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大人類學係所收藏的平埔族群「古文書」資料係列,將齣版為《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凱達格蘭古文 書》及《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三本專刊,颱大人類學係所藏的古文書約有420件,年代上起雍正五年(1727),下迄明治三十七年(1904),前後 178年;涵蓋地區包括北部的淡水、颱北、基隆的凱達格蘭族,新竹、苗栗的道卡斯族,東北角宜蘭地區的噶瑪蘭族,以及南部屏東的西拉雅族。這些資料的集結 對研究颱灣南島民族者是一大助益。
這一批平埔族古文書資料是人類學係前身「土俗人種學教室」日本學者宮本延人等人的收藏品,本書所收錄的八十 件古文書,都是來自苗栗附近的新港社,也就是現在稱為「道卡斯族」的重要聚落之一。這批珍貴的資料,不僅可以分析探究平埔族人與漢族交往的種種經濟互動關 係,而且也可藉以瞭解平埔族本身社會、政治、生活習俗諸多方麵的特性及其變遷,瞭解卡斯族新港社貓老尉傢族的背景與發展。「古文書」就是一般所謂的契約, 是漢人社會生活常見的文獻,因年代久遠而稱古。清朝以及日治初期,漢人與平埔族開始接觸,乃至有頻繁的交易活動,漢人就要求平埔族簽訂契約,這對平埔族而 言完全是一種外來文化,初期不習慣,後來也通行於本族之間的交易。這一批新港社文書幾乎來自於同一個聚落甚至是同一個傢族,內容包括各類契約、訴訟文書和 官府諭告,從中可以窺見一個平埔聚落或傢族的變化。
這批珍貴的資料,延宕瞭半個世紀纔能夠整理齣版,藉由這個起步,能為塵封儲櫃多年的珍藏打開新的應用之路,提供眾人更多的原始研究資料,並為現今道卡斯新港社人較具體地呈現一些來自過去的曆史片段。
作者簡介
鬍傢瑜教授
乃英國倫敦大學大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颱灣大學人類學係專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博物館學、博 物館與文化詮釋、物質文化研究、民族學藏品管理與研究,曾獲得國科會乙種研究奬勵及斐陶斐學術榮譽會員(Phi-Tau-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等榮譽。著作有《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颱大人類學係伊能藏品研究》(與崔伊蘭閤編)等書。
李序 李亦園
主任序 謝繼昌
編序 鬍傢瑜
圖版目次
凡例
從古文書看道卡斯族新港社 鬍傢瑜
古文書圖版與全文
壹、買賣字
貳、給?耕字
參、典當字
肆、胎藉字
伍、閤約字
陸、諭告證照
柒、呈文批文
捌、其他
附錄
壹、古文書年代錶
貳、古文書內容解析錶
參、苗栗新港社的平埔部落 宮本延人著 宋文薰譯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一種沉靜而莊重的氣質,雖然我還沒有細細研讀其中的內容,但僅僅是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有一種被曆史的重量所吸引的感覺。 我對曆史細節的挖掘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鮮為人知的、屬於某個特定地域或社群的原始記錄,因為它們往往能提供給我們一種非常直接、未經過太多解讀的視角。 “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深入肌理的考察,仿佛通過這些文書,可以一點點地剝開曆史的麵紗,看到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真實存在過的個體和社會圖景。 我想象中的“古文書”不會是那種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即便文字古老,但字裏行間流淌的,依然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真實情感和生活軌跡。 也許其中會有關於這個“道卡斯新港社”的地理位置、早期居民的遷徙、他們與外界的聯係方式,甚至是他們獨特的習俗和語言。 我對這種能夠填補曆史空白、展現地方特色的文獻特彆著迷,因為它們更能幫助我們理解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發展路徑。 它就像是一張藏寶圖,等待著我去發掘其中蘊含的珍貴信息。
评分“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吸引力,讓我聯想到的是那些塵封在曆史長河中的珍貴文本,它們如同時間的信使,帶著過往的智慧和故事穿越而來。我對這類能夠深入挖掘地方曆史、呈現具體社會群體的文獻有著天然的興趣。我設想,這些“古文書”或許記錄瞭“道卡斯新港社”的形成、發展,以及它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每一份古老的文獻,都可能蘊含著一段被遺忘的往事,一個鮮活的人物,或者一種獨特的文化習俗。我期待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更具體地瞭解這個“道卡斯新港社”是如何運作的,它的居民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以及他們與外部世界有著怎樣的互動。這種對微觀曆史的探索,往往比宏大的曆史敘事更能觸動人心,因為它讓我們看到曆史是由無數個普通人的生活匯聚而成,每一個個體都曾經真實地存在過,並留下瞭他們的印記。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古老的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遠方的帆影,以及那些在燈火闌珊處被小心翼翼珍藏起來的、承載著時代記憶的文書。 “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它暗示著一個具體的時空坐標,以及一段被時間塵封的文獻寶藏。 我對這類能夠提供第一手曆史資料的作品總是充滿期待,因為它們往往比經過後人轉述和解讀的史書更加真實可信,也更加能引發讀者的思考。 我設想,這些“古文書”可能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主題,從經濟往來的賬目,到法律條文的記載,再到私人信件的往復,甚至是宗教儀式的手稿。 它們共同構建瞭一個關於“道卡斯新港社”的立體畫像,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日常、社會秩序、信仰體係以及他們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我尤其好奇的是,這些文書是如何被發現和保存下來的? 它們是否經曆瞭漫長的歲月,留下瞭時間的痕跡? 這種對未知的好奇,正是驅使我閱讀這類書籍的最大動力。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著實勾起瞭我的好奇心。 “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光是聽著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 我一直對那些塵封已久的文獻有著莫名的迷戀,總覺得它們背後藏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承載著前人的智慧與汗水。 想象一下,打開這古老的羊皮紙或泛黃的紙張,指尖拂過古樸的字跡,仿佛就能穿越時空,與那些早已離我們遠去的人們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 道卡斯新港社,這個地名本身就帶著一絲神秘的色彩,它可能是一個繁榮的港口,也可能是一個隱秘的社區,而“社”字又暗示著一種集體力量和共同的記憶。 “古文書”更是點睛之筆,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曆史的見證,是解開過往謎團的鑰匙。 我特彆期待能夠從中窺見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經濟活動、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他們的思想情感。 或許,其中會有關於貿易的記錄,描繪著遠航的船隻和遙遠的國度;或許,會有宗教的儀式,講述著古老的信仰和祭祀;又或許,會有個人的日記,袒露著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名字就足以讓我充滿期待,相信它會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之旅。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如同一扇古老的門,開啓瞭我對未知曆史的無限遐想。“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單憑這幾個字,便足以勾勒齣一個充滿神秘感和曆史厚重感的畫麵。我一直對那些被遺忘在時間角落裏的文本碎片情有獨鍾,它們如同星辰碎片,散落在大地的脈絡中,等待著有心人去收集、去解讀,從而拼湊齣更完整的曆史圖景。我期待在這“道卡斯新港社”的“古文書”中,能夠找到一些關於這個社群早期發展的綫索,也許是關於他們如何建立起這個港口,如何與其他地區進行貿易往來,甚至是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獨特之處。我想象著這些古老的文字,可能以某種獨特的方式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變遷,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所經曆過的輝煌與挑戰。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考古的發掘,一次穿越時空的旅程,讓我有機會去觸摸曆史的肌理,去感受那些曾經鮮活的存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