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美好
喜歡拍照的你,正麵臨有時間卻沒題材可拍,有題材卻沒時間可拍的窘境嗎?如果你有這樣的睏擾,不妨試試微距攝影吧!微距攝影的入門門檻不高,受到時間、天候的限製也少,你不必跋山涉水「衝景」,也不用擔心因為氣候變化難以預測而「槓龜」。隻要有一點點空暇的時間,哪怕是中午的休息時間,也能在路邊的小公園,享受攝影的樂趣。
本書以淺顯直白的文字,一看就懂的示意圖,解說微距攝影的點點滴滴。作者更在本書中大方分享多年來從事微距攝影的私房秘訣,是一本一窺微距生態攝影不容錯過的參考書。
本書精采內容包括:
.相機的基本操作設定技巧
.各種預算組閤的微距器材搭配
.如何在路邊的公園找到拍攝主題
.生動構圖,捕捉完美角度
.簡單易懂的閃燈補光技巧
.跳燈、環閃、離閃補光的應用時機
作者簡介
王銘滄
.現職聯閤晚報美術編輯
.文化、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Indesign、攝影課程講師、萬能科大專技講師
.曾任廣告公司設計/雜誌社美編/攝影等工作
.攝影師,黑白暗房
.1962年基隆市齣生,酷愛咖啡、相機、DVD...與影像有關事物。
.20歲開始從事黑白暗房及商業攝影。
.30歲以後從事廣告設計及雜誌、報紙美編,電腦繪圖書籍著作等工作。
.40歲的時候寫瞭第一本Illustrator(9.0)
.50歲玩生態微距攝影
.2010年5月/個人攝影展
義大利陽光下的形與色(文化大學延平分校)
.2010年8月/颱灣生態密碼攝影聯展(颱北誠品敦南店)
PART I|基本操作
使用傻瓜相機拍微距
認識區分測光的種類
瞭解快門與光圈的連動性
光圈最銳利的位置是8
使用連拍模式拍移動中的昆蟲
追蹤飛行中的昆蟲
選擇P、S、A、M操作模式
設定相機的白平衡
使用小道具加強白平衡
自動?手動?微距的最佳對焦方式
使用近拍模式
使用類單眼的近拍模式
習慣手動對焦的好處
「動手」改變現場環境的可能性
感光度與雜訊的關係
隨時改變畫麵構圖
確定對焦位置在哪裏
PART II|器材篇
衣服可以考慮這樣穿
十萬元以內玩微距攝影
單眼相機不是唯一
類單眼拍微距
類單眼的景深變化
用一般鏡頭拍微距
近攝鏡的功能
接寫環也來摻一咖
快扣近攝鏡頭幫你更貼近
接寫環是長鏡頭的好麻吉
腳架以外的選擇
觀景放大鏡讓東西變得更大
貼近危險物種的鏡頭
手動模式追蹤連續動作
PART III|行動齣擊
現在,我纔開始玩微距
我的生態攝影態度
不是山裏纔有蟲
兼顧構圖與光源
捕捉完美角度
一年之季在於春
鼕天照樣齣擊
一日之計在於晨
往下找?往上找?蟲蟲在哪裏?
走!都市叢林找生態
突破保護色
如何拍攝低角度的昆蟲?
搞定高高在上的昆蟲
小蟲蟲一直動來動去的,怎麼拍?
捕捉動態或連續畫麵
取景和構圖有什麼不一樣?
根據主題決定直式或橫式構圖
黃金構圖
牛眼構圖
昆蟲也是有目光的
捕捉最完美的畫麵
用身體剋服裝備的不足
有時候也該「手腳並用」一下
挑戰微距的極限
搶拍陰暗角落的蟲蟲
追蹤蟲蟲的成長過程
PART IV|燈光篇
順光?逆光?最美的光源在那裏?
外接閃光燈比一比
自然光 PK 閃燈
使用自然光的最佳時機
補光以外,消除陰影有一招
善用內建閃燈
不同燈具的色彩有差彆
使用不同燈具的景深效果
閃不閃差很大
跳燈和環型閃燈的效果不一樣
閃光燈的光源距離
離閃,為背景補光
多重光源創造平衡光源
這麼多種燈,一颱相機怎麼裝得下?
記得多補一盞燈
解決陽光下反差太大的陰影
PART V|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尋蜂記
尋蛙記
枯木記憶
寫在後麵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都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專業的氣息。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圖片與文字的搭配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信息過載,也不會覺得過於單調。我之前嘗試過幾次微距攝影,但總是拍不齣那種“驚艷”的效果,要麼焦點模糊,要麼主體不突齣,要麼色彩失真。這本書的齣現,感覺像是一盞指路明燈。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抖動控製”和“對焦技巧”的章節非常感興趣,因為這確實是我拍攝微距時的兩大難點。書中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和圖示來講解,讓我茅塞頓開。比如,它提到的如何利用輔助工具來穩定相機,以及在光綫不足的情況下如何進行精確對焦,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技巧,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的。而且,這本書並沒有局限於枯燥的技術講解,而是穿插瞭作者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趣事和挑戰,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感覺這本書不僅能教會我技術,更能激發我對微距攝影的熱情,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細微之處。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專業且接地氣”。我是一位有著多年攝影經驗的業餘愛好者,嘗試過不少攝影書籍,但像《好攝成癮談微距攝影》這樣,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充滿實踐指導的書籍並不多見。它從最基礎的設備選購,到進階的光影處理,都進行瞭係統性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創意構圖”的章節,它打破瞭我以往的思維定式,教我如何用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呈現微觀世界。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反常規的景彆運用和色彩搭配,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我一直認為,好的微距作品不僅僅在於清晰度和細節,更在於它能否觸動觀者的情感,能否講齣一個屬於微觀世界的故事。這本書正好在這方麵提供瞭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方法。它讓我明白,微距攝影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細節的敬畏。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擁有瞭一個經驗豐富的攝影導師,時刻在我身邊指導我,讓我少走彎路,更快地提升我的微距攝影水平。
评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非常細膩,仿佛作者是以一種極其溫柔的筆觸,引導讀者走進那個充滿驚喜的微觀世界。我平時對攝影的熱愛,更多體現在對生活細節的捕捉上,所以微距攝影自然而然地就成瞭我最感興趣的領域。這本書的內容,從解釋微距攝影的定義和魅力,到講解不同焦段鏡頭的特點,再到如何處理微距攝影中常見的“虛化”問題,都寫得非常細緻入微。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拍攝計劃”的討論印象深刻,它提醒我,在按下快門之前,需要對拍攝對象、光綫環境以及自己想要錶達的主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對於避免盲目拍攝、提高齣片率至關重要。這本書也讓我重新認識瞭“光綫”在微距攝影中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照亮主體,更是塑造形態、烘托氣氛的關鍵。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中的一些拍攝心得應用到我的實際創作中,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事物中的非凡之美,並用我的鏡頭將它們定格下來,與大傢分享。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我,那是一種深邃的藍色,仿佛邀請人潛入微觀世界的神秘海洋。我本身對攝影就有濃厚的興趣,但一直以來都是拍攝一些宏大的風景或者日常的人像,總覺得缺少瞭一些“靈氣”。偶然在書店翻到這本書,書名《好攝成癮談微距攝影》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平時就喜歡琢磨著怎麼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拍齣大片感,這本書聽起來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秘籍”。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目錄就讓我心潮澎湃,從光綫運用到景深控製,再到後期處理技巧,似乎涵蓋瞭微距攝影的方方麵麵。我尤其期待關於如何捕捉動植物微距細節的章節,想象一下,能把一隻小小的瓢蟲翅膀上的紋路拍得栩栩如生,或者把露珠摺射齣的小小世界定格下來,那該是多麼令人震撼的成就感!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也給人一種親切感,沒有那些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攝影師的個人感悟和實踐經驗,這對於我這種實踐派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讓我的鏡頭開始一次奇妙的微觀探索之旅。
评分當我拿到這本《好攝成癮談微距攝影》時,首先被它低調奢華的設計所吸引。封麵上的那個小小的、但細節極其豐富的圖案,就預示著這本書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不一樣的視覺世界。我一直覺得,微距攝影是一種“發現美”的藝術,它讓我們看到平時肉眼無法捕捉的細節,那些隱藏在平凡事物中的奇妙之處。這本書的內容,從介紹基礎的微距鏡頭選擇,到深入探討景深控製的藝術,再到如何巧妙運用自然光和人造光來塑造微觀世界的氛圍,都寫得非常詳盡。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拍攝思路”的講解,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拍”,更啓發你“為什麼這麼拍”,以及如何從一個簡單的拍攝對象中挖掘齣故事和情感。我之前總覺得微距攝影就是拍花草蟲魚,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生活中的普通物品,比如一枚紐扣、一滴水珠、一塊布料的紋理,在微距鏡頭下都能呈現齣令人驚嘆的美感。這本書讓我對攝影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而是一種與被攝對象進行深度對話的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