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入門寶典

國畫入門寶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畫
  • 繪畫
  • 入門
  • 技法
  • 教程
  • 藝術
  • 中國畫
  • 繪畫技巧
  • 文化
  • 藝術學習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27種國畫基礎會話技法,51種花鳥繪畫技法,17種山水繪畫技法,6種人物畫繪畫技法。53個案例,配以繪製過程詳解,零基礎上手,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這是一本內容和技巧非常全麵的中國畫教科書類圖書。本書在一開始便對寫意畫的特點及分類,繪製國畫的必備工具如毛筆、墨、紙、硯颱、顔料,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如筆法、墨法、色法、運筆、構圖等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即使是零基礎的國畫愛好者,也能據此對國畫有一個基礎的瞭解:進而本書由易到難地安排瞭五十餘個完整的國畫示範,從水果蔬菜到花卉植物,從草蟲到禽鳥和魚蝦蟹,初學者可以從最簡單的學起,一步一步逐漸掌握中國畫的繪畫技法。

  本書圖例豐富,講解細緻,步驟清晰,對於準備提高國畫寫意花鳥繪畫修養和學習技法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錯的教科書和臨摹範本。
翰墨丹青——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鑒賞與技法精要 引言:穿越時空,與古今大師對話 中國畫,這一擁有數韆年悠久曆史的藝術門類,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東方哲學、人文精神的載體。它以水墨為語言,以筆端為思想,構建瞭一個獨特而深邃的審美世界。《翰墨丹青——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鑒賞與技法精要》旨在引導讀者跨越時空的界限,深入領略中國畫的博大精深,領悟其“寫意”與“傳神”的獨特魅力。本書將聚焦於中國畫發展的脈絡、核心精神,以及不同畫科的經典技法,為初學者和愛好者提供一條係統而深入的探索之路。 第一章:中國畫的哲學基石與發展脈絡 本章深入剖析中國畫區彆於西方繪畫的本質差異——天人閤一的宇宙觀與氣韻生動的審美標準。我們將追溯中國畫自魏晉南北朝的萌芽期,曆經唐代的成熟、宋代的鼎盛,直至元明清時期的文人畫興起與流派紛呈。 核心精神的解讀: 重點闡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如何體現在繪畫的構圖與用筆之中。探討“筆墨當隨時代”的觀念,理解綫條的力度與墨色的層次如何承載畫傢的胸襟與學養。 曆史分期與代錶人物: 詳細介紹顧愷之、展子虔、吳道子、閻立本等早期大師的貢獻,以及“南唐四大傢”在山水畫上的開拓。宋代院體畫的精細與文人畫的超逸(如蘇軾、米芾)之間的張力與融閤。 “四種畫科”的起源: 簡述山水、花鳥、人物三大畫科從獨立到相互滲透的發展曆程,奠定後續技法學習的基礎認知。 第二章:筆墨本體——中國畫的“語言” 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與骨架。本章聚焦於如何掌控毛筆這一特殊工具,並使其發齣“有聲有色”的韻律。 執筆與用筆之道: 詳述執筆的五種基本方法(如五指執筆、提按法),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綫條的粗細、剛柔與潤燥。深入解析十八描(人物畫綫條技法)的精髓,如高古遊絲描、鐵綫描的力度變化和精神內涵。 墨法的變化與層次: 區分焦、濃、重、淡、清五墨的實際運用。探討“墨分五色”的奧秘,包括破墨法(大麵積水墨暈染)與積墨法(層層疊加,形成厚重感)在山水畫中的實際應用,如何通過水分控製達到“墨中有筆,筆中有墨”的境界。 皴法的體係化: 針對山水畫,係統梳理董源的披麻皴、李唐的斧劈皴、黃公望的披麻皺以及元代“元四傢”的代錶性皴法(如牛毛皴、荷葉皴)。強調皴法不僅是描繪山石的紋理,更是錶達“山之氣勢”的關鍵。 第三章:山水傳神——自然景觀的意境營造 山水畫被譽為“無聲之詩,有形之畫”。本章著重於山水畫的構圖原理與寫景的層次處理。 空間處理與取景: 講解中國畫特有的散點透視與高遠、平遠、深遠三種構圖法則。如何運用“計白當黑”的手法,使留白之處成為雲霧、水氣或意境的載體。 “三遠”技法的實踐: 結閤具體範例,演示如何運用高遠法錶現山之雄偉,平遠法描繪平川之闊,以及深遠法營造幽深之境。 點景與氣氛烘托: 學習如何通過點景(如樹木、屋宇、人物)來確定畫麵的空間尺度和季節氛圍。重點講解樹法的“章法”,如倪瓚的摺杈樹和文徵明的鬆針畫法,體現不同畫派對自然形態的提煉。 第四章:花鳥寫意——生命力的瞬間捕捉 花鳥畫是錶現自然生趣與文人情懷最直接的畫科。本章側重於寫意花鳥的筆墨錶現與結構把握。 “寫生”與“寫意”的統一: 闡釋寫意花鳥中“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創作理念。探討如何通過誇張和提煉,捕捉動植物的生命瞬間。 工筆與寫意技法對比: 對比工筆的雙勾填彩法(如唐代邊鸞風格)與寫意的潑墨法、點染法。重點學習花卉的結構拆解(如梅花的三種畫法、蘭草的“一筆草”)。 禽鳥與昆蟲的動態捕捉: 掌握禽鳥的“精神抓取”,例如錶現雄雞的昂揚、麻雀的靈動。學習用淡墨暈染翅膀,用濃墨點睛的方法,使主體栩栩如生。 第五章:人物造型與意境錶達 人物畫是中國畫最早成熟的畫科,其核心在於“傳神寫照,良由心悟”。 解剖基礎與程式化: 介紹中國畫中人物造型的“六法”(骨法用筆、形神兼備等)在人物上的具體體現。學習魏晉至唐代人物畫的基本比例與結構,理解其程式化的造型語言。 衣紋的繪製與“吳帶當風”: 深入解析衣紋(或稱褶紋)的錶現技巧,這是區分人物畫功力的關鍵。講解曹衣帶水、梁揩隸等經典衣紋的特點,以及如何通過綫條的提按、轉摺來錶現人物的體態與心理活動。 肖像畫與世俗生活: 探討唐代周昉的豐腴之美、宋代李公麟的鐵綫描,以及明清時期市民生活題材(如仇英、孫位)的刻畫特點。 結語:修身養性,以畫入禪 中國畫的終極追求在於“格物緻知”與“修身養性”。本書的每一筆、每一墨,都指嚮畫傢對生活、對世界的深刻感悟。學習中國畫,不僅是習得一門技藝,更是體悟一種東方智慧,使筆端流淌齣屬於您個人的生命之歌。讀者在掌握瞭基礎技法後,應將目光投嚮經典作品,不斷臨摹與體悟,最終達到心手相應,自然天成的境界。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國畫理論   08
1.1走進中國寫意畫 09
1.2寫意畫的發展 09
1.3寫意畫的特點 10
1.以形寫神、以神寫意 10
2.骨法用筆、以書入畫 10
3.追求意境、緣物寄情 11
1.4寫意畫的分類 11
1.5如何鑑賞畫作 12
1.6名作賞析 13

第2章 國畫工具   15
2.1毛筆 16
2.2墨 17
2.3紙 18
2.4硯颱 18
2.5顔料 19
2.6紙鎮 19
2.7梅花盤 20
2.8筆架 20
2.9筆洗 20

第3章 國畫技法   21
3.1筆法 22
◎ 常見筆法 22
◎ 筆法原理 22
3.2墨法 23
◎ 墨分五色 23
◎ 墨法技巧 23
破墨 23
積墨 24
潑墨 24
濃墨 24
3.3色法 24
填色 24
點彩 25
破彩 25
重彩 25
染色 25
3.4基本繪製技法 26
◎ 點染法 26
◎ 勾勒法 26
◎ 勾染法 26
◎ 破墨法 27
◎ 沒骨法 27
3.5構圖 27
◎ 經營位置與齣枝 28
◎ 虛與實 28
◎ 主體與客體 29
◎ 佈白 29
◎ 開閤與呼應 29
◎ 圓缺參差 29
◎ 麯與直,粗與細 30
◎ 疏與密 30
3.6題款 30

第4章 寫意蔬果   31
4.1荔枝 32
◎ 荔枝文化與畫荔枝 32
◎ 荔枝分解繪製技巧 33
果實 33
枝葉 34
◎ 荔枝創作:碩果 35
4.2桃子 36
◎ 桃子文化與畫桃子 36
◎ 桃子分解繪製技巧 37
果實 37
枝葉 39
◎ 桃子創作:三韆年 40
4.3葡萄 42
◎ 葡萄文化與畫葡萄 42
◎ 葡萄分解繪製技巧 43
果實 43
枝 44
◎ 葡萄創作:豐碩 45
4.4柿子 46
◎ 柿子文化與畫柿子 46
◎ 柿子分解繪製技巧 47
果實 47
枝葉 49
◎ 柿子創作:萬事如意 50
4.5石榴 51
◎ 石榴文化與畫石榴 51
◎ 石榴分解繪製技巧 52
果實 52
枝葉 54
◎ 石榴創作:重艷 55
4.6桂圓 56
◎ 桂圓文化與畫桂圓 56
◎ 桂圓分解繪製技巧 57
◎ 桂圓創作:滿樹金 58
4.7葫蘆 59
◎ 葫蘆文化與畫葫蘆 59
◎ 葫蘆分解繪製技巧 60
果實 60
葉片 62
◎ 葫蘆創作:懸清鞦 63
4.8白菜 64
◎ 白菜文化與畫白菜 64
◎ 白菜分解繪製技巧 65
◎ 白菜創作:清白 66
4.9蘿蔔 68
◎ 蘿蔔文化與畫蘿蔔 68
◎ 蘿蔔分解繪製技巧 69
◎ 蘿蔔創作:鞦味圖 71
4.10絲瓜 72
◎ 絲瓜文化與畫絲瓜 72
◎ 絲瓜分解繪製技巧 73
果實 73
花 74
葉子 75
◎ 絲瓜創作:清涼圖 76

第5章 寫意花卉   77
5.1荷花 78
◎ 荷花文化與畫荷花 78
◎ 荷花分解繪製技巧 79
花頭 79
荷葉 81
◎ 荷花創作:荷塘鞦色 82
5.2蝴蝶蘭 84
◎ 蝴蝶蘭文化與畫蝴蝶蘭 84
◎ 蝴蝶蘭分解繪製技巧 85
花頭 85
葉子 87
組閤 88
◎ 蝴蝶蘭創作:蝶舞 89
5.3雞冠花 90
◎ 雞冠花文化與畫雞冠花 90
◎ 雞冠花分解繪製技巧 91
花頭 91
花葉 93
◎ 雞冠花創作:艷鞦 94
5.4菊花 95
◎ 菊花文化與畫菊花 95
◎ 菊花分解繪製技巧 96
花頭 96
葉子 98
◎ 菊花創作:鞦意正濃 99
5.5梅花 101
◎ 梅花文化與畫梅花 101
◎ 梅花分解繪製技巧 102
花頭 102
梅枝 104
梅乾 104
◎ 梅花創作:寒香 105
5.6蘭花 107
◎ 蘭花文化與畫蘭花 107
◎ 蘭花分解繪製技巧 108
花頭 108
花葉 108
◎ 蘭花創作:香祖 109
5.7牡丹 110
◎ 牡丹文化與畫牡丹 110
◎ 牡丹分解繪製技巧 111
◎ 牡丹創作:富貴圖 113
5.8牽牛花 115
◎ 牽牛花文化與畫牽牛花 115
◎ 牽牛花分解繪製技巧 116
花頭 116
花葉 117
花藤 118
◎ 牽牛花創作:朝陽 118
5.9水仙花 119
◎ 水仙花文化與畫水仙花 119
◎ 水仙花分解繪製技巧 120
花頭 120
葉子 121
◎ 水仙花創作:玉霞清風 122
5.10紫藤花 124
◎ 紫藤花文化與畫紫藤花 124
◎ 紫藤花分解繪製技巧 125
花頭 125
花藤 126
◎ 紫藤花創作:紫氣東來 126

第6章 寫意草蟲  128
6.1蟬 129
◎ 蟬文化與畫蟬 129
◎ 蟬分解繪製技巧 130
◎ 蟬創作:得飲玄天露 131
6.2蟈蟈 132
◎ 蟈蟈文化與畫蟈蟈 132
◎ 蟈蟈分解繪製技巧 133
◎ 蟈蟈創作:百財圖 134
6.3蝴蝶 137
◎ 蝴蝶文化與畫蝴蝶 137
◎ 蝴蝶分解繪製技巧 138
◎ 蝴蝶創作:癡情花間 140
6.4蜜蜂 142
◎ 蜜蜂文化與畫蜜蜂 142
◎ 蜜蜂分解繪製技巧 143
◎ 蜜蜂創作:抱香歸 144
6.5蜻蜓 146
◎ 蜻蜓文化與畫蜻蜓 146
◎ 蜻蜓分解繪製技巧 147
◎ 蜻蜓創作:鞦風 148
6.6天牛 150
◎ 天牛文化與畫天牛 150
◎ 天牛分解繪製技巧 151
◎ 天牛創作:華並記 152
6.7蟋蟀 153
◎ 蟋蟀文化與畫蟋蟀 153
◎ 蟋蟀分解繪製技巧 154
◎ 蟋蟀創作:鳴寒 155
6.8蚱蜢 156
◎ 蚱蜢文化與畫蚱蜢 156
◎ 蚱蜢分解繪製技巧 157
◎ 蚱蜢創作:清香得露 158
6.9紡織娘 160
◎ 紡織娘文化與畫紡織娘 160
◎ 紡織娘分解繪製技巧 161
◎ 紡織娘創作:歲豐圖 162
6.10蝗蟲 163
◎ 蝗蟲文化與畫蝗蟲 163
◎ 蝗蟲分解繪製技巧 164
◎ 蝗蟲創作:聽雨 165
6.11螳螂 167
◎ 螳螂文化與畫螳螂 167
◎ 螳螂分解繪製技巧 168
◎ 螳螂創作:吟鞦 169

第7章 寫意鳥禽  171
7.1麻雀 172
◎ 麻雀文化與畫麻雀 172
◎ 麻雀分解繪製技巧 173
◎ 麻雀創作:鞦意 174
7.2蒼鷺 176
◎ 蒼鷺文化與畫蒼鷺 176
◎ 蒼鷺分解繪製技巧 177
◎ 蒼鷺創作:鞦塘鷺影 179
7.3八哥 180
◎ 八哥文化與畫八哥 180
◎ 八哥分解繪製技巧 181
◎ 八哥創作:鞦韻 183
7.4雛雞 184
◎ 雛雞文化與畫雛雞 184
◎ 雛雞分解繪製技巧 185
◎ 雛雞創作:相呼 186
7.5翠鳥 187
◎ 翠鳥文化與畫翠鳥 187
◎ 翠鳥分解繪製技巧 188
◎ 翠鳥創作:高鞦圖 190
7.6喜鵲 192
◎ 喜鵲文化與畫喜鵲 192
◎ 喜鵲分解繪製技巧 193
◎ 喜鵲創作:喜事 195
7.7仙鶴 196
◎ 仙鶴文化與畫仙鶴 196
◎ 仙鶴分解繪製技巧 197
◎ 仙鶴創作:鶴壽 199
7.8燕子 201
◎ 燕子文化與畫燕子 201
◎ 燕子分解繪製技巧 202
◎ 燕子創作:燕子歸來 203
7.9鴛鴦 204
◎ 鴛鴦文化與畫鴛鴦 204
◎ 鴛鴦分解繪製技巧 205
◎ 鴛鴦創作:水邊幽影 206
7.10竹雞 208
◎ 竹雞文化與畫竹雞 208
◎ 竹雞分解繪製技巧 209
◎ 竹雞創作:菊花竹雞圖 210

第8章 寫意魚蝦蟹 212
8.1筍殼魚 213
◎ 筍殼魚文化與畫筍殼魚 213
◎ 筍殼魚分解繪製技巧 214
◎ 筍殼魚創作:戲蓮 215
8.2鱖魚 216
◎ 鱖魚文化與畫鱖魚 216
◎ 鱖魚分解繪製技巧 217
◎ 鱖魚創作:桃花流水鱖魚肥 220
8.3金魚 221
◎ 金魚文化與畫金魚 221
◎ 金魚分解繪製技巧 222
◎ 金魚創作:悠然自樂 224
8.4鯉魚 225
◎ 鯉魚文化與畫鯉魚 225
◎ 鯉魚分解繪製技巧 226
◎ 鯉魚創作:躍樂 227
8.5大肚魚 229
◎ 大肚魚文化與畫大肚魚 229
◎ 大肚魚分解繪製技巧 230
◎ 大肚魚創作:和氣圖 231
8.6鯰魚 232
◎ 鯰魚文化與畫鯰魚 232
◎ 鯰魚分解繪製技巧 233
◎ 鯰魚創作:年年有餘 234
8.7神仙魚 235
◎ 神仙魚文化與畫神仙魚 235
◎ 神仙魚分解繪製技巧 236
◎ 神仙魚創作:魚樂圖 238
8.8螃蟹 239
◎ 螃蟹文化與畫螃蟹 239
◎ 螃蟹分解繪製技巧 240
◎ 螃蟹創作:蟹兒肥 242
8.9蝦 243
◎ 蝦文化與畫蝦 243
◎ 蝦分解繪製技巧 244
◎ 蝦創作:群龍戲水 245
8.10青蛙 247
◎ 青蛙文化與畫青蛙 247
◎ 青蛙分解繪製技巧 248
◎ 青蛙創作:荷伴蛙鳴 249

第9章 寫意山水 250
9.1山石皴法 251
◎ 皴法文化與畫山石皴法 251
◎ 畫山石的基礎步驟 251
◎ 米點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2
◎ 披麻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2
◎ 解索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3
◎ 斧劈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3
◎ 荷葉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4
◎ 雨點皴法分解繪製技巧 254
9.2樹 255
◎ 樹的文化與畫樹 255
◎ 認識樹結構與用筆用色技巧 255
◎ 樹乾分解繪製技巧 256
◎ 樹枝分解繪製技巧 256
◎ 樹葉繪製技巧 257
◎ 常見的樹繪分解製技巧 257
9.3雲和水 262
◎ 雲水文化與畫雲水 262
◎ 雲分解繪製技巧 262
◎ 水分解繪製技巧 263
◎ 山水創作:鳴泉圖 264

第10章 寫意人物 267
◎ 人物文化與畫人物 268
◎ 認識人物結構與用筆用色技巧 268
◎ 眉眼分解繪製技巧 269
◎ 鼻分解繪製技巧 270
◎ 嘴分解繪製技巧 270
◎ 耳分解繪製技巧 271
◎ 人物創作 27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評價二:**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國畫,那種寫意的水墨,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山川的壯麗、花鳥的靈動,總讓我心生嚮往。但苦於沒有門路,總是徘徊在外圍。這次入手瞭《國畫入門寶典》,簡直就像找到瞭一把開啓國畫大門的鑰匙。這本書的內容安排得非常閤理,循序漸進。它首先會帶你認識國畫的“四大件”——筆、墨、紙、硯,告訴你如何選擇和使用它們,這一點對於新手來說至關重要。然後,它會深入淺齣地講解國畫的基礎筆法,比如點、綫、麵的運用,勾、皴、染、擦等技法,並且附帶瞭大量的範例,讓你能直觀地理解。我最喜歡的是它在講解山水畫部分,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畫山、怎麼畫水,還融入瞭中國哲學中“天人閤一”的思想,讓你在繪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意境。它還引導你去觀察自然,去體會光影、質感,培養自己的審美視角。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不少篇幅是在講如何“意到筆不到”,如何抓住事物的神韻,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形似。這種講解方式,讓我明白國畫的精髓在於“寫意”,在於傳達情感和意境,而不是單純的寫實。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會讓你感到壓力,反而會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一點點愛上國畫。

评分

**評價五:** 拿到《國畫入門寶典》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平衡做得非常好。市麵上很多入門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強調技巧,卻忽略瞭文化內涵。而這本書,恰恰在這兩者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結閤點。它用非常易懂的語言,講解瞭國畫的基本理論,比如“意”、“氣”、“韻”、“神”等概念,並且用生動的例子來解釋這些抽象的術語,讓我能夠理解國畫不僅僅是“畫”,更是一種“寫”。在技法方麵,它也非常細緻,比如在講解設色的部分,它會告訴你如何運用不同的顔色來錶達不同的情感,如何用色彩來烘托畫麵的主題。我試著按照書裏的指導,畫瞭一幅簡單的梅花,雖然筆觸還很稚嫩,但整個畫麵已經有瞭國畫的韻味。書中還給我提供瞭一些關於國畫保養和裝裱的建議,這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是非常實用的信息,讓我知道如何更好地保存自己的作品。而且,它還鼓勵我們多去觀摩名傢作品,去感受他們的筆墨意趣,去體會他們的創作理念,這讓我覺得學習國畫是一個不斷探索和提升的過程。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覺得,國畫離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的筆尖,就在我的心間,等待我去發掘。

评分

**評價四:** 《國畫入門寶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寜靜的午後,泡上一杯龍井,靜靜地翻閱一本古老的畫冊,沉浸在墨香與意境之中。它並沒有給我帶來學習的壓力,反而是一種放鬆和啓發。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各種繪畫題材時,所注入的文化底蘊。比如在講到山水畫時,它會提及古人的遊記和詩詞,讓你在畫山水的同時,也能體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在講到人物畫時,它會引導你去觀察不同人物的神態和氣質,讓你不僅僅是畫齣外形,更能捕捉到人物內心的情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用筆”的講解,它詳細闡述瞭中鋒、側鋒、逆鋒等不同的用筆方法,並配以大量的範例,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筆的力度和走嚮是如何影響最終效果的。而且,它還強調瞭“墨分五彩”,如何利用墨色的濃淡變化來錶現物體的質感和空間感,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很有幫助的。這本書也給我提供瞭一些關於構圖的思路,比如如何運用“虛實相生”、“疏密有緻”等原則,讓畫麵更加生動有趣。總之,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國畫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巧,更是在學習一種對美的感知和錶達方式。

评分

**評價一:** 拿到《國畫入門寶典》這本書,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平時工作忙,一直覺得畫畫是件很遙遠、很奢侈的事情,但內心深處又很嚮往。收到書後,我被它的裝幀吸引瞭,紙質很有質感,圖片也清晰得不得瞭。我先從目錄看起,發現它涵蓋的範圍還挺廣的,從最基礎的筆墨紙硯介紹,到各種國畫技法的講解,再到不同題材的創作指導,感覺就像一個全方位的指南。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有很多實際的例子和步驟分解。比如,在講花鳥畫的時候,它會詳細拆解如何畫一朵牡丹,從勾勒輪廓到渲染色彩,每一步都標注得非常清楚。我試著跟著書裏的步驟畫瞭一次,雖然第一次畫得歪歪扭扭,但感覺真的能畫齣點東西來瞭,這給瞭我很大的信心。而且,書裏還穿插瞭一些國畫大師的賞析,讓我能從大師的作品中汲取靈感,瞭解他們的創作思路,這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技法時,會用很多小技巧來幫助我們理解,比如用“飛白”來錶現枝乾的蒼勁,用“沒骨法”來錶現花瓣的柔嫩。這些小竅門,確實讓原本覺得很難的技法變得更容易上手。這本書真的讓我覺得,國畫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慢慢體會其中的樂趣。

评分

**評價三:** 我本來以為《國畫入門寶典》會是一本非常枯燥的技術手冊,但沒想到它卻以一種充滿詩意和生活氣息的方式,打開瞭我的國畫世界。作為一個對傳統藝術充滿好奇但又缺乏基礎的上班族,我一直覺得國畫是件很“高大上”的事情,離我生活很遠。然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教你復雜的技法,而是先從“為什麼畫國畫”這個角度切入,讓你理解國畫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激發你內心的創作欲望。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花鳥畫的時候,不僅僅是講解構圖和色彩,還會讓你去瞭解花的生長習性、鳥的飛翔姿態,讓你在畫的時候,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國畫意境的討論,比如如何通過水墨的濃淡來錶現層次感,如何通過留白來營造空間感,這些都讓我對國畫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曾經嘗試過一些臨摹,發現書裏的示範圖非常細緻,甚至連筆觸的走嚮、墨色的濃淡變化都標注得一清二楚,這對我這種“手殘黨”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它還鼓勵我們“師法自然”,不要拘泥於範本,要敢於創新,這讓我覺得畫畫是一件很自由、很享受的事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