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或許除瞭較晚近的《永遠的園丁》之外,《完美的間諜》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小說,我嘔心瀝血,因此也報償最豐。
即至彼時,我的寫作生涯始終揮之不去的是我未曾錶白的迴憶:異於常人的童年,以及我那位異於常人的父親所帶給我的摺磨與偶有的樂趣。我虛構的瑞剋•平恩,也就是我的英雄馬格納斯的父親,正是我父親麯摺離奇生活的寫照。在真實生活裏,認識傢父的傢族成員倘有機會讀過這部小說,多半都會對我筆下所描繪的他感到很有趣,也很寬慰,盡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還有黑暗的一麵,在小說中隱晦不明,但時至今日仍糾纏著我。
不算太久以前,《永遠的園丁》甫完成之際,我曾經湧起一個後來胎死腹中的構想:我要寫一部自傳,實驗性質的那種。整本書左右對照。左頁,我會寫齣我現在所記得的生活點滴,包括我們記憶中的種種逃避與自我辯白——相信我自己的記憶也必然如此。而右頁,我會記載所有能找得到的曆史記錄,因為我父親留下許多鮮明足跡可供追蹤:從他第一次定罪的法庭記錄與剪報,到遠及新加坡、印尼、香港、瑞士與奧地利的警方與監獄記錄。除此之外,還有尚待挖掘的他人迴憶,包括那些為數不少懷念他、愛他的人,以及為數甚眾、因他而濛受財物損失的人。這些人不盡然是不同的兩批人,因為他們必然都同意:羅尼•康威爾是最迷人、也最具說服力的行騙藝術傢。
如是之故,我長期聘請兩位獲高度肯定的私傢偵探,因為我覺得他們比我更有辦法取得從未公諸於世的文件,盡管那些資料可能塵封在某個遭人遺忘的檔案室格架上,甚至可能已準備銷毀,但在我充滿渴望的想像力裏,猶然在生死之間低迴盤鏇。
至於其他人的迴憶,我更有理由相信是燦爛豐富。八○年代初期在香港,我接受賈汀•馬斯森——當時的殖民地富商——貿易洋行的招待,到跑馬地的公司包廂看馬賽;一位身材魁梧、看似公務員的英國紳士羞怯地拉我衣袖。他是我父親當年在殖民地等待遣返時的獄吏。他低聲對我坦承,他從沒見過比我父親更好、更激勵人心的紳士,遑論囚犯。「我不久就要退休,」他說:「等我迴英國老傢,令尊會在公司裏幫我安排工作。」我警告那位老好人要小心瞭嗎?我懷疑。我父親不理會那些沒有信心的人,他的門徒亦然。在他們內心深處,多少也對自己的受騙上當難辭其咎。那位獄吏現在人在何方?即使我曾寫下他的名字,那張紙也早就不見瞭。但我想,我的偵探一定能透過香港警方追查到他的下落。
另一次,我住在哥本哈根的皇傢飯店(當時是叫這個名字),經理召我進他辦公室,有兩位丹麥政治保安處的警探找我問話。他們說,我父親在斯堪地那維亞航空體係(SAS)的兩名資深駕駛員掩護下非法入境丹麥,此後便消失無蹤。我知道上哪兒找他嗎?我不知道,但他們不太願意相信。原來,羅尼在紐約的酒吧搭上那兩個倒楣的SAS駕駛員,打牌贏瞭他們不少。但羅尼沒拿他們的錢,隻要他們帶他飛到哥本哈根。那兩個人很不智的照辦。丹麥警方推斷當時羅尼在紐約因詐欺被通緝,此時則因非法入境和其他五、六項違法情事遭丹麥警方通緝,罪名包括賄賂、逃避關稅,其他的我不記得瞭。當然,我的偵探仍然可以追查丹麥的文件,甚至,或許可以追蹤到那兩個不走運的駕駛員——我是這樣相信。
還有一次,我巡迴芝加哥附近協助宣傳「英國週」活動,收到一封緊急電報,是我們英國駐印尼大使,名喚吉爾剋利斯特,透過總領事哈利來問我願不願意付幾韆塊錢把我父親弄齣雅加達的監獄。他從新加坡被驅逐齣境之後,又在雅加達因觸犯貨幣法被捕。
在他去世前不久,有一次,羅尼從蘇黎士地區監獄打對方付費的電話給我,用哽咽的聲音說:「我真的不能再坐牢瞭,兒子。」老天悲憐,我已故的文學經紀人雷納•休曼當時正好在蘇黎士附近,靠著他的支票簿,羅尼幾個小時後就重獲自由。齣瞭什麼問題?Hotelschwindel!詐欺旅館,在瑞士是可以問吊的罪行。「但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瞭,兒子:不是現在。」羅尼晚年頗像電影《虎豹小霸王》那對亡命之徒。他無法瞭解,自他第一次玩弄花招之後,通訊的速度已大幅提升。瑞士警方的記錄一嚮無懈可擊。再一次,我相信我的偵探搞定瑞士的事遊刃有餘。
隻是他們不能,也不會。由於我的缺乏耐性,我賦予他們通常不會也不該擁有的權力。羅尼之於他們,是一座無法徵服的山,一如他之於我。大把時間花在他身上,追索他的花費是天文數字,但就算我們最後抵達終點——無論是哪兒——也不可能找到我所夢想的豐富寶藏。包括他的入伍紀錄。
盡管已屆役齡,體格也符閤標準,羅尼卻輕輕鬆鬆逃過一九三九到四五年間的大戰,幾乎完全沒碰上徵召入伍的睏擾。沒錯,有幾次,他奉召到布瑞德福的皇傢通訊部隊接受基礎軍訓,但每一次都能想辦法破壞軍方的規劃。起初,他以身為單親的辛苦當理由。他倒是有憑有據,因為我母親很明智地沒留下轉信地址就抽身從我們的生活離去。但這並不錶示羅尼自己受過任何單親之苦。相反的,我們從來不必擔心沒有母親,而且還不時更新,萬一苦傷的愁雲迫近羅尼的地平綫,我哥哥和我就會被打包送往朋友傢或假期學校,等待雨過天晴。等單親的訴求漸漸無法軟化軍方的心,羅尼創意十足地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國會補選的候選名單,讓他們不得不放他去行使他的民主權利。他代錶獨立進步黨在崔斯福參選失利之後——毫不令人意外,因為他根本就沒展開任何競選活動——他提著公事包迴到布瑞德福,又重頭開始接受基礎軍訓,因為軍方的作法就是如此。
盡管如此,他依然無法抗拒英國國會的魅力。一九五○年,他代錶民主黨在大亞爾茅斯參選——這次是大選。在這本書裏,你們會讀到他競選的虛構情節,與實情稍有差距。保守黨的代理人害怕羅尼會瓜分選票,挖齣他錯綜離奇的過往,當麵嚮他攤牌:退選,否則就揭發他。羅尼沒退選,所以保守黨揭發他。但他仍然瓜分瞭選票。
最後幾年,羅尼魂牽夢係的隻有一件事。那是位於倫敦城外、建商禁入的所謂「綠帶」土地。靠著我們隻能猜想的原因,羅尼的那一片綠帶取得當地議會的開發許可。憑著這份許可,羅尼和當地最大的幾傢建設公司談成一大筆生意,授權他們在那片不開發就成為公有地的土地上蓋天曉得多少幢的房子。談成的金額非常龐大,但我相信羅尼早已纍積瞭同樣可觀的債務,因為他的政策就是在今天花掉你打算在明天賺的錢。
但天不從人願。當地的抗議團體很不高興,大聲疾呼。議會自覺理虧,於是讓步,撤迴開發許可,建設公司隨即拒絕支付原先談成的天文數字。接下來好幾年,羅尼數度想說服我支付訴訟費,讓他可以告上法庭,但就像他每次要我投資他的計畫時一樣,我拒絕瞭,堅持隻負擔他的生活費。但這樣的提議嚮來對他發揮不瞭作用。「你花瞭錢就想騎到我頭上啊!」他會毫不客氣地抗議,而我的確也是。然而,他還是籌到錢提齣告訴,很可能是答應讓律師分一杯羹,這在當時是違法的。他贏瞭,但在親眼目睹勝利之前就死瞭。反正這也隻是曇花一現。法院剛宣判羅尼勝訴,一直默默無語的律師就站起來宣稱自己代錶國稅局,把所有的補償金拿得一文不剩。
格雷安‧葛林有句話我引用過不下韆遍:「童年是小說傢的存款。」羅尼最愛吹噓他這輩子沒看過半本書,包括我的,但葛林的這句話一定很討他歡心。羅尼老是說,如果沒有他,我就什麼都不是。很可能,在我寜可不去想的某些方麵,他是對的。
勒卡雷
二○○○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