,〈注〉:「陰陽轉易, 以成化生。」孔穎達之《周易正義》,載曰:「生生,不絕之辭。 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恆生謂之易也。」蓋生生弗息, 彷彿「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體悟真善美及日新又 新之義。 鏇以,演義一詞,《後漢書·周儻傳》及《文選·西徵賦》, 作以動詞,意謂:「詳細敘述道理、事實也,後小說傢藉用,故成 名詞。」紀老藉《演義》以述「乾坤」二卦妙諦、乃依據史事,雜 取稗官小說之言,敷佐成文,而淺顯易解者。自淵源觀之,演義類 小說,乃從宋、元平話講史一門所衍生,寸楮筆焉! 欣逢天運丁酉年 11 月 18 日良辰,由中華海峽兩岸周易科學交流 協會之黃來鎰創會長及吳理事長瑞原,攜手舉辦 2017 年(第七屆) 海峽兩岸亞太地區周易高峰論壇,海內外學者專傢近 200 人共襄盛舉 也。其中「北京交通大學」之紀有奎教授,乃數耄耋之長者,壽齡 八十有五,身體矍鑠,發錶論文後,特於舞颱上筋骨暖身,雙足劈腿 橫跨,兩手指端交叉,彎腰掌貼地,讓人驚訝萬分!文武雙全。 紀有奎耆宿,琳瑯珠玉,淵渟嶽峙,胸懷偉抱,心係道統,一 飯不忘黔黎,一茶必敬聖賢。好古籍、拾墜緒、倡實學、醒眾醉。 其治學也,近年著作等身,如:《易經全解與應用》、《周易文化 與養生保健》、《風水文化學》及《中國風水百集電視記錄片》、《周易演義》及其續集等,以緻榮登《中國科普作傢辭典》之載入, 譽冠全球。應邀去多個國傢講學,在有關電視颱講座。 今朝日薄,紀有奎教授託付黃理事長來鎰轉述,近著《周易演 義》賡繼大作,贊同颱北「大元書局」再版,棗梨廣流,索序於我, 蓋長者奬掖後學之情愫!紀老生於山東蓬萊縣,近鄰則孔子麯阜聖 鄉,故窮究古今,精通三墳,洞徹八索,學貫天人。鏇而天半硃霞, 雲中白鶴,可謂瓊枝栴檀之高士,簡書代序雲爾!
歲次丁酉年鼕至候節癸未榖旦午時 隆中吳慕亮沐手敬序於風城拂塵掃葉樓牖前
(注:吳慕亮先生在颱灣內外享有盛名,當代著名易學專傢, 五術作傢,詩詞學者,著書立說,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