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著者 原文作者: Edward W. Said
齣版者 出版社:太陽社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譯者: 彭淮棟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09/12/2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中文世界第一本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薩依德不僅是敢說真話的人權鬥士,也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樂評家!
超過20年的音樂評論專欄,結合驚人的廣度和具有感染力的熱情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所長單德興教授推薦
另有限量CD版!

  帕華洛帝是索價過高的最高分貝噪音?霍洛維茲是尖銳刺耳風格的代表?薩爾茲堡音樂節是癡肥臃腫的觀光促銷?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盡上演些二流劇目?

  《音樂的極境》是薩依德論樂橫跨三個十年的第一本文集,他討論許多作曲家、音樂家、演奏家,在過程中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連帶發揮他古典鋼琴家的素養,對古典音樂和歌劇提供豐富而且不時出人意表的評價。

  全書以清新的角度賞析經典作品,也以他人不及的眼光品題為人冷落的當代作曲家作品。薩依德批評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過於保守,也惋惜帕華洛帝有超級巨星之譽,卻「將歌劇演出的智慧貶到最低,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此外,他思考以色列禁演華格納的問題,音樂節愈來愈浮濫的令人憂心趨勢,以及以馬爾孔X生平為主題的歌劇,音樂與女性主義的關係,鋼琴家顧爾德,及莫札特、巴哈、理查史特勞斯等名家的作品。

  薩依德以內行人的造詣,權威的身分,書寫精闢犀利的批判。他在音樂裡看出文學與歷史理念的反映,並密切觀察其構成和創造的潛力。《音樂的極境》情文並茂,處處發人深省,呈現薩依德思想事業的一個重要層面,進一步證明,作為廿世紀最具影響力、最勇於突破的學者之一,他實至名歸。

  薩依德除了著名的後殖民論述,並精通文化研究與音樂,本身具有鋼琴演奏家的水準,終身對西方古典音樂擁有激情,《音樂的極境》收集1983-2003年間的音樂評論,他以專業樂評家的角色討論作為文化場域的古典音樂,清晰深入。本書的出版呈現薩依德更全面和多方位的專長與論述,可彌補過去中文翻譯與評介的不足。

作者簡介

薩依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接受過英式教育,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與比較文學教授,擔任《The Nation》雜誌樂評,著作等身,包括《鄉關何處》、《文化與帝國主義》、《東方主義》。他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包括《康拉德與自傳小說》、《人文主義與民主的批評》、《開始:意圖與方法》、《音樂的闡釋》,及《並行與弔詭》。2003年逝於紐約。

譯者簡介

彭淮棟

  1953年生。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博藍尼)、《俄國思想家》(以撒.柏林)、《自由主義之後》(華勒斯坦)、《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鄉關何處》(薩依德)、《現實意義》(以撒.柏林)、《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阿多諾)、《美的歷史》和《醜的歷史》(艾可)等書。

著者信息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巴倫波因
序:瑪麗安.薩依德
致謝

第一部:1980年代
1.顧爾德的對位法慧見
2.追憶鋼琴家的台風和藝術
3.威風凜凜(論音樂節)
4.理查史特勞斯
5.女武神、阿依達、X
6.音樂與女性主義
7.萬人迷大師:了解托斯卡尼尼
8.演奏家:人到中年
9.維也納愛樂:全套貝多芬交響曲和協奏曲
10.塞維爾的理髮師、唐喬望尼
11.顧爾德在大都會博物館
12.朱利亞凱撒
13.藍鬍子的城堡、期待
14.柴利比達克
15.彼得塞拉斯的莫札特
16.席夫在卡內基

第二部:1990年代
17.理查史特勞斯
18.華格納和大都會的《指環》
19.歌劇的製作(玫瑰騎士、死屋、浮士德博士)
20.風格與無風格(伊蕾克特拉、塞米拉米德、卡佳卡芭諾娃)
21.布倫德爾:樂語(評布倫德爾新著《音樂的探尋:文章、演說、訪談、追想》)
22.死城、費黛里奧、克林霍夫之死
23.風格的不確定性(凡爾賽的幽靈、士兵)
24.音樂的回顧
25.巴德音樂節
26.對華格納不忠實之必要
27.音樂和指揮的姿勢
28.《特洛伊人》
29.兒戲(評索羅門《莫札特傳》)
30.《顧爾德的三十二個極短篇》
31.巴哈的天才,舒曼的怪癖,蕭邦的無情,羅森的天資(評羅森的《浪漫主義世代》)
32.為什麼要聽布列茲?
33.亨德密特與莫札特
34.評麥可.坦納新著《華格納》
35.那張椅子裡的顧爾德( 評歐斯華《顧爾德和天才的悲劇》)
36.談《費黛里奧》 
37.音樂與場面(《灰姑娘》、《浪子的歷程》)
38.評戈特菲德華格納的《不與狼同嗥的人:華格納的遺澤---一本自傳》
39.給大眾的巴哈

第三部:2000年以後
40.巴倫波因(跨文化連結)
41.顧爾德,作為知識分子的炫技家
42.抗懷宇宙(評沃爾夫《巴哈:博學的音樂家》)
43.巴倫波因和華格納禁忌
44.不合時宜的沉思(評索羅門的《晚期貝多芬》)

附錄:巴哈 / 貝多芬

圖書序言

第一部 1980年代
第一章 顧爾德的對位法慧見
就本世紀幾乎其他所有音樂演出者而言,顧爾德都是例外。他是才華洋溢而技巧精熟的鋼琴家(在一個滿是才華洋溢而技巧精熟的鋼琴家的世界裡),他獨一無二的聲音、惹眼的風格、節奏上的創意,以及最重要的,專注的特質,整個境界似乎遠遠超出表演這個舉動。在他的八十種錄音裡,顧爾德的鋼琴音調一聽即知,只此一家。在他生涯任何階段,你都可以說,這是顧爾德彈的,而不是魏森柏格(Alexis Weissenberg)、霍洛維茲或拉蘿佳(Alicia de Larrocha)。他的巴哈自成一格。就如季雪金的德布西和拉威爾,魯賓斯坦的蕭邦,許納貝爾的貝多芬,卡欽的布拉姆斯,米開蘭傑里的舒曼,顧爾德彈巴哈,像是為巴哈的音樂下了定義,你如果想入乎這位作曲家的真諦,一定要聽這位藝術家的詮釋。但是,和上舉所有鋼琴家和他們個人的專長不一樣,顧爾德彈巴哈──論感性、直接、可悅、給人深刻印象各方面,較上舉諸人都毫不遜色──彷彿傳達關於一種謎樣題材的知識:他的彈法令我們心想,顧爾德彈巴哈,是在提出一些複雜、深深引人興趣的理念。也由於他以此為他生涯的中心焦點,他的生涯成為一個美學和文化計畫,而不只是演奏巴哈或荀白克的短暫舉措。


《浮華世界》,1983年5月號;重印於John McGreeny編《顧爾德:變奏》(Glenn Gould: Variations),New York: Doubleday, 1983.

顧爾德的演出太值得一聽了,大多數人於是把他種種怪癖視為值得姑且容忍一下的東西。出類拔萃的樂評家,尤其里普曼(Samuel Lipman)與羅斯坦(Edward Rothstein),則進一步認為,顧爾德以與眾不同但每每反覆無常的行事作風表現其獨特──邊彈邊啍,衣著習慣怪異,以及彈奏的智慧與丰采兩皆空前──凡此都屬於同一個現象的要素:這位鋼琴家,他不只以演出為己任,更以就他所彈作品提出聲明和批評為己任。的確,顧爾德的許多述作,1964年捨棄演奏生涯,專心致志講究錄音細節,遁世、苦行又喋喋不休且多所緣飾,在在都更加使人認為,他的演奏可以和炫技鋼琴家通常不引起聯想的一些觀念、經驗和情境拉上關係。

顧爾德生涯的真正起點是1955年錄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這一點我想眾所共見,在某種意義上,此事幾乎預示他在那之後所做的一切,包括去世前不久重錄那件作品。他推出那張唱片之前,除了杜蕾克(Rosalyn Tureck),極少主要鋼琴家公開演奏《郭德堡》。所以,顧爾德的開路(和垂世)成就是,和一家大唱片公司聯手(杜蕾克似乎從來不曾享有的一層關係),首度將這件高度格式化的音樂作品擺在非常廣大的聽眾面前,並且由此創造一個完全屬於他的領域──反常、充滿怪癖、不可能聽錯。

你得到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擁有魔性技巧的鋼琴家,在他的技巧裡,速度、精確和力量為一種紀律與計算服務,這紀律與計算並不屬於這個聰明的演奏者,而是出於音樂本身。此外,聆聽這音樂之際,你覺得你眼看著一件包封緊實、結構緻密的作品披展開來,幾乎是化解開來,成為一組彼此交織的線,統綰其線條理路的不是兩隻手,而是十根手指,每根手指都敏捷呼應其餘九根手指、呼應那兩隻手,以及其實在一切背後主控的那個心靈。

這部作品的一端宣布一個簡單的主題,這主題變形三十次,以多種模式重新配置,其理論上的複雜性隨實際彈奏的快感而俱升。《郭德堡》另一端,這主題在變奏停止後重演,但這一回,其重複──借用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對梅納德(Pierre Menard)版《吉訶德》的評語──「字面相同,而境界遠更無限豐富」。這個由小宇宙而大宇宙,復由大宇宙而小宇宙的精采往返過程,是顧爾德第一次《郭德堡》錄音的特殊成就:他以鋼琴意境表現這過程,讓你體驗閱讀和思考的結果,而不只是演奏一種樂器的結果。

我完全無意貶抑後者。我的意思只是說,打從開始,他追求的發音模式就有別於,例如,克萊本(Van Cliburn)──與他差不多同世代,一位很好的鋼琴家──對柴可夫斯基或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的彈法。顧爾德選擇從巴哈開始,繼而為巴哈大部分鍵盤作品錄音,對他的志業有核心意義。巴哈的音樂多屬對位或複音,這項事實賦予顧爾德的生涯一個力量驚人的藝境標記。

對位法的本質在於聲部的共時性、對資源的超自然控制、彷彿無止境的創意。在對位法裡,一個旋律永遠都在被另一個聲部重複的過程裡:結果是水平式,而非垂直式的音樂。因此,任何音符系列都能做無限組變化,因為這個系列(或者旋律、主題)先由一個聲部接上,然後由另一個聲部接繼,這些聲部永遠持續和其他所有聲部以相反又相成的方式發聲。巴哈的對位音樂不是旋律在頂上,由厚厚的和聲支撐(大體屬於垂直式的十九世紀音樂就是如此),而是由好幾條等長的線規律構成,這些線條蜿蜒交織,依循嚴格的規則揮灑。

圖書試讀

None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