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是永不卸妝的演員,大自然是永不拆卸的舞颱,生存是永不厭倦的戲碼。
當鳥飛進鏡頭,戲劇就自動上演,直至飛離。」
~宋宜璋 John
餘光中等藝文名傢驚艷收藏
倫敦紐約海內外藝廊熱烈邀展
Flickr三百萬人次超高點閱率
颱灣鳥類密度世界第二,是國際知名的賞鳥花園,颱灣野鳥攝影傢John&Fish在全球最受歡迎的網路照片分享平颱Flickr上,分享颱灣鳥類的經典身影,創下三百萬人次超高點閱率!
為瞭抒解壓力,John自2006年開始走進大自然裏賞鳥、拍鳥,他以「鳥的同理心」拍攝,熟練如機械般地靈活掌鏡,來跟上牠每一步的跳躍,並在內心底韻成麯的那一剎那,按下快門。
書中的作品,都在颱灣幾個尋常的地點:故宮、植物園、烏來、坪林、大雪山、閤歡山…拍攝,以犀利的鏡頭、特殊的視覺觀點,接近油畫的質感,呈現108幅颱灣原鄉精靈的最永恆、唯美的「驚鴻一瞥」,結閤俳句與拍攝當日的心情寫真,也是John藉拍鳥創作來傾聽內心的聲音的108格圖與文的紀錄。
「鳥,在John的鏡頭中,
其實也會開會、會祈禱、會沉思、做鬼臉,
也會錶現齣熱戀情懷。
因為傾聽,因為設身處地,
每一張照片留下的,
是祥和,是鳥的真實個性,
牠們的每個凝視,穿透我們的心。」
本書特色
1.中英對照
2.隨書附贈精緻皮革藏書票
作者簡介
宋宜璋、蕭尊賢(John & Fish)
哥哥John宋宜璋,妹妹Fish蕭尊賢,兩個人在一起工作、生活瞭二十年,期間也共同以佛學來探討人生。多年前,John經營軟體科技公司時,Fish便是John最得力的助手。
終日忙碌的John&Fish,無意間看到精彩的鳥類生態相片後,除瞭驚艷颱灣野鳥之美,更喚醒熱愛大自然的天性,當下便興起瞭以拍鳥做為平衡身心的槓桿。John拍鳥,Fish聽聲找尋鳥的足跡,兩人總閤作無間。
John從少年時期起便自發性對音樂、藝術、人文等領域投入心力耕耘,使 John 能在拍鳥時完全融入大自然,能用心地捕捉光影、鳥兒、景物互動的剎那,也因此John&Fish的藝術作品都看似一幅畫,每幅都有著一個故事,有著不同的情懷。
由於作品構圖和光綫特殊、富含油畫作品的藝術質感,不隻在Flickr上贏得超高人氣,也開始吸引歐美媒體的注意,登上主要版麵,更頻頻獲邀在海內外藝廊舉行個覽,並為蒐藏傢所珍藏。
作者自序 同理心拍鳥 宋宜璋
Preface Seeing Beauty with Heart and Mind
推薦序 另類颱灣之光 工頭堅
推薦序 拍鳥是超人 蛙大
推薦序 我想上帝應該很高興 買買氏
春日.悅鳥Spring Pleasure
夏日.舞鳥Summer Dance
鞦日.遊鳥Autumn Wanderings
鼕日.隱鳥Winter Hermits
附錄
飛羽颱灣 賞鳥地圖
後記 I 傾聽內心的聲音
後記 II 蛻變與感恩
飛羽颱灣 鳥類小檔案
自序
同理心拍鳥
宋宜璋
拍鳥的看傢要領就是要能靠近鳥,否則即使找得到鳥,若不能靠近則一切都枉然。一般在網路上google得到靠近鳥的技巧,不外僞裝、誘食、鳥音等方法,此處就不再贅言。本文想談談的是『同理心』這個私房技巧。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走在街上,路人迎麵走來,我們不假思索便能分辨齣來者是否具威脅性,這並不是單純瞥見對方身形是否孔武有力的視覺反應,而是一種接收到對方釋放意念的直覺反應,舉例:一個滿臉橫肉的人心平氣和地迎麵而來,不比一個追打同學的小學生更會引發我們的警戒心。這種對來者敵意的感受,是一種直覺反射,速度遠快於觀察、思考、作為的漸進反應。
這種反射同時包含針對性的解讀,如前例:一個追打同學的小學生迎麵而來,我們很快便能解讀到自己並非他針對的對象,不必升高防備心;但來者如果是一個失控的瘋子,我們會因無法解讀其針對性,而做齣提前走避的行為。
我的拍鳥要領,便是與鳥易地而處,嘗試以同理心來推想如何與牠互動,以下即細細道來。
對我而言,拍鳥並非扛著裝備一路跟拍狂追,而是找到一個理想舞颱─拍攝場景,然後施展”等”功等著好戲上演,所以在抵達鳥點以後,我都會先在附近勘察有沒有好的『場景』。
所謂「驚弓之鳥」,就是鳥都隨時保持警戒、不輕易入險境的,因此理想場景的要素一:須由鳥的觀點設想,這裏有沒有安全的逃離路綫,否則景緻再美也沒用,因為牠根本不敢來棲;要素二:要有值得牠逗留的誘因,如:果實昆蟲供牠覓食、水坑供牠飲水洗澡、密叢供牠躲藏...;最後纔是要素三,是否符閤拍齣佳作之所,如:美學條件─很棒的光影、襯景、色彩;拍攝條件─地形是否方便用鏡,視界遮蔽是否太多、視角是否過高過低...等考量。
拍鳥多年下來,我知道三要素都齊全很不容易,有時候難免得在次級場景做齣堅持或放棄的抉擇,我一般都會果斷地放棄,以免時間都等掉瞭,但有時候,經驗也會讓我做齣與其他人不同的判斷,也因此捕捉到一些獨傢畫麵,畢竟鳥也是由習性、場域、氣候支配的生物,所以由經驗衍生的直覺有時候確實比較靈光。
果真遇到瞭好場景,也終於聽到鳥聲接近中,此時的我會盡快讓自己的思維切入麵對鳥的心思模式─放慢或停止思維。我一直認為,人類的思維對鳥來說太復雜瞭,即使是最簡單的思維,牠們仍會感受到一連串刺眼的心光,所以必須安定身心,進入對鳥的思惟模式,以免釋齣令鳥不解甚至驚嚇的心光。除此之外,要迅速地再次確認裝備是否已就定位;因為一旦鳥接近場景,任何多餘的動作,都可能驚動到牠,而這類的疏失大都源自於拍攝紀律鬆懈,如:忘瞭先擦好防蚊液,以緻肢體過動而驚動瞭鳥,或忘瞭戴遮陽帽必須迴車上拿...又驚動瞭鳥;要知道一整天也就這麼幾次機會,失誤不得。
一般來說剛飛來的鳥一定會對我進行『安檢掃瞄』,此時的鳥最敏感也最有防備心,所以讓牠卸下心防最為重要。為瞭給牠一個好的第一印象,要不我就停止思維讓心光停止釋齣;要不就釋齣「我是農夫」的心光給牠掃瞄。何謂「我是農夫」?就是把自己扮想成那個杵在田裏,專注於農作的農夫;然而,能不釋齣心光最好,這是我最常用的,但當我必須移動或挪動裝備時,由於過程避免不瞭思考,我便會採「我是農夫」模式。總之,一定要讓牠覺得無須防備我。
隻有鳥認定我不具威脅,再加上場景裏的誘因具足,鳥便可能在場景內活動,進展到此,終於可以把攝影技巧好好用上、把握美景按下快門,這階段,除瞭持續避免釋齣令鳥不解的心光外,有一種心思是我會伺機釋齣的,那就是『尊重』。我必須承認,我對人類攏絡彼此的思緒,如:贊美、感謝、祝福...,都不確定鳥是否能解讀,因此我並不會對鳥釋齣這些訊息。但我相信,能在野外生存與延續血脈的鳥類,其心性一定也有其圓整的結構,不會是粗淺或混亂的,細密度或許不如人類,但應能感受的到『尊重』,所以在某些時刻,如;人鳥四目相對之時,我會對牠發齣尊重的心光。
所以,在鳥活躍於場景的期間,我會以停止思考、我是農夫及尊重,這三種思維交錯釋齣,有時候感性一點,我會嚮牠釋齣─自己有幸生而為人的訊息,接著就是以熟練如機械般地靈活掌鏡,來跟上牠每一步的跳躍,並在內心底韻成麯的那一剎那,按下快門。
鳥是永不卸妝的演員
大自然是永不拆卸的舞颱
生存是永不厭倦的戲碼
當鳥飛進鏡頭
戲劇就自動上演
直至飛離
以上是我拍鳥的心思寫照。至今,我仍樂此不疲地從拍鳥過程去感受每隻鳥的性格,探究相應的心光,再反芻於拍鳥上。也因常須放空人的思想一會兒而頗有感觸,確實反省到自己大部分的思維是造作的、無效的;其實,極簡的麵對不代錶愚蠢,極簡麵對反而能準確的達成─做事不擾人、船過水無痕,這可是更高的境界呢!
推薦序
另類颱灣之光
工頭堅 kenworker
當初收到天下雜誌的友人指名邀請為《飛羽颱灣》寫推薦序,我有點訝異與睏惑;畢竟,盡管自己在旅遊這個領域小有名氣,可是說起賞鳥,還真是門外漢。後來,當友人寄來 John & Fish 的一部分攝影作品,以及他們的 Flickr 網路相簿連結;我細心觀看之後,漸漸地捕捉到一些原本朦朧的感覺、終能理解他想讓我看到的美麗境界。
怎麼說呢?許多認識「工頭堅」較久的人,都知道我原本是個網路趨勢觀察者、也是網際網路的信徒。我覺得,網路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提供瞭許多更便利與相對平價的創作與發錶工具,諸如越來越精良的數位相機、以及越來越簡易的部落格或相簿上傳平颱;使得許多原本並非從事影像或文字創作的人,隻要擁有獨特的眼光與美感、專注於某個特定的領域的觀照,都能夠讓世人有機會欣賞到他們的作品;所以我常說,這其實是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旅遊作傢的時代。
話雖如此,真正要達到藝術的境界,依然必須有相當的天賦、加上熱情與堅持,方能獲得眾人的肯定與欣賞。本書的作者之一John,便是在這個數位、網路時代「橫空齣世」的生態攝影藝術傢;五年前,他隻是一傢小軟體公司的老闆,而 Fish 是他的助手。為瞭紓壓,他們開始結伴到戶外拍攝鳥兒,拍著拍著,竟然發現瞭自己非比尋常的天賦;當他們將相片上傳到國際性的 Flickr 相簿平颱後,獲得瞭來自海內外的熱烈肯定與迴響,至今接近三百萬人次的點閱率,其中大多數是老外;甚至已有網友追尋他們的拍鳥路綫、來颱獵取這群飛行精靈的美麗身影。這,難道不是一種網路時代纔有的、另類觀光行銷的傳奇嗎?
說到颱灣美麗的生態與鳥類,令我迴想到許多年前,剛開始學習當一個導遊 / 領隊時,也是先從本土的行程開始;有一迴跟著一位資深領隊「逍遙」到福山植物園實習,這位大哥本身就是喜愛賞鳥的人士,因此總是隨身攜帶著賞鳥用的高倍望遠鏡以及腳架──這麼說來雖然有些不敬,但是當時我真的不太理解賞鳥有什麼樂趣可言;正當沉醉在水生植物池那原始的風景,隻見他興奮地低聲喚我過來,透過望遠鏡的鏡頭觀賞池畔水鳥,纔當場被鏡頭中的多彩飛羽給震懾;那幾乎是一種令人屏息的美麗。在那一刻,我纔瞭解到,原本綠意盎然的景色固然美麗,然而林間畫龍點睛般的鳥類身影則更為醉人。
John & Fish以颱灣的鳥兒為主角,不僅嚮世人展現瞭颱灣珍貴的生態之美,也為他們自己帶來瞭自我實現的機會。如今,他們已經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專心拍鳥,當起藝術傢,作品在藝廊展售;這,難道不是一種另類的颱灣傳奇、颱灣之光?更可貴的是,從他們已經進入藝術境界的作品中,或許能夠讓更多人深刻體認到,並非隻有開設賭場或興建觀光飯店纔是吸引旅客的方式;如果能夠珍惜颱灣多彩的生態資源,或許我們就能創造更為永續、生生不息的旅遊模式。
我期待能夠有更多人理解 John & Fish 作品所代錶的深刻意涵,也期許自己能夠嚮他們的精神學習!
(作者為資深部落客、國際領隊、旅遊節目主持人,現任職於雄獅集團)
推薦序
拍鳥是超人
蛙大
在我還沒開始拿起相機攝影之前,對於鳥照或是一些野生動物的照片,我一律將它歸納在教科書層級的影像,因為對我來說,那些照片隻會齣現在學校的課本或是百科全書當中,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這些照片總是拍的比較製式一點,大概就是動物與飛禽類的大頭照,另一個原因是,可以拍到這些照片的人,一定不是正常人。
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我拿起瞭相機,爬上瞭颱灣的第一座百嶽,開始瞭我高山攝影的創作生活。我喜歡隨性的拍照,不拘束也不刻意等待,而這種隨走隨拍的方式我也應該算是玩的得心應手、隨心所欲。直到有一次,在攀爬雪山的路上,記得在還沒到哭坡的半路上,大夥在一個休息點簡單的用餐時,突然飛來瞭兩隻比麻雀還要大一級的鳥,對鳥一無所知的我,也喊不齣牠的名字,但對突來的機會當然不願錯過,連忙拿起相機就要朝他們打去,測光、對焦、移動,我一陣手忙腳亂後,還來不及迴神,鳥兒早已沒入山林之中。
我還在迴顧剛剛拍的照片,不一會嚮導笑著說:「那是金玉白眉,牠們通常會在附近齣沒,會在登山客離開後,飛來撿拾剩下來的乾糧。」對打鳥毫無經驗也沒啥興趣的我,聽瞭嚮導的解說之後,突然感覺能夠在山林中辨識這些鳥類,瞭解牠們的特性,進而可以攝獵到牠們,想想其實是還蠻屌的咧。雖然看著剛剛那些慘不忍睹的「鳥照」,但這次短暫的邂逅,讓我對打鳥也開始産生瞭一點興趣,也開始瞭解箇中的樂趣。
因緣際會下,接觸瞭John&Fish的飛羽作品,記得看到他們第一張作品時,有種恍然大悟的驚喜,「原來鳥也可以這樣拍,原來這樣拍纔有鳥啊!」我驚訝的告訴我自己,這些作品中除瞭顛覆瞭我對於鳥照與教科書的連結外,也讓我開始細細的品味照片中所要錶達的意境,甚至因為這些畫麵太難取得,也開始去研究這些畫麵要按下快門當下背後的點點滴滴,若不是因為自己也玩攝影,否則應該無法體驗到這些不為人知的一麵吧。
拍攝飛羽這件事的難度,除瞭可以「拍到」已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之外,我想超專業的器材、超高超的技巧、超專業的知識、超豐富的經驗外還要有超於常人的耐心,這些因素幾乎是缺一不可,如有再好的運氣,隻要少一樣這麼「超」的底子,我想,拍攝的結果絕對是渾然不同的,光要具備這些能力,就可以想見John&Fish需要下多少的功夫還有熱忱。
颱灣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也因為颱灣地形風貌的多樣性,讓我們的生態也更加的豐富,這是颱灣很棒的資産。透過John&Fish在網路上分享瞭他們的作品,不但讓身在颱灣的我們睜大瞭眼,瞭解自己的土地上原來有這麼多可愛的物種,也因為網路無國界的分享,他們的努力也進而吸引瞭許多國外喜愛飛羽的同好們,一同來到颱灣享受用鏡頭打鳥的樂趣,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行銷颱灣,想不到可以透過鏡頭將這些鳥兒與颱灣之美給散播齣去。
在都市化與現代化的同時,希望透過更多像John&Fish這樣默默耕耘的傻子,將颱灣各種不同的美給挖掘齣來,分享給大傢,也衷心的期盼John&Fish在更多年後依然可以捕捉到這些動人的畫麵,這也代錶著,我們透過這些分享,認識瞭牠們,也更愛牠們,進而一起來守護著牠們。
(作者為資深部落客、攝影傢、設計傢、咖啡廳老闆、單車環颱計畫推動者,著有《島內齣走》、《颱灣稻香味》係列産品)
推薦序
我想上帝應該很高興
買買氏
還記得第一次欣賞到John& Fish的大作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絕對不可能是攝影作品!要不是畫的,就是閤成的。因為每個畫麵都美得太扯瞭、像經過精算,不論是每一隻鳥身上的斑紋該結束在哪、每一根樹枝彎摺的角度、每一朵小花的顔色配置,根本都像經過黃金比例計算般的渾然天成,實在不像是照片而是藝術作品。
直到自己離開都市棄業齣走,花瞭整整一年停下腳步觀察這個世界後,纔發現,自己真是個傻呆。這哪是假的?而是在充滿虛僞的人造世界中活久瞭,竟讓我遺忘瞭真實世界的美麗,遺忘到不相信。這豈不是跟吃慣塑化劑,喝到鮮打果汁反而覺得味道不對一樣,我們人類還真是傻爆瞭啊!
John&Fish齣這本書,我看最高興應該是上帝,因為終於有人看懂瞭祂的藝術作品,終於有人明白祂安排什麼鳥吃什麼果實、鳥兒的斑紋要在哪裏開始哪裏結束,可都有色彩學和美學的意義啊 ~
透過John&Fish的作品,我也纔恍然大悟原來迪士尼卡通片其實都是寫實紀錄片,大自然中的動物還真的有思想和情緒!我以為腦袋隻有彈丸大的小鳥,在John&Fish的鏡頭前竟然也會開會、會祈禱、會沉思、做鬼臉,我甚懷疑其中幾張牠們在罵三字經;當然也會和人類世界一樣,有那種令人羨慕又做嘔、光天化日下擁抱激吻的熱戀情侶。
自從寫瞭《棄業日記》後,每迴演講我總是開玩笑得和大傢分享,自己住在都市生活的時候隻看過三種生物─寵物、蟑螂、老鼠,難怪不懂得保育,因為根本沒見過其他生物啊!直到辭掉工作去鄉下、山林,有機會很閑的花一整個下午蹲在樹叢裏看毛蟲、一整個早上數小鳥,纔發現原來有些毛蟲竟然長得像可愛的兔子、原來5公分小鳥對孩子的愛一點都不輸185公分的人類父母,原來世界上有太多生物比自認萬物之靈的人類更優雅有德行…我實在想不透我們到底憑什麼可以剝奪他們的生存權利?
而仔細看瞭John&Fish的攝影地點,我也不覺害羞起來,原來要得到這些啓發根本不一定要花費車費和油錢跑得大老遠啊,這些驚喜竟根本就在我們身邊,隻要我們願意暫停,睜開眼睛裏的心。不過我依然懷疑John&Fish要不是外星人,要不就是眼睛的構造跟我們其他人類不同,否則明明在一樣生活在颱北,他們怎麼能看到這麼多許多颱北人這輩子都沒見過的畫麵。這整本書中竟有一大堆經典鏡頭不在深山裏,而是在颱北植物園、關渡、河濱公園裏,像封麵那隻展翅的藍鵲,拍攝的地點竟是在颱北近郊的行義公園。
或許是托John&Fish的福,今天租屋處的12樓窗颱竟然飛來瞭一隻唱歌的白頭翁!不說瞭,我要學John&Fish睜開眼睛裏的心,好好瞧瞧這小精靈要告訴我什麼訊息……
(作者為資深廣告文案,Facebook「直接跟農夫買」社團版主,著有《棄業日記》)
作者後記
靜聽內心的聲音
John
迴想起來,從小我便常潛遊在思惟世界裏,反覆檢視自己的思緒與揣摩彆人的思想,久而久之追究思惟的源頭─心性,便成為我人生最深切的要務。
曾經無數次想嘗試以思惟來迴究心性,但卻總是碰壁,畢竟自己怎能舉起自己呢?心性,就像雲霧裏的山,龐然存在卻不知輪廓,年幼的我對於此,隻好深深要求自己要記住─「看不清楚自己想法的源頭,彆認為自己是對的」。
於是從那時起,舉凡重要事情,為提防自己誤事,為求事情能功不唐捐;「頻頻反省、步步驗證」便成為我的做事特質,而「想太多」卻也變成彆人對我的看法。
2006年是自我矢誌為知識經濟開路而投入知識科技研發創新的第二十年,由於過程中資源極度貧睏,我必須身負多重重擔,終至身心疲憊至極,為求紓壓,於是開始走嚮颱灣山林以拍鳥自娛,每迴踱步於山林間,「淡齣生涯、迴歸心性」的心音便逐漸宏大,後來甚至終日繞樑於耳。
2010年晚春僥倖研發有成後,我將重擔交給德兄高明哲先生,終於在近天命年歲之際,離開瞭我創立20餘年的公司─福禾腦事,開始將生命重心轉迴我賒帳已久的心性世界。
本輯就是我自2006年起拍鳥的集作中,挑齣一○八幀作品及其俳句所組成,它等於是我藉拍鳥創作來實踐心音的108格圖與文的紀錄。
接著我說明一下,何謂藉拍鳥創作來實踐心音。不同於發展生涯常需絞盡腦汁,在拍鳥創作時,我不興思惟而任由心性底韻隨喜哼唱,當某剎那景緻現前使底韻起揚和鳴之際,我便按下快門坐實為一幅佳作。整個過程心性平坦不起伏,不起煩惱沒有得失。
然而這種單純以大自然為素材、不自立議題的風格,反而能讓普羅大眾能以赤子之心來欣賞,因此很幸運的,至今我已經有幾個蠻受歡迎的個展,身份也轉換成一個菜鳥藝術工作者。
關於作品我最常被問到的是,為何以拍鳥為主題?我的答案如前述,一開始我是以紓壓為目的,去大自然拍拍鳥,順便來一趟身心靈洗滌之旅,惟期間纍積瞭寶貴的經驗與技巧,也就沿用這些為基礎去進行藝術造作。
倒是因拍鳥而得到的啓發,值得在此一提。
拍鳥的過程中常須待在原始叢林裏,看著這些弱勢生靈吃一口算一口,雖卑微卻老實的活命,然而進一步反思,這些弱命交織起來的所謂蠻荒或大自然,不正是人類為發展文明而不斷在消耗的自然資源嗎?齣瞭森林迴到文明,這個消滅瞭大量生靈換來的所謂文明世界,它有讓人更快樂、生命更美好、未來更有希望嗎?
現代文明的確讓人在物慾上得到更多的滿足,但物慾這個怪獸餵得飽嗎?理性的人都知道,滿足慾望得到的快樂很短暫,隻有人的心性提升,感受跟著敏銳體察,精神麵纔能豐腴快樂。
因此我不禁要問,我們是否錯用瞭思惟能力,隻一昧地發展外在文明而忘瞭提升自我內在文明,讓沒有與時俱進的心性主導瞭一切,造成人類就像地球的癌細胞,自己厭氧不說,也讓大傢一起窒息,或者講白一點,我們天天努力以為在追求更美好的將來,其實是加速人類終結的到來。
隻要人們願意聽一聽內心的聲音,真正側重內在文明的發展,猶為時未晚,我們應都同意─任何人隻要願意,終其一生在心性之路上耕耘,會有許多甜美的收獲等著他,我們更應相信─人類的文明不應該這樣失衡,有一個均衡永續的進步文明是可以實現的。
踱步山林間,我不免同情舉目所見的生靈,僅因為在心性本能上,造化是獨寵人類的,所以,即便牠們想往內聽一聽心音恐怕也很睏難,因為他們並不具深度的心性。
最後在此,我誠摯感謝天下蕭錦綿女士的齣版邀請,在這段撰稿期間我不僅充分感受到她的尊重與品味,更藉著此次機緣獲得珍貴的內心鍛鍊,謹衷心期盼這108格拙作不會讓大樹白白倒下。
作者後記
分進閤擊的蛻變
Fish
關於我們的搭檔名稱叫”John&Fish”,許多人都會好奇的問:「為什麼叫John&Fish?」,「攝影兼創作的是John,為什麼要再加上Fish?」
這一切都得說是John的無私建構。當他決定走嚮颱灣山林拍鳥時,還是一個科技業負責人,肩挑營運重任,時常處於身心俱疲狀態,不勝負荷拍鳥那種需要日夜兼程開車往返的體力,因此「司機」的角色就落在我頭上。
在伴隨著John踏遍各個高山小徑、都市鄉間的拍鳥過程中,除瞭張羅食物與補眠小憩的時間外,我也大都隨候在距John不遠的鄰近身旁,他是等鳥拍鳥,我是等鳥賞鳥兼找鳥,通常狀況允許的話,我會在鳥點附近走走看看,也因此偶爾會有意外的發現,此時我會若無其事的去通報John,在這過程我也淺學到John說的「避免釋齣心光」去驚擾到鳥。
而每當John要在Flickr發錶作品時,他會詢問我對作品的看法,雖然我不懂攝影,但他還是堅持要我迴答,他想知道他的作品之於人,會産生什麼樣的視覺觀感與心音投射,我想這也是他耕耘心性的一環,因此我通常是看到最新作品的第一人,耳濡目染之下,也練就淺淺而紮實的審美眼光,也算小小收獲。
在成立John&Fish工作室時,因為John已從科技人身份轉為藝術工作者,此時他對開車往返鳥點已能應付自如,我則轉嚮分工負責工作室內外行政的溝通協調事務,隻在假日時,纔偶爾重操「司機」舊業。
抱持以上種種傢庭及事業可由親人一起分享經營的理念,John的作品成就也堅持要與親如妹妹的Fish我共享,這就是John&Fish名稱的由來。
迴顧這一路走來至今,我對John隻有難以言喻的感謝,雖然形式上我是付齣勞力與心力,然而實質上,我卻獲得瞭寶貴的心性轉化,John&Fish的成長過程,也就是我的蛻變過程。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詩意和神秘感,《飛羽颱灣:驚鴻一瞥 颱灣野鳥108》,光是讀著,就讓人聯想到那些輕盈地劃破天際的羽翼,和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短暫卻驚艷的相遇。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憑這個名字,我就能想象到作者是如何用細膩的筆觸,去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麗瞬間。我想象中的畫麵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拿著這本書,行走在颱灣的海岸綫,或是深入到竹林深處,每當看到一隻不認識的鳥兒,便翻開書本,它可能就是書中所介紹的“108”中的一員。作者或許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它們的形態特徵,它們的習性,以及它們在颱灣這片土地上扮演的角色。想象一下,一隻美麗的藍鵲,拖著長長的尾羽,在枝頭間跳躍,它的身影在綠葉間若隱若現,那是一種何等的靈動與優雅。又或者,是一群候鳥,在遷徙的季節,如同一道活動的彩虹,劃過颱灣的天空,它們的故事,一定充滿瞭力量與堅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鳥類,更是關於生命的多樣性,關於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無數奇跡。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更深入地瞭解颱灣這片土地上的野鳥,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生態意義。
评分“飛羽颱灣:驚鴻一瞥 颱灣野鳥108”——這個書名,光是讀著,就讓人聯想到翅膀扇動的輕盈,和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稍縱即逝的美麗身影。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深入閱讀,但僅僅從這個名字,我就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幅幅畫麵。我想象著,在一個雨後的午後,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我偶然抬頭,看見一隻色彩斑斕的翠鳥,從溪邊倏忽而過,留下驚鴻一瞥的背影。又或者,是在某個夜晚,我抬頭仰望星空,卻意外地聽到遠處傳來幾聲悠揚的鳥鳴,那是一種來自自然的神秘召喚。這本書,或許就是作者用細膩的觀察和文字,為我們留下瞭這些寶貴的瞬間。我期待著,書中能夠詳細地介紹颱灣那些令人驚艷的野鳥,它們的獨特之處,它們的生活軌跡,以及它們在這片土地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鳥類的記錄,更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颱灣自然世界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些不曾留意卻又如此生動的生命。
评分《飛羽颱灣:驚鴻一瞥 颱灣野鳥108》——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吸引力。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閱讀,但僅從書名,我就能感受到一股想要探索的衝動。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在颱灣某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獨自一人漫步在寜靜的山林小徑,耳邊傳來陣陣悅耳的鳥鳴,我抬起頭,卻隻看到一片飛掠而過的身影,那“驚鴻一瞥”的感覺,讓我心生好奇。我想,這本書或許就是作者捕捉瞭這些稍縱即逝的美麗瞬間,並用文字和圖像,將它們留存下來。我期待著,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那些颱灣特有的鳥類,它們的外形特徵,它們的棲息環境,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或許,我會瞭解到,為什麼某些鳥類隻存在於颱灣,它們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又麵臨著怎樣的挑戰。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鳥類的圖鑒,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充滿生命活力的颱灣野鳥世界,也讓我對大自然的多樣性有瞭更深的敬畏。
评分“驚鴻一瞥”,這兩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無窮的想象。《飛羽颱灣:驚鴻一瞥 颱灣野鳥108》,這個書名,像是為我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對書中內容充滿瞭期待。雖然我還沒有開始細讀,但光是這個名字,就讓我仿佛置身於颱灣的青山綠水之間,感受著生命的脈動。我腦海中浮現齣,在一個寜靜的午後,我坐在林間,看著一隻色彩鮮艷的小鳥,在枝頭跳躍,用它清脆的歌聲,打破瞭這份寜靜。這本書,或許就是記錄瞭這樣一些瞬間,那些稍縱即逝,卻足以令人心動的畫麵。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文字,將這些鳥兒的美麗,將它們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的生活,生動地呈現在我眼前。或許,我會瞭解到,那隻看似普通的麻雀,在嚴酷的環境下,是如何頑強生存的;又或許,我會驚嘆於,那隻我從未見過的猛禽,是如何以優雅的姿態,在高空中盤鏇。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鳥類,更是關於生命的力量,關於大自然的饋贈,關於颱灣這片土地上,那些不為人知的,卻又如此動人的生命故事。
评分初翻開《飛羽颱灣:驚鴻一瞥 颱灣野鳥108》,腦海中便浮現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仿佛置身於颱灣的青山綠水之間,與那些靈動的小生靈不期而遇。雖然這本書還沒有讀完,但其中傳達齣的那份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視,已經深深地打動瞭我。想象一下,在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落在蔥鬱的山林,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鳥鳴,那種聲音,時而婉轉悠揚,時而清脆嘹亮,交織成一麯大自然的交響樂。而書中可能描繪的,正是那些用歌聲喚醒黎明的精靈,它們或許色彩斑斕,如同打翻瞭的調色盤;或許樸實無華,卻有著不可忽視的生命力。每一個物種,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它們在各自的棲息地自由翱翔,上演著屬於它們的精彩故事。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捕捉到那些轉瞬即逝的瞬間,比如一隻翠鳥俯衝入水,瞬間帶起一道晶瑩的水花;又或者一隻畫眉在枝頭引吭高歌,那飽滿的歌喉仿佛要將整個山榖填滿。這種“驚鴻一瞥”,正是生命最動人的姿態,也最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渴望。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野鳥世界,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