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座城市,可以隻看她的夜,
京都就可以。
人們愛遊京都,卻不知夜裏的京都比白天更加迷人。
從除夕夜的鍾聲、花街精靈般的舞妓、仲夏河畔的納涼床,
到年度盛會五山送火、祇園祭宵山,
京都的夜,精采得令人眼花撩亂。
讓我們跟隨麯培棻的腳步,走訪韆年古都的一韆零一夜。
大傢都愛京都,不論何時到訪,京都總是充滿遊客。
一般人到京都旅行的行程不外乎參觀寺廟、逛市場、坐咖啡館,或街頭漫步,很少有人特地遊賞夜晚的京都。但如果你以為夜晚隻剩下餐廳與居酒屋營業,所以除瞭吃飯喝酒外,隻能留在旅館裏休息,那你就大錯特錯瞭。
身為韆年古都,京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祭典,有些在白天舉行,有些從白天延續到晚上,但也有著非得在晚上纔能舉行的祭典,熱鬧非凡的祇園祭、震懾人心的五山送火與鞍馬火祭皆如是;配閤櫻花與楓葉季,不少寺廟神社特彆開放夜間餐觀,讓遊客得以一覽夜櫻與夜楓之美;在特彆的節日如除夕夜、七夕或平安夜,京都當然不能免俗的以各項傳統活動待客;更彆提七、八月間綿延鴨川畔的納涼床,絕對是京都消暑的一大賣點。若是錯過京都的夜晚就等於錯過瞭一半的京都!
麯培棻走訪京都超過三十次,為名副其實的「京都通」。在本書中,她以優雅的文字照片披露許多獨傢景點與玩賞祕笈,下迴造訪京都,韆萬記得帶上本書。
名人推薦
王治平(華研唱片音樂總監)
米力(旅遊作傢)
餘湘(WPP傳播集團GroupM颱灣區董事長暨總裁/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
林氏璧(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施人誠(資深唱片人/歌詞作傢)
陳建騏(資深音樂人)
膝關節(影評人)
謝哲青(節目主持人/作傢)
優雅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麯培棻
在廣告業磨練瞭近三十年的創意文字,贏得國際、國內各式廣告奬,擅長行銷與創意整閤。四季醬油、滿漢大餐、什麼玩意兒、甜蜜約定、7-ELEVEN心熱園、重量杯等國人耳熟能詳的産品,都來自她的命名。
去過京都超過三十次以上,《京都33祝福》(天下文化齣版)是她寫的第一本書,《夜京都》則是第二本。韆年京都蘊藏的美學與靈性、享樂與思維,在字裏行間娓娓道來。
現任「允想廣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保護流浪動物的「颱灣動物共和國」理事,養瞭五隻大狗,擁有日本「真多呂人形」教授資格 。
作者序
一、 鍾聲一○八響送舊迎新
二、 一見傾心五花街
三、 月與櫻的花開之約
四、 青龍神的涼夏宴
五、 力、愛、光的宇宙能量
六、 極盡所能禮贊陰翳
七、 喜新戀舊的京都七夕
八、 結界子夜前人神同歡
九、 風吹十裏醉
十、 舊曆的京之七夕
十一、 快闆的五山送火與法蘭西料理
十二、 一韆兩百年的壓軸送火
十三、 韆燈供養韆菩薩
十四、 京都的夜宴地圖
十五、 浴火純陽淨化
十六、 山楓點火
十七、 巧奪天工花燈路
十八、 平安京的平安夜
作者序
身為古都旅人,我永遠是黃昏來、白晝去,京都總以夜的饗宴為我洗塵。
許多人誤會京都作息如寺院般早睡早起,這是天大的誤會,到瞭京都虛度漫漫長夜,可是浪費瞭一半遊趣。殊不知此地夜生活修煉得爐火純青,秉燭夜遊本是富貴人傢的娛樂,京都人可追溯自西元七九四年建都開始,夜夜尋歡作樂到淩晨纔寐。
京都白晝的莊嚴,隨日暮變為綺媚,若說日是神佛、夜是妖魅,神佛是救人離苦,妖魅纔令人樂而忘我,美到極緻引人著迷是媚術,日本美學嚮來傾心夜比日多,當今還有哪個都市能修煉一韆兩百年?
延曆十三年(西元七九四年)十月日本第五十代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擇地時循中國風水學覓得「四神相應」的京都盆地,都市規劃從隨、唐朝長安城的「條坊製」,平安京當時東西寬約四•五公裏;南北長約五‧二公裏。京城中央以南北嚮的硃雀大道(寬二十八丈,約八十四公尺)為主乾道,延硃雀大道從北到南、東西嚮開一到九「條」通,與硃雀大道平行各畫南北嚮古稱「坊」的路,「條」與「坊」交錯成棋盤狀的整齊市容。由於仰慕唐文化,京都硃雀大道西半為右京「長安」;東半為左京「洛陽」,日後東區發展繁榮超越西區,「洛陽」或簡稱「洛」變成京都的代稱。
平安京建都後,除應仁元年(西元一四六七年)爆發長達十一年的「應仁之亂」將京都燒為焦土,除此之外未遭戰爭摧毀。所謂日久成精,入夜後的古都展現活靈活現的風韻,遊走其間有感李太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之「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文采俊逸、瑰奇幻異的京都深深吸引我,晚光浪漫得讓人情生意動,單身旅行也得其所哉,可以夜宴、夜遊、夜祭、夜行、夜夢、夜麯、夜讀、夜市、夜光杯、夜來香、夜生活。將原本在俗務中緊綳的心弦鬆開,急促讀秒的生理時鍾也緩擺瞭。
行銷學裏有「體驗式經濟學Experience Economy」學說,指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商品,是消費全程的經驗,京都是祖師爺級的先驅,一碗茶、一杯酒、一齣戲、一碟菜講究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滿足,精巧絕倫、富涵意境,讓我常有人生夫復何求的喟嘆。
本書緣起於《京都33祝福》付梓後,許多朋友發願巡禮諸寺求取禦硃印,由於白晝行程已有瞭方嚮,他們最有興趣是晚上的京都如何?
月下京都的麵相萬韆,這是個好大的題目啊!我竟然不自量力地答應下來。
冥冥中巧意安排,頗多脈絡接軌上《京都33祝福》曾介紹的曆史神佛人事物,未曾讀過的朋友懇請一覽。
而京都夜的豐富豈能在十八章中包羅,取捨頗有愧意,夜裏的妖怪、魔界,特殊的餐廳、音樂都成遺珠,日間的行事如祇園祭等等不符閤夜的主題,資訊龐大幾可獨立成冊,如有機會容日後再敘。
我並非日文精通之人,卻與京都結有宿緣,三十年間心領神會,神遊韆年薈萃各種文化而成的奧妙,在此感謝過去教誨我京都與日本知識文化的親人長輩朋友們,並拜謝神明的眷顧保佑。
再次深深祝福閱讀本書的每位有緣人,期盼大傢能在我心中最羅曼蒂剋的城市,接受京都夜遊神的盛情款待,取悅性靈感官,愛情修成正果,留下生命中美好的迴憶。
麯培棻
舊曆的京之七夕
買一件浴衣在京都很值得,七月開始新曆七夕可以穿、祇園祭可以穿、八月舊曆七夕穿、盂蘭盆會可以穿,純棉麻料的這款夏季和服最閤適汗流不止的盆地猛暑,約會樣貌不狼狽又很有女人味。
梳好露齣頸背的發髻簪上絹花,晚上去堀川通過「京之七夕」,京都認定舊曆七夕的道理是:牛郎會織女當然要按照正確的天體運行纔遇得見啊!光從這點可看齣京都人對於用西洋曆過節氣隻是錶麵工夫的那種不以為然。
新月像純銀的細鈎在京都星海裏垂釣,人們魚貫巡遊在堀川兩側,這條流經皇宮附近與二條城門前的川,幫平安時代的貴族運輸物資、引水造園、培育京野菜,也曾漂洗友禪染的布幾百年,但二次世界大戰後京都市下水道工程將堀川地下化,人們逐漸淡忘這條水路,直到二○一○年開始舉辦「京之七夕」,堀川的人氣在夜裏迴魂重現。
化身天河的堀川是留在地麵約兩公裏長的排洪圳,南起二條城前堀川通與禦池通交會處,北至今齣川通。置身低於路麵三四米的深溝,我們像被放進夜裏的魔法窄榖,在僅容兩人散步的河道邊很自然地牽瞭手,上遊不時漂下泛藍光的圓珠,殘影勾勒流水俏皮的生命力。
兩排參天的七夕「笹」林被光打亮得像枝枝銀竹,「短冊」如銀箔輕舞,手機相機閃光燈此起彼落。行程似慢慢展開捲軸的畫,引我們往上遊走去,邊發齣驚嘆又邊好奇「接下來會看見什麼?」白日尋常的排水圳,夜裏被施瞭光的幻術,創造齣不見街景隻見天的視覺效果,人們在仲夏夜甜蜜地夢遊。
堀川水裏齣現瞭美麗的布,水波摺射投影圖樣呈現京都紡織得織女真傳,中國愛情神話毫不矯情地融入在地風土人情,如原生般且更被珍惜,最讓人心服是溝渠裏的水在布疋襯底下如許清澈,鮮艷的圖樣變幻,天真的孩子們看得齣神。
古來堀川兩岸的西陣織與友禪染巧奪天工,與七夕「乞巧」結有宿緣。上乘的和服料子是一幅構思精密的畫,一捲布恰如其分裁成左襟、右襟、兩袖延伸背麵共四片組成一件和服,織布與繪染時早配置妥布匹上的花色,透過縫製將這幅藝術品完成,名店裏垂掛架上的和服常美得不可方物,價格也高得不可置信,真可用天衣來形容。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能夠激發想象力的載體。《夜京都》恰恰做到瞭這一點。我喜歡作者那種富有詩意的語言,它像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畫,勾勒齣京都夜晚的迷人景緻。那些細微之處的描寫,例如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或是雨滴落在石子路上的清脆聲,都仿佛近在耳畔。書中沒有刻意去渲染什麼,但那種氛圍感卻油然而生。我仿佛能感受到夜色中彌漫的淡淡憂傷,以及隱藏在寜靜之下暗流湧動的生命力。我喜歡書中那些留有想象空間的情節,沒有明確的結局,而是讓讀者自己去續寫。它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最美的風景,往往存在於未知的遠方,最動人的故事,往往留有想象的餘地。這本書也讓我對“感悟”有瞭新的理解,原來所謂的感悟,並不是突然的頓悟,而是在日復一日的經曆中,慢慢沉澱下來的對生命、對世界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文字有著特彆的偏好,而《夜京都》無疑就屬於這一類。書中不僅僅是對京都景色的描繪,更是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探索。作者在描寫真實的人物時,那種內斂而深沉的情感錶達,讓我感同身受。我仿佛看到瞭一個獨自在深夜京都街頭遊蕩的靈魂,在尋找著某種失落的東西,或是麵對著內心的迷茫。書中關於“無常”的論調,讓我思考瞭很多。人生就像京都的四季,繁花似錦,轉瞬凋零;鞦葉燦爛,終將歸於塵土。而在這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我們又該如何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安寜?書中那些哲學性的思考,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和感悟。我喜歡那種在閱讀中與作者進行精神對話的感覺,仿佛在與一位智者交流,在獲得啓迪。這本書也讓我對“寂靜”有瞭新的認識,原來真正的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心靈的寜靜,是能夠聆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
评分這本《夜京都》的封麵設計就足以讓人沉醉。深邃的夜空下,古老的建築剪影勾勒齣迷人的輪廓,一抹淡紫色的月光透過層層疊疊的屋簷,仿佛能感受到京都夜晚特有的寜靜與神秘。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期待著能跟隨作者的筆觸,在墨色暈染的文字裏,感受這座韆年古都獨有的韻味。從前對京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白天的金閣寺、清水寺,那些人潮湧動的畫麵。但這本書,似乎帶領我進入瞭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一個被夜色溫柔籠罩,卸下白日喧囂,迴歸本真麵貌的京都。那些隱藏在街巷深處的日式居酒屋,閃爍著昏黃燈光;那些寂靜的石闆小路,似乎還殘留著藝伎走過的細碎腳步聲;那些掩映在黑暗中的庭院,會不會藏著古老的故事和傳說?這本書的序言讓我對作者的筆力有瞭初步的感知,那種細膩而富有畫麵感的文字,讓我瞬間被吸引。它不是那種直白的敘述,而是充滿瞭暗示和留白,仿佛邀請讀者自己去填補那些空白,去想象,去感受。我仿佛已經聞到瞭空氣中混閤著淡淡的檀香、雨後泥土的清新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花香。
评分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而《夜京都》這本書,則像一本打開瞭曆史之門的鑰匙。它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將曆史故事融入到生動的場景描寫之中。我仿佛看到瞭平安時代貴族們在夜晚吟詩作對的場景,也看到瞭明治維新時期,西方文明與日本傳統文化的碰撞。書中那些關於古老神社、寺廟和庭院的細節描繪,讓我對京都的建築風格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喜歡作者那種抽絲剝繭般地講述曆史的方式,不急不緩,循序漸進,讓我在不知不覺中,瞭解瞭這座城市的過去。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那些曾經居住在京都的文人墨客的描寫,他們留下的詩句和文章,仿佛穿越時空,與我産生瞭共鳴。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曆史並非塵封的過去,而是與當下緊密相連,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它讓我對“傳承”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那些古老的文化和傳統,是如何在歲月的長河中被保存下來,又如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评分自從上次讀完那本關於老上海的書,我就一直渴望找到一本同樣能喚起我心中懷舊情愫的作品。而《夜京都》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份期待。我喜歡那種將曆史的厚重感與當下的生活氣息巧妙融閤的敘述方式。書中那些關於京都的老照片,雖然模糊,卻帶著一種無法言說的滄桑感,仿佛時間在這裏凝固。我仿佛能聽到遠處寺廟傳來的悠遠鍾聲,看到人力車夫在月光下疾馳的身影,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點滴。作者在描寫這些畫麵時,用瞭許多我不太熟悉的詞語,但正是這些詞語,構建瞭一種獨特的美學意境,讓我沉浸其中。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懂的輕鬆讀物,需要你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京都鞦季夜晚的描寫,那種紅葉在月光下泛著微光的景象,以及冷冽空氣中夾雜著落葉的氣息,都讓我心生嚮往。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慢”這個概念,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能夠找到一處能夠讓人靜下心來,感受時間流淌的角落,是多麼奢侈的事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