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杯咖啡的美味,
每間店鋪的氛圍,
按圖索驥,帶著本書就齣發吧!
咖啡,是生活的調劑,是心靈的慰藉,更是品味的展現。
咖啡館,是情感交流之所,也是潮流時尚匯集之地,
走訪其間,除瞭品嘗咖啡的香醇,也在享受生命的美好。
東京,這個深深影響颱灣潮流文化的城市,近年正因全球吹起的咖啡浪潮而産生顯著的變化。原本隻能看到連鎖咖啡廳或傳統喫茶店的街頭,現在巷弄裏開始齣現一間又一間極富特色、專業講究的咖啡館。遊走其間,可以感受到每個主理人對自傢咖啡的堅持與自信;置身其中,可以享受到咖啡與空間完美結閤的閑適、時尚、優雅等氛圍。
於是,泡咖啡館成瞭街頭的新興潮流,喝什麼咖啡、怎麼喝咖啡也就變成瞭閑聊的話題之一,而人群聚集的地方自然就衍生齣新的流行文化。因此,現在誰說去東京隻能去買東西、吃拉麵,現在最潮的活動,當然就是去喝咖啡!
本書特彆收錄東京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清澄白河、南青山、代官山、新宿、下北澤等15個區域裏極具特色的84間咖啡館,如時下最夯的Blue Bottle Coffee、潮流教父藤原浩規劃設計的Starbucks、超人氣的ONIBUS COFFEE等等,絕對不容錯過!
名人加持
Chez一直是我的『世界咖啡地圖』,他知道的好咖啡甚至比當地人還多!——作傢、演員 歐陽靖
下次去東京看來要為瞭咖啡少喝點酒瞭啊!——部落客作傢、旅日達人 史丹利大叔
這是一本翻開有咖啡香迎麵撲鼻而來的書,啊(瞇眼)∼置身東京呀!——圖文部落客 馬剋媽媽
身為咖啡控的我,總會好奇Chez這次又去瞭哪些好地方?——卵形 OVAL工作室主理人 葉忠宜
Chez Kuo
不知道哪時候從阿弟仔變成瞭被叫哥的年紀。做過設計、當過潮流雜誌編輯、網站總編,現在靠著自由編輯的身分四處寫稿混口飯吃,比較起來,對於球鞋的知識還比咖啡來的專業。
平常真的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路上,習慣喝著黑咖啡,最好還是冰的可以保持腦袋清醒。而對於日本,更有著許多的熱情存在,患瞭放假就想去日本流浪的重病。
開瞭個粉絲頁麵This is Chez,原本隻是為瞭有個存放著照片檔案的空間,卻意外吸引瞭一些粉絲加入,就開始分享些平日看到的有趣事物,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瞭。
◆Facebook:This is Chez
◆Instagram:chezkuo
前言
到底是熱愛東京,還是熱愛咖啡
日本對於都會旅遊來說,絕對是個方便簡單的首選,搭個飛機三個小時就到著,意外買到早鳥廉價航空機票,就跟北高來迴高鐵票差不瞭多少錢,帶個護照錢包手機,就可以輕鬆造訪瞭。
這幾年因為工作、因為休假散步,也前往日本十多次瞭,從一開始還得看著旅遊書,尋找自己想拜訪的店傢景點,十多年經驗下來,現在基本上隻要帶個手機齣門就已足夠瞭,對於熱門地段的街道,也算是走透透瞭。本來旅行的目的,就是要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步調,當對這些街道感到有點無感的時候,深入一點的探訪絕對是必要的。
其實每次來到日本,都會給自己一些不一樣的目標,來發掘更多的樂趣。從一開始因為熱愛假麵騎士來到東京(沒有錯,第一次就是為瞭看假麵騎士現場錶演而衝東京),到後來為瞭逛街採購,比方說曾經瘋過底片相機、球鞋、玩具等等,也因為這些寫過不少的專題介紹在潮流雜誌之中。總而言之,找個目標在東京遊蕩,是個旅行中不錯的主意。
來,迴到這一本書的主題——咖啡。
對於咖啡,我的最大迴憶就是我的外公。因為跑船的關係,他很早就開始接觸咖啡這類的外來飲品,從即溶咖啡到罐裝咖啡一應俱全,外公傢的冰箱總是會無時無刻放著咖啡,直到年老過世之前,已經患有失智癥的他,卻依然記得每餐要有咖啡這件必要之事。或許就是從小就接觸著這些,對我來說,咖啡也成瞭生活中無法缺少的一分子。
或許是看著國外的影集電影慣瞭,學生時代總是很羨慕螢幕上的主角,很熟悉的走進瞭一間咖啡館,與Barista閑話傢常的一派輕鬆,像是自傢廚房般的自在。一直很嚮往有這樣可以常窩著的熟悉咖啡館,尤其是在寫畢業論文之際,總是需要空間,帶著電腦整理大量的文字資料,於是開始瞭颱北咖啡之旅的首章。
* * *
2010年之前,颱北的咖啡館,除瞭連鎖店之外,其他小店沒有這麼多,知名的也就是那幾間老店,像是我常待著的Mucho Mucho、鹹花生,還有文青界有名的Mo!Relax等等,沒有現今這麼多元選擇,而且絕大部分都還是傳統的義式咖啡為基底的選單。那個時候,在常待的咖啡館認識瞭許多朋友,也會一同尋找颱北其他好咖啡館的所在,前往探訪一番。
在東京也是,以往都是比較老派的喫茶店選擇,大多用Syphon壺現煮的深焙咖啡,或是新潮一點的義式咖啡,大部分還是以連鎖店為主的選擇居多,大多都是強調氛圍或是輕食為主的Cafe,而不是主攻咖啡品質的Coffee(在日本,Cafe跟Coffee這兩個主要強調的有所不同)。拜讀瞭一下知名日本咖啡作傢川口葉子一些作品,像是2010年的『東京カフェを旅する』,大多都是以氛圍優先的咖啡館,吸引著想要有個舒適環境的咖啡人們。
但在2012年之後,慢慢地開始改變瞭,不論日本或是颱灣,越來越多的獨立咖啡館一間接著一間開著,還有著神話般的Blue Bottle崛起,第三波咖啡浪潮正式席捲著日本、颱灣的咖啡圈子。寫這本書造訪的咖啡館,大多都是2012年之後纔開幕的店鋪,走的也都是新一波咖啡館的風格,以個人特色為重,或是強調著精品咖啡的高品質與每款豆子産地、烘焙程度的不同帶來不一樣的風味,來滿足每個咖啡喜愛者嘗鮮的痛快。
2014年,有一支紀錄片在全球咖啡圈內成瞭必看的作品,『A Film About Coffee』,介紹瞭第三波咖啡浪潮,從産地,到美國咖啡之都波特蘭,也造訪瞭東京幾個城市,看完瞭這片,我也前往瞭波特蘭朝聖一趟,迴程再往東京繞瞭幾間的咖啡館,這些新的咖啡館有個特色,主要的Barista大多不是傳統的老一派咖啡老手,而是有著新鮮想法、想做齣自己味道與特色,對咖啡充滿新熱情的年輕Barista,將咖啡完全融入自己生活之中。
會寫這本書,就是想要分享一下這些新一代咖啡館帶來的特色與美味咖啡,畢竟已經與許多身旁的朋友分享過這些好咖啡點,不如就整理更多的資訊,來齣本書與更多的人分享。從跨國與店傢一一聯絡、現場拍攝,到後麵製作的資料統整與文字花費瞭不少苦心,但在麵臨即將截稿之際,卻擁有著無比期待的喜悅,不隻像是做雜誌時寫稿般的放鬆,還包含著期待成品上架的心情。
去瞭一趟東京咖啡巡禮,近百間的獨立咖啡館,還有許多連鎖咖啡提供著美味的咖啡,就連便利商店的速食咖啡也都十分順口,這個到處充滿咖啡因補充站的城市,隨時都會有許多新美味點的齣現。當然,這裏沒有完全收錄著每一間的精彩,隻能盡我所能的去跑點收集,當然還有很多漏網之魚等待實地去發現。這本書隻能算是一本行前店鋪目錄,對於每一杯咖啡的美味,每間店鋪的氛圍,還是得靠自己嘗試體驗纔準吧!
準備去訂機票齣發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