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數學、不擅長與人交流的男主角在升上高中後,以為會跟國中時期一樣孤單的他在開學當天,遇到瞭一位同樣對數學有興趣的纔女.米爾伽,此後,兩人常常在放學後的圖書室碰麵討論數學、演練算式。
一年過去,男主角的國中學妹?蒂德菈也加入瞭這個圈子,雖然一開始隻是為瞭提升數學的成績,不過蒂德菈也慢慢地被數學的魅力吸引,而三人也透過數學連結發展齣各自的關係……數學奧妙的世界就在這三個人的討論中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
作者簡介
結城 浩
1963年齣生,興趣是「寫程式」與「寫書」,讀書的時候喜歡把一本書在長時間內不斷地重覆閱讀。
序
給讀者
序章
第一章 數列與規律
1.1 在櫻花樹下
1.2 自傢
1.3 數列謎題沒有正確解答
第二章 名為算式的情書
2.1 校門旁
2.2 心算問題
2.3 信
2.4 放學後
2.5 大型教室
2.5.1 質數的定義
2.5.2 絕對值的定義
2.6 迴傢的路上
2.7 自傢
2.8 米爾迦的解答
2.9 圖書室
2.9.1 方程式與恆等式
2.9.2 積的形式與和的形式
2.10 數學公式的背後是誰?
第三章 ω的華爾茲
3.1 在圖書室
3.2 振動與鏇轉
3.3 ω的華爾茲
第四章 斐波那契數列與生成函數
4.1 圖書室
4.1.1 尋找規律
4.1.2 等比數列的和
4.1.3 邁嚮無窮級數
4.1.4 邁嚮生成函數
4.2 抓住斐波那契數列
4.2.1 斐波那契數列
4.2.2 斐波那契數列的生成函數
4.2.3 求閉公式
4.2.4 用無窮級數錶示
4.2.5 解決
4.3 迴顧
第五章 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的關係
5.1 在『學倉』
5.2 浮齣的疑問
5.3 不等式
5.4 更進一步
5.5 所謂讀數學
第六章 在米爾迦的身旁
6.1 微分
6.2 差分
6.3 微分與差分
6.3.1 一次函數x
6.3.2 二次函數x2
6.3.3 三次函數x3
6.3.4 指數函數ex
6.4 往返於兩個世界的旅程
第七章 摺積
7.1 圖書室
7.1.1 米爾迦
7.1.2 蒂蒂
7.1.3 遞推公式
7.2 於迴傢的路上將其廣義化
7.3 於Beans的二項式定理
7.4 於自傢中解生成函數的積
7.5 圖書室
7.5.1 米爾迦的解
7.5.2 麵對生成函數
7.5.3 圍巾
7.5.4 最後的關卡
7.5.5 陷落
7.5.6 半徑為零的圓
第八章 調和數
8.1 尋寶
8.1.1 蒂蒂
8.1.2 米爾迦
8.2 對話存在於所有的圖書室
8.2.1 部分和與無窮級數
8.2.2 從理所當然的地方開始
8.2.3 命題
8.2.4 全部的……
8.2.5 ……是存在的
8.3 無止境上昇螺鏇階梯的音樂室
8.4 不愉快的
8.5 無限大的過分評價
8.6 於教室的調和
8.7 兩個世界,四種演算
8.8 已知的鑰匙,未知的門
8.9 假如世界上隻有兩個質數的話
8.9.1 摺積
8.9.2 等比級數收斂
8.9.3 質因數分解的唯一性
8.9.4 質數無限的證明
8.10 天文颱
第九章 泰勒展開式與貝塞爾問題
9.1 圖書室
9.1.1 兩張卡片
9.1.2 無窮多項式
9.2 自我學習
9.3 Beans
9.3.1 微分的規則
9.3.2 再微分
9.3.3 的泰勒展開式
9.3.4 函數的極限
9.4 自傢
9.5 代數學的基本定理
9.6 圖書室
9.6.1 蒂蒂的嘗試
9.6.2 何去何從
9.6.3 嚮無限的挑戰
第十章 分拆數
10.1 圖書室
10.1.1 分拆數
10.1.2 思考實例
10.2 迴去的路上
10.2.1 斐波那契手勢
10.2.2 分組
10.3 Beans
10.4 自傢
10.4.1 為瞭選齣來
10.5 音樂室
10.5.1 我的發錶(分拆數的生成函數)
10.5.2 米爾迦的發錶(分拆數的上界)
10.5.3 蒂蒂的發錶
10.6 教室
10.7 尋找更好上界的旅途
10.7.1 從生成函數齣發
10.7.2 <第一個轉角>將積變成和
10.7.3 <東邊的森林>泰勒展開式
10.7.4 <西邊的山丘>調和數
10.7.5 旅途的終點
10.7.6 蒂蒂的迴顧
10.8 再見!明天見
尾聲
後記
參考文獻與閱讀指南
索引
在每一個數學定理問世之前,數學傢從發現定理,接著推導證明,直到最後完成證明手續,無不殫精竭慮,費盡無限之心力,甚至花費一生的時間,隻為完成或證明一個數學式子。雖然在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摺,但邏輯思考的過程是很重要而且是無比有趣快樂的,正如書中主角和學妹所說的:「妳會想要讀懂算式到底是什麼,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一看到算式就停止思考的人非常多,在思考算式的內容之前就完全不想去碰它。當然,難的算式本來就不容易懂,也應該要想《到這裏為止是我知道的,從這裏之後是我不知道的》。當人說齣《沒辦法》的時候就會停止理解、停止思考,接著會找藉口說算數學又沒有多大用處,但是以後就一定會從《因為沒用所以不讀》便成《就算有用也讀不懂》,學數學時不能有酸葡萄心理,所以願意挑戰的小蒂德拉非常偉大。」
就是因為這種人性中高貴地堅持,纔有許多偉大的定理齣現,並進而創造人類更美好地生活。在本書中,作者藉由喜歡數學的主角,經由他的邏輯思考路綫引導不同讀者,從不同角度與不同方嚮來更進一步地認識數學之有趣及深入的一麵。讀者可以一方麵從天纔少女米爾迦身上看到數學問題之如何提齣,並藉由小蒂德的提問去瞭解解決問題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數學知識及眾多宇宙間美妙之定理與觀念。在閱讀本書字中,讀者更重要的收獲是,讀者可與主角們一齊同步進行深入有趣味地思考,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美妙的數學世界殿堂,並悠遊期間而得到許多人生難以形容的快樂與愉悅。
瀋赫哲2008.03.07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簡潔而又不失優雅,淺藍色的背景搭配著一個帶著神秘微笑的少女剪影,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拿到手裏,觸感也相當不錯,紙張的質感厚實而細膩,翻頁的聲音帶著一種古樸的儀式感。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它的觸感、氣味,甚至翻頁時帶來的微風,都是構成閱讀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在這些方麵都做得恰到好處,讓人在還沒有開始閱讀之前,就已經對它充滿瞭期待。我特彆喜歡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仿佛預示著裏麵隱藏著寶藏。而且,書本的排版也十分舒服,字號大小適中,行間距閤理,即使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每一次打開它,都感覺像是在開啓一段新的旅程,充滿瞭未知與驚喜。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個充滿數學氣息的世界裏,那位神秘的少女會帶給我怎樣的故事,她是如何與那些看似枯燥的數字和公式産生共鳴的。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數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成長、關於探索、關於發現的動人篇章。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對數學知識的簡單羅列,更是對數學思想的深刻探討。作者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瞭數學在不同領域的作用和影響,也讓我們看到瞭數學傢們是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不僅僅是關於數學本身的知識,更是關於如何思考、如何學習、如何麵對挑戰的方法論。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知識上的不足,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知識的寶庫之中,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新的發現。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朋友們,讓他們也能和我一樣,在這段奇妙的數學旅程中,收獲屬於自己的感悟和成長。
评分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獨特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瞭。作者並沒有采用傳統意義上的故事講述,而是巧妙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到生動的情節中,仿佛在為讀者搭建一座通往數學世界的橋梁。我一直覺得,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充滿樂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推導。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看到瞭數學的另一麵,一種充滿邏輯美、規律美,甚至是藝術美的一麵。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人物時所用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每一個角色都仿佛擁有自己的靈魂,他們的對話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讓人受益匪淺。有時候,我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段對話,思考其中蘊含的深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數學的認知,也讓我對學習這件事本身有瞭新的感悟。它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睏難,並不是因為事物本身有多麼復雜,而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切入點,沒有用一種更具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去接近它。
评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文筆功底十分深厚,語言流暢自然,又帶著一絲淡淡的詩意。她能夠將一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學概念,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解釋清楚,讓我這個數學基礎不算太好的人也能輕鬆理解。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引導,一種啓發。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數學的熱愛,這種熱愛是如此真摯,以至於能夠跨越文字的界限,直接觸動讀者的內心。有時候,我會被某個精彩的比喻逗笑,有時候,我會被某個深刻的道理所打動。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數學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可以被發現,被欣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的把控上,張弛有度,既有知識的講解,又有情感的鋪墊,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吸收知識。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非常治愈的。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和壓力所裹挾,大腦也因此變得疲憊不堪。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寜靜的港灣,讓我可以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中放鬆身心。數學的概念在這裏不再是考試的工具,而是探索世界的鑰匙。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能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沉浸在那純粹的邏輯和智慧的海洋中。我喜歡在安靜的午後,泡一杯茶,捧著這本書,慢慢地品味其中的每一個字句。它讓我重新找迴瞭對學習的熱情,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思緒變得更加清晰,也更能體會到事物之間微妙的聯係。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仿佛我的大腦被重新梳理瞭一遍,變得更加敏銳和有活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