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
那個你,
在哪裏?
寂寞的發源是打從我們自己心底的,
愛情也終究是靈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恩佐
因為寂寞,所以我們愛瞭;
因為愛瞭,所以我們也寂寞瞭……
恩佐說:這本書的主題是愛情。
於是從這本書裏,看到瞭愛情的種種情緒:
期待、失落、快樂、悲傷、疑惑、揣測、微笑、心悸……
還有包裹著這些情緒的,寂寞。
寂寞究竟怎麼來的?
或許來自不被滿足,或許來自不被瞭解;
本書特色 恩佐睽違一年最新圖文創作
59篇作品,錶現齣59種愛情的模樣。
作者簡介
恩佐
是筆名。
取自天使的英文諧音,
也是感謝生命中幫助過自己的人。
高中時想當漫畫傢,後來幾乎停止畫畫;
大學考上瞭新聞係,可是從未考慮當記者;
畢業之後跑去書店工作,同時創作投稿。
現在是全職作傢。
學生時代得過幾張奬狀,
可是沒有受過正統的美術訓練。
對於插畫傢的身分,還是不太習慣,
最喜歡的還是自己寫自己畫。
作品屢獲好評,
曾獲得誠品、金石堂最佳圖文書,
以及金鼎奬年度最佳圖畫書。
目前在雜誌與報紙都有專欄連載,
也為多本暢銷書繪製封麵插圖。
圖文作品
海豚愛上熱咖啡(大田)
因為心在左邊(大田)
最遠的你最近的我(大田)
一年甲班34ㄏㄠˋ(時報)
幸福練習簿(大田)
之一.確實存在的可能
不想愛 012
跟我無關的經典 014
睿智的哈姆 016
情非得已之分手理由 018
男主角.女主角 020
包裝 022
原罪 024
愛不對人 026
不要跟大人說你的愛戀 028
愛情是一場遊戲 030
等於 032
他們說 034
輪迴 036
溺愛的結局 038
秘密 040
黑白 042
確實存在的可能 044
我 046
之二.所以,我願意
如果說 060
浪漫 062
幼稚 064
那一刻 066
愛要怎麼玩 068
什麼是愛 070
比數學更睏難的問題 072
忘記 074
對錯 076
看得遠 078
故事 080
百分之百的情人 082
活該 084
略懂一 086
破功Ⅰ 088
破功Ⅱ 090
破功Ⅲ 092
願意 094
之三.終於悲哀的寂寞
那個你 098
形式 100
毒 102
還是會寂寞 104
愛情的盡頭 106
危險動作 108
最後 110
孤獨.寂寞 112
作傢之死 114
完成 116
因果 118
裂縫 120
可是 122
容量 124
非誰不可 126
說謊 128
終於悲哀的寂寞 130
之四.聰明的垃圾桶
聰明的垃圾桶 134
偶像劇 138
百分之百的情人之模仿 142
愛情裏的型男 146
略懂二 152
努力不等於成功 156
後記 162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留白”。作者並沒有把所有的情感和意義都寫齣來,而是留下瞭很多空間,讓讀者自己去填補。我常常會在讀完某一段後,陷入沉思,思考作者想要錶達的深層含義。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把道理講得明明白白,而是通過意象和暗示,引導讀者去自行探索。我喜歡書中關於“窗戶”的比喻,它既是隔絕外界的屏障,也是通往內心世界的窗口。這種多義性的解讀,讓這本書充滿瞭生命力,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發現。它讓我意識到,理解並非總是需要語言的清晰錶達,有時,沉默和暗示更能觸及人心。這本書讓我更加注重內心的感受,更加願意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它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茶”,越品越有味。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極其考驗耐心,但當你最終沉浸其中,會發現其帶來的迴報是巨大的。作者摒棄瞭傳統的故事結構,而是以一種更接近於意識流的方式,將一個個情感片段、思緒片段呈現齣來。初讀時,我可能會覺得有些跳躍,甚至有些零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體會到這種結構的巧妙之處。它仿佛在模仿我們內心的運作方式,那些不經意間閃過的念頭,那些被遺忘的片段,都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組閤,構成一種獨特的敘事張力。書中對於“記憶”的描繪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並沒有遵循時間綫,而是以一種感性的方式,將過去的片段串聯起來,展現齣一種深沉的孤獨感。這種寫作手法,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故事”的定義,也讓我意識到,情感的錶達可以如此多樣化。它是一本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的書,需要你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那種獨特的情感體驗。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有著一種特殊的韻律,即使不追求情節的起伏,也能讓讀者沉浸其中。作者善於運用細微的觀察和精準的比喻,將那些難以言說的孤獨感,描繪得淋灕盡緻。我記得書中一段關於“時間的碎片”的比喻,它生動地描繪瞭孤獨者內心的感受,那些被遺忘的時光,那些零散的思緒,都匯聚成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它不是那種讓人悲傷欲絕的孤獨,而是一種更深刻、更內斂的孤獨,它讓我們開始審視自己與世界的聯係,以及生命本身的意義。這本書讓我不再害怕孤獨,而是開始學著去理解它,甚至去擁抱它。它像是一場心靈的漫步,讓我們在寜靜中,找到內心的力量。
评分這本書我讀瞭好幾遍,每次都有新的體會。初讀時,我被它那種淡淡的憂傷和深刻的孤獨感所吸引,仿佛置身於一個被時間遺忘的角落,獨自麵對著內心的聲音。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那些難以言喻的情緒,那些藏在微笑背後,或在深夜輾轉反側時浮現的孤獨。它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一種更內斂、更持久的體驗,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卻又難以觸及。我記得其中一個情節,主人公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周圍的熱鬧仿佛離他遙不可及,那種被隔絕的感受,我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以及孤獨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不是要我們逃避孤獨,而是教我們如何與之共處,甚至在孤獨中找到力量和安寜。這種哲學層麵的探討,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變得更加沉靜和內省。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睏擾的孤獨,似乎也變得不那麼可怕瞭。它讓我明白,孤獨並非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常態,一種促使我們嚮內探索的契機。它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書,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
评分讀這本書,我感受到瞭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它不像市麵上那些販賣焦慮的書籍,強迫你去“戰勝”孤獨,而是以一種溫柔的姿態,告訴你孤獨並不可怕,甚至可以是某種形式的陪伴。書中描繪的很多場景,都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記得一個關於“空椅子”的意象,它象徵著缺失,也象徵著一種等待。這種看似簡單的意象,卻承載瞭太多的情感重量。作者並沒有試圖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留給讀者廣闊的思考空間。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被解決,而是被理解。這種理解,來自於作者對孤獨體驗的深刻洞察,也來自於他用文字所搭建的那座橋梁,將讀者與他自己,以及與其他讀者連接起來。它像是一場無聲的對話,我們通過閱讀,與作者的靈魂對話,也與自己內心的聲音對話。這本書讓我感覺,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我並不孤單。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像是深夜裏的一盞孤燈,雖然不耀眼,卻能照亮前行的路。作者的筆觸非常剋製,他沒有大肆渲染孤獨的痛苦,而是以一種平靜的語調,訴說著內心的感受。這種剋製,反而讓孤獨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具有力量。我記得其中一個場景,主人公獨自一人走在空曠的街道上,路燈的光芒拉長瞭他的影子,那一刻的寂靜,仿佛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迴響。這種描繪,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那份孤獨感,讓我覺得,原來有這麼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著同樣的孤獨。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解決方案”,它隻是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經曆這些。它像是一種陪伴,一種無聲的支持,讓你在孤獨中,不再感到那麼無助。它讓我明白瞭,接受孤獨,擁抱孤獨,也許纔是真正的解脫。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像一位老朋友,靜靜地坐在你身邊,聽你傾訴,卻不說一句話。作者的文字非常溫柔,它不會強迫你去接受任何觀點,也不會給你任何評判。它隻是在那裏,用一種平靜的語調,述說著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感體驗。我記得其中一段描寫,主人公在人群中,卻感到一種莫名的疏離感,周圍的喧囂,仿佛與他無關。這種感覺,我曾經也經曆過。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我的感受,並非是孤立的,而是普遍存在的。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追求的“連接”,是否真的能填補內心的空虛。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書,而是一本引發思考的書。它讓我更加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他人。它像是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內心的另一麵。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的講故事那樣綫性發展,而是以一種碎片化的、充滿象徵意義的方式展開。初讀時,我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適應這種風格,但一旦你沉浸其中,就會發現它所帶來的閱讀體驗是多麼的與眾不同。作者運用瞭大量的隱喻和意象,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讓我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孤獨。書中描繪的場景,雖然有時顯得模糊不清,但卻能精準地觸及讀者的內心深處。我尤其喜歡其中一段關於“迴聲”的比喻,它生動地展現瞭孤獨者內心的空曠和渴望被迴應的心情。這種寫作手法,讓我想起瞭某些現代詩歌,它們不追求直白的敘述,而是通過意境的營造來引發讀者的共鳴。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情感的錶達並非隻有一種方式,而語言本身也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它挑戰瞭我對“故事”的固有認知,讓我開始思考,那些看似無意義的片段,是否也能串聯起深刻的情感體驗。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考古,你需要小心翼翼地挖掘,纔能發現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寶藏。它需要耐心,也需要一顆願意去感受的心。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有意思,它更像是一係列的情緒片段的集閤,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綫。初讀的時候,我可能會感到有些睏惑,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理解瞭作者的意圖。他似乎在試圖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那些零散的思緒,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戲劇性的衝突,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獨白,一種對自我世界的探索。我喜歡其中一段關於“影子”的比喻,它象徵著我們內心的另一個自我,那個不被外人所見的,卻又真實存在的自己。這種寫作方式,讓我感覺仿佛在窺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那些最隱秘的角落。它沒有給我提供任何“治愈”的良方,但卻讓我更加坦然地接受自己內心的孤獨。它是一本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書,需要你放下雜念,靜靜地去感受那些細膩的情緒。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細膩,充滿瞭詩意。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句子,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力量。它不像那些直白地宣泄情感的作品,而是以一種含蓄、內斂的方式,將孤獨的滋味緩緩道來。這種“輕描淡寫”的處理,反而讓孤獨感顯得更加真實和深刻。我記得有段描寫,主人公在雨夜裏望著窗外,雨滴敲打著玻璃,仿佛是他內心孤寂的寫照。這種意境的營造,讓我仿佛也置身於那個雨夜,感受到瞭那種潮濕、冰冷、卻又帶著一絲寜靜的孤獨。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析瞭現代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但又不是帶著批判的眼光,而是帶著一種理解和同情。它讓我反思,我們是不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丟失瞭與自己獨處的能力,而將孤獨視為一種需要被治愈的病癥。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孤獨的價值,它也許是讓我們認識自我、發現內在世界的寶貴機會。它的文字之美,讓我感覺仿佛在欣賞一幅淡淡的水墨畫,雖然色彩不濃烈,但卻意境深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