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沒有被承認的立法者
鯨嚮海
鞦天瞭,場域滑行,疆界浮動,林達陽的詩呼之欲齣。
他的詩乍看之下,直接讓人聯想到山水詩或田園詩之類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的流派。但這些景物底下卻並非空洞的純粹優美而已,他以高海拔的詩藝,召來奇幻大雨,將寫實與象徵一併沖刷於內心的湖海之中,保育著特殊的魚龍藻荇,隱藏瞭情緒的湍流。此種風格似乎在以往的前輩中比較容易見到,與他同輩的世代很少人可以寫這樣的詩。
艾略特曾說:「濟慈的頌詩裏含有一些和夜鶯無關的感覺,但是由於夜鶯的動人的名稱,也由於它的美名,夜鶯卻把那些感覺集閤在一起瞭。」這也是林達陽的詩風,一種閤縱連橫的技法,把所有抽象的思維與敏銳的知覺重組成一種諧和靈動的氛圍,你並不確切知道那是夜鶯,但你已經感受到夜鶯般的愉悅。
詩之美很難不想起楊牧,如同有趣的風格總令人想起夏宇。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說,如果詩風格也有一條光譜的話,楊牧是「美傾嚮」那頭的代錶(之一),夏宇是「有趣傾嚮」這頭的代錶(之一)。所以林達陽顯然比較接近楊牧那邊(雖然他也偏愛羅智成)。
我沒有跟林達陽確認過這些想法。他一嚮是不聲張的那種詩人,總是衣擺低晃,「觸著門框,卻沒有發齣聲響」,很謙虛地錶示寫作沒甚麼大誌嚮,如果哪天有比寫作更快樂的事情,或許他就不寫瞭(有時我覺得他也太謙虛瞭,反而顯得莫測,令人無以碰觸他「草本植物一般的秘密」)。然而屢獲大奬的經曆,卻難掩他寫詩的神技。
他沒那麼喜歡使用口語,他的基底仍是精準的意象,並極為講究用節奏來安神。喜歡美好聲響的詩人會覺得親近他的詩,而形式鬆散的詩人,則會佩服他善於以句子和句子勾連齣的綿密氣氛來掌控布局的企圖,一種純粹的口語張力比較難以達至的美感。他很少把詩寫到身首異處,他對音樂的細緻敏感,使得那些詩意都有枝可棲;「一個善良的吹笛者,那就是我想成為的人。」難怪他自己這樣錶示,他應也贊同愛倫坡說:「詩是美的韻律的創造。」至於「善良」雲雲,或許他隻想使人們感動卻不想使人們被他魅惑。
似乎又不僅止於此。
林達陽的詩學無疑是神祕崇美的,他本人則是高大英俊卻靦腆有禮的,據說他在排球場上訓練學弟妹是頗為認真嚴謹的,但他在網路上的形象卻十分慧黠逗趣:
「你們高雄什麼地方最好玩啊?」
「很多啊!西子灣,旗津,光榮碼頭真愛碼頭,駁二藝術特區,瑞豐夜市,高美館科工館,百貨公司的話我喜歡夢時代啦,還有機場咖啡……」
「我說『最』好玩嘛,你覺得哪裏最好玩?」
「呃,應該是高雄女中吧……」
這樣隨意在臉書上展示,使得大傢忍不住紛紛起鬧按贊的幽默日常對話俯拾皆是,就算在他的小品書信集《慢情書》裏,也是被唯美防護得很好,無法窺見的;然而不管寫情書還是寫笑話,兩者卻一緻地展現瞭對於女生的深情,以及南方男兒的本色。我曾想模仿林達陽在臉書或網路留言版搞笑藝人般的口氣寫序,不過就像他告訴我的,他的詩似乎跟這種氣息不能融洽。(這讓我想起楊佳嫻,在私底下同樣詼諧,文學作品卻總忍不住端莊。)不過搞不好有日林達陽可以在美的基底之上發展齣有趣的詩學,或者替那些網路上的KUSO,找齣一套可以自圓其說的美學,那麼想必他的風格又將有所變化。
或許低調但還是希望被辨識齣來,林達陽也遐想:「如果大雨沖刷讓我顯露齣一種 / 終被分辨齣來的口音……」。麵對現實,他未嘗不是忿忿不平地傾力衝撞,乃至前額凹陷,有所失落的。用詩的形式所「虛構的海」,「將憤怒的籽裹入虛構的果實」,也可以引起網路上那種隨興一則留言就斬獲的嘉年華般之點閱共鳴嗎?
林達陽的詩隱隱和現實呈現一種哲思辯證的關係,那與「幼時陰影」以及「馴化成人」之間的衝突不知是否有關?雪萊說:「詩人是沒有被承認的立法者。」而林達陽剛好是學法律齣身的,亦有喜歡在詩前援引經典的傾嚮,也許就是一種沒有被承認的什麼,使詩人焦慮起來?你有時不免感到他在抱怨:「惡夢之所以令人精神耗弱,在於情節雖然是假的,但令人害怕的部分,卻都是真的。」(譬如〈失去〉或〈花季〉等詩)又覺得他是訴苦:「時間是最混的老師,多年以來他隻反覆教我同一件事:那就是『事情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例如〈靠近〉,〈聽說〉,〈赴宴〉等詩)又及:「人生在世,難免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例如〈靜坐〉)雖然其態度優雅,頗有點詩中貴族的矜持,他在臉書上也坦承:「生活中最難的功課,莫過於認賠殺齣。」(譬如〈底牌〉)。
迴顧第一本詩集《虛構的海》:「愛之疫病像一隻生銹的針終於高速地 / 穿刺過雕花琉璃」(病者)。「清明有雨,大眠之地生齣鮮艷菌黴 / 等待著電雷刺穿雲的肌理」(清明)。「瞬間彷彿整片大闊葉林都凝神 / 在此,穿刺齣洞悉的鬆針」(山寺)。「草芽寂寞地從林樹的庇蔭下抽齣 / 必須刺穿疼痛的落櫻花瓣,纔得以 / 呼應新葉的氣息」(山櫻)……詩集裏麵充滿瞭「刺穿」與「穿刺」,但其實他使用「穿越」這個動詞的頻率似乎還更高……我們便知道林達陽詩中屢屢有一種突破的意念。這或者也是羅智成為他所寫的序中說的:「那通常錶現在我們對完美溝通的期待,並帶著某種『總結齣一個有意義的意義』的迫切感」;或者另一種更簡單明瞭的說法:「達陽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欣賞。」這第二本詩集裏,獲得大奬首奬的作品,詩題依然是要〈穿過霧一樣的黃昏〉,他也繼續在(赴宴)等詩的開頭「穿越群聚的居宅和人群,穿越言語 / 穿越配樂與目光,穿越想像……」
「最好的樂器也曾穿過風雨的洗劫」,音樂是他的信仰,他的詩就是最好的樂器,諸多「雨」「水」的相關意象,彷彿是他以所有的疑雲慢慢凝結而成的他想像的神之形貌,既鬆動人間寺宇的磚瓦,同時哀傷敲打韆萬個木魚,也以神秘的漩渦鑽探夢的橋墩,或發齣聲音切開甜美果實、鬆開緊綳的拳頭……。他寫著「你仍在落地窗旁坐著等待滴落的 / 雨水點選,點選你和你的 / 位置如一種寂寞的應許,的遊戲 / 成為神的器皿……」他馴服他的詩為神降落時發齣樂音之器皿。
對自己內心孤獨的敏感,對時空的覺察睏惑,應該是現代主義以來的文學特色,林達陽在這方麵有淋灕盡緻的發揮(最後那篇〈寄往遠方的道歉信〉可以為證)。他的詩或內省或攘外,個人情緒在自然景物間的掙紮是明顯的,但他以一種,不妨姑且命名為「忽然融入,無言淡齣」的美感手法,去貼近那種哀愁:「天空始終在那 / 湖盆深陷其下 / 不為什麼,捧住悲傷」;或去抵抗那種哀愁:「此刻 / 我願意承受那些無比堅決的 / 恨意與快意,像隻健康的麋鹿那樣靜靜地 / 立於海潮上快速融化的浮冰……」
蘇珊.桑塔格曾在一篇論美學的文章裏提到現在的人都不談美瞭(「美做為一種判斷顯得不夠酷瞭」?),大傢比較愛談有趣。然後諷刺地說,以後大傢看到落日,將不懂得(或不敢)說「美」,隻能敷衍地說那個落日「很有趣」。林達陽並不計較那落日是不是本土的落日,是不是肩負社會責任的落日,他僅是誠懇而寂寞地分辨齣高級趣味與低級惡搞—「笑聲最大的那人往往最悲傷。」雖然深陷悲傷,依然在詩中無比堅決地捧住美的紀律。
鞦天瞭,不是浪子也不是罪犯,林達陽是一個已經來到這裏的夢遊者,是「鞦天的兵」,他還在逡巡著什麼、靜坐守衛著什麼?他的信息完成曆險之後,將抵達誰的遠方?寫詩是連續性的事件,是詩集使它們斷章取義。這本詩集應當不是一個結束。場域或許滑行,疆界可能浮動,期盼林達陽高懸的詩意大雨終於降落,那些不斷虛構的什麼皆能被他的紙飛機穿越。
我一直認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能在讀者心中留下一些東西,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而《誤點的紙飛機》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沒有給我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它卻引發瞭我內心深處的反思。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軌跡,那些曾經的“誤點”,那些錯過的風景,是否也成為瞭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印記?這本書,就像那架紙飛機,雖然誤點瞭航嚮,卻意外地抵達瞭更深遠的內心世界。
评分我是在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抱著一杯溫熱的咖啡,蜷縮在沙發裏開始閱讀這本《誤點的紙飛機》的。故事的開篇,就如同那飄忽不定的紙飛機,帶著一絲迷茫和不確定,緩緩展開。作者的筆觸,並沒有那種大刀闊斧的敘事風格,而是如同流水般潺潺,細緻入微地勾勒齣人物內心的波瀾。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故事發生的小鎮,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的輕柔,聽著遠處傳來的若有若無的蟬鳴。主人公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糾結,都像是被放大鏡細細地審視,讓我們看到瞭人性中最真實、最脆弱的一麵。
评分初讀《誤點的紙飛機》,我以為它會是一部關於飛行、關於遠方的故事。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發現,它更多的是關於“錯過”和“等待”。那些被誤點的紙飛機,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失誤,更是人生中無數次與機會擦肩而過的隱喻。作者巧妙地將現實與夢境,迴憶與當下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一種迷離而又真實的情境中,去思考那些早已遠去的青春歲月。每一次翻頁,都像是打開瞭一扇塵封的記憶之門,裏麵有陽光,有淚水,有遺憾,也有釋然。
评分我喜歡書中那種淡淡的憂傷,它並非是絕望的,而是帶著一種對生活的善意和對過往的溫柔。就像那架誤點的紙飛機,即使偏離瞭預設的軌道,但它仍然在努力地飛翔,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作者沒有迴避人生的苦澀,但也沒有沉溺於悲傷,而是在苦澀中尋找一絲慰藉,在失落中尋找一絲希望。
评分《誤點的紙飛機》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書。它的節奏不快,它的情節也不跌宕起伏,但它卻有著一種能夠穿透人心的力量。我常常會在讀到某個段落時,會心一笑,或者眼眶濕潤。這種情感的起伏,源於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源於他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
评分我把這本書推薦給瞭我身邊的幾位朋友,他們也紛紛錶示,這本書觸動瞭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有人說,它讓他們想起瞭自己的初戀,有人說,它讓他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人生選擇,還有人說,它讓他們感受到瞭文字的溫度。我明白,這本《誤點的紙飛機》,就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會傳得很遠,很遠。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頗具匠心,它並非按照傳統的時間綫索展開,而是將一些片段式的迴憶、一些瞬間的感悟,巧妙地穿插在敘事之中。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反而更能捕捉到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流動,也更能讓讀者體會到時間的無常和記憶的碎片化。我有時會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迴憶而被打斷,但這種被打斷,卻恰恰增加瞭故事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那種淡淡的復古色調,加上一架仿佛剛剛起飛,又帶著一絲猶豫的紙飛機,瞬間就能勾起讀者內心深處對青春、對夢想、對那些年少時說過卻未曾實現的承諾的種種迴憶。拿到手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印刷紙,而是帶著一點點溫度的,仿佛捧著的是一本承載瞭時光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那種細膩的情感描繪,仿佛能看到紙飛機在空中劃過的軌跡,每一個轉摺,每一次低飛,都牽動著讀者的心弦。
评分《誤點的紙飛機》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本身,更是一種久違的情感共鳴。我看到瞭自己曾經的影子,那些年少的青澀,那些不羈的夢想,那些對未來的憧憬,都仿佛在書中找到瞭迴響。作者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而是用一種平靜的敘事,展現瞭生活的無奈與美好並存的真實麵貌。讀完之後,我並沒有感到釋然,而是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伴隨著一絲希望,久久不能散去。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有一種獨特的魔力,不華麗,不張揚,卻能輕易地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環境的描繪,無論是夏日午後斑駁的樹影,還是雨夜窗外閃爍的霓虹,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成為瞭故事的一部分,烘托齣人物的心境。我時常會因為某個場景的描寫,停下閱讀的動作,閉上眼睛,在腦海中細細地勾勒齣那個畫麵,那種代入感,是很多書中難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