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幻象」,單純是物體所呈現齣的特殊光影軌跡及炫麗色彩。然而,隨著思考角度的擴張,自己於對幻象的詮釋,逐漸溶入瞭情感的要素。在傍晚的新橋車站廣場,結閤長時間曝光所呈現齣的流嚮軌跡,以及閃光燈所烙印下的瞬間光影,給予的,是日本中年男人,迴傢前趕著先到居酒屋小酌一杯的下班心境,是一種恬淡的知足,或許也是一種寂寞的無奈。內心的悸動,孕育齣瞭我堅決持續按下快門的動力,創造齣瞭屬於我的「幻象東京」。
本書特色
全書彩色精美印刷,精裝本。
本書作者之攝影作品,深具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黃立翰
學曆:
2005 東京大學生物環境工學專攻 博士
2002 東京大學生物環境工學專攻 碩士
1997 中興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係 學士
簡曆:
2006 東京大學生物環境工學專攻 博士後研究員
2002 東京大學颱灣留學生會 會長
1999 中華民國空軍樂隊 軍樂士
奬勵:
2003 日本自然科學寫真協會攝影年賽;預選通過
聯展:
2005 「惜夏」;Gallery LE DECO;東京?榖
著作;
2005 「365DAYS BIRTHDAY PRESENTS」;雷鳥社,日本(閤著)
2003 「傾聽的耳朵」;樂透文化,颱灣(攝影取材)
網站:
www.lihan.idv.tw/lihan
Email:
lihan6@hotmail.com
P.1 新橋
P.2 新橋
P.3 新宿禦苑
P.4 上野不忍池
P.5 ?榖
P.6 ?榖
P.7 東京大學
P.8 東京大學
P.9 上野不忍池
P.10 上野不忍池
P.11 神田祭
P.12 兩國
P.13 丸之內
P.14 六本木
P.15 新宿
P.16 東京巨蛋
P.17 東京車站
P.18 築地市場
P.19 錶參道
P.20 錶參道
P.21 新宿
P.22 新宿
P.23 銀座
P.24 銀座
P.25 上野廣小路
P.26 葛西臨海水族園
P.27 新宿
P.28 新宿
P.29 原宿
P.30 ?榖
P.31 明治神宮前
P.32 明治神宮前
P.33 新宿
P.34 新宿
P.35 鞦葉原
P.36 鞦葉原
P.37 神田
P.38 西日暮裏
P.39 淺草
P.40 禦徒町
P.41 根津
P.42 明治神宮前
P.43 東京鐵塔
P.44 汐留
P.45 兩國
P.46 上野公園
P.47 相模原
P.48 根津
P.49 禦徒町
P.50 東京都廳
P.51 淺草寺
P.52 根津
P.53 颱場
P.54 上野公園
P.55 橫濱
P.56 橫濱
P.57 六義園
P.58 上野不忍池
P.59 上野公園
P.60 青山
P.61 六本木
P.62 田町
P.63 ?榖
P.64 東京車站
P.65 上野不忍池
P.66 上野不忍池
P.67 高田馬場
P.68 高田馬場
P.69 Tokyo Big Sight
P.70 淺草
P.71 新宿
P.72 新宿
P.73 築地
P.74 本鄉三丁目
P.75 上野公園
P.76 上野廣小路
P.77 上野車站
P.78 ?榖
P.79 有樂町
P.80 品川
P.81 鞦葉原
P.82 大塚
P.83 根津 ( Model: Yoshiko )
P.84 根津 ( Model: Yoshiko )
P.85 代代木
P.86 目黑
P.87 明治神宮
P.88 上野不忍池
P.89 銀座
P.90 新宿
P.91 下高井戶
P.92 錶參道
P.93 ?榖
P.94 根津
P.95 禦徒町
P.96 禦徒町
P.97 築地
P.98 東京灣
P.99 新大久保
P.100 東京大學
前言
1999年退伍後即赴日留學,在東京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一轉眼就過瞭七個寒暑。迴憶起在東京的生活,最懷念的,是初鼕騎單車經過上野不忍池,迎麵而來輕拂臉頰的冰涼空氣。
住在根津,背著書本往西邊騎,不遠就能從池之端門進入東大校區,帶著相機往東邊的上野車站去,路過的就是不忍池。想念她,想念她的空氣,或許我想念的, 是當時隨性拿起相機任意遊走東京的心情吧。
新宿,可說是東京的觀光重鎮,JR東口的歌舞伎町,南口的高島屋時代廣場,西口的東京都廳,都是國內外訪客的必經之處。不過,不知道有多少造訪過新宿的人,曾察覺到在迷宮般的地下街深處,有展美麗卻孤寂的眼,靜靜地凝視著過往無數的人群。
某日,我迷走新宿,與她巧遇,無意中被她所深深吸引,於是決定開始透過相機, 追逐起在東京裏觸及我心底的各種幻象。
後記
創作前期,我習慣使用PENTAX MZ-S相機以及FUJIFILM PROVIA 100與400正片進行拍攝,之後由於自己對影像品質的追求,接觸瞭中型相機,PENTAX 67成為我的另一個工具。2005年,不敵數位潮流所趨,開始使用起CANON 5D。本書中的影像,有一部分是使用正片拍攝,日後再經底片掃描器轉成檔案印刷而成,另一部分則為數位相機的創作。由2001年10月起至2006年5月止,曆經四年半拍攝完成,可說是我赴日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之外的另一個成果。
所謂的「幻象」,拍攝初期在心中的定義,單純是物體所呈現齣的特殊光影軌跡及炫麗色彩。然而,隨著思考角度的擴張,自己於對幻象的詮釋,逐漸溶入瞭情感的要素。在傍晚的新橋車站廣場,結閤長時間曝光所呈現齣的流嚮軌跡,以及閃光燈所烙印下的瞬間光影,給予的,是日本中年男人,迴傢前趕著先到居酒屋小酌一杯的下班心境,是一種恬淡的知足,或許也是一種寂寞的無奈。在根津的巷弄裏,遇見拉著神轎率領町民繞境的長老;在錶參道地下街,拍攝匆匆掠過前衛圖騰的時尚名媛,在東京,我看到瞭文化的根,也看到瞭新世紀的躍動。它是一個新潮與傳統和平共存的都會,遊走其中,內心的悸動,孕育齣瞭我堅決持續按下快門的動力,創造齣瞭屬於我的「幻象東京」。
本書能順利付梓,我要感謝「春天齣版」給予我這個機會,以及蔡文怡女士始終的寶貴建言。此外,還要嚮經常與我分享取景思維,幫助我激發創作靈感的父親黃博治先生錶達由衷的謝意。最後,我要感謝佳恬以及所有傢人,是他們的愛與寬容,我纔能堅持自己的攝影路。
2006.11.17於颱北
《幻象東京》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關於時間與空間的哲學探索。作者巧妙地將現實世界的細節與超自然的元素融閤在一起,創造齣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幻象東京”。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這種“模糊地帶”的描繪,它讓我在閱讀時時刻刻都處於一種高度的警覺和探索之中。故事的推進方式也相當獨特,並非直白的敘述,而是通過人物的視角,通過他們碎片化的記憶和感受,一點點地拼湊齣一個完整的圖景。這種“留白”的處理方式,反而激起瞭我更多的想象空間,讓我去思考,去解讀,去填補那些作者有意為之的空白。書中對於“存在”與“虛無”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次關於生命意義的追問,一次關於個體在宏大世界中渺小卻又重要的存在狀態的思考。這本書讓我覺得,生活本身就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幻象”,而真正的智慧,或許就在於如何穿透這些幻象,去觸及那隱藏在深處的真實。
评分讀完《幻象東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沉浸感。這本書真的有一種魔力,能夠將你徹底吸入它的世界,讓你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詩意的憂傷,同時又充滿瞭力量。他對於情感的描繪,尤其是那種難以言說的、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復雜情感,處理得非常到位。我常常會因為某個情節,某個細節而感動落淚,或者感到心潮澎湃。書中對“幻象”的解讀,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欺騙,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迷失,一種對自我認知的挑戰。我開始反思,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幻象”?我們是不是也常常被錶象所迷惑,而忽略瞭事物本質的真相?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感悟。
评分《幻象東京》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入瞭一個由無數麵鏡子組成的迷宮。每一次轉角,每一次迴眸,看到的似乎都是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我非常欣賞作者在敘事上的巧妙安排,它不是那種綫性推進的故事,而是充滿瞭閃迴、插敘,以及各種不確定的綫索。這讓我時常需要停下來,重新梳理,甚至猜測作者的意圖。這種閱讀過程雖然需要一些耐心,但帶來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當你終於理清瞭頭緒,看到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最終匯聚成一幅完整的畫捲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是無與倫比。書中對“東京”的描繪,也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視角。它不再僅僅是那個繁華的現代化都市,而是被賦予瞭一種神秘而深邃的色彩,仿佛蘊藏著古老的秘密和未知的力量。我喜歡這種探索未知的感覺,它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瞭好奇。
评分不得不說,《幻象東京》這本書真的給瞭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起初我隻是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翻開它,但很快就被書中描繪的那種獨特氛圍所吸引。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穿情節的書,而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茶,初嘗可能平淡無奇,但越品越能體會到其中醇厚的滋味。作者對於人性的洞察力,簡直讓我拍案叫絕。書中人物的糾葛,情感的起伏,還有他們在麵對睏境時的選擇,都反映齣瞭人性的復雜與多麵。我尤其被主角身上那種矛盾的掙紮所打動,他既渴望融入,又似乎始終在與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抗爭。這種內心的衝突,被作者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感同身受。而且,書中對“幻象”的探討,也讓我産生瞭許多關於現實意義的思考。究竟什麼是真實?我們所見的,所感受的,是否就一定是真實存在的?這些問題,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在我腦海中迴響,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评分啊,我最近剛讀完一本叫《幻象東京》的書,說實話,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非常復雜,甚至有點像一場置身其中的奇妙旅程。一開始,我被書名吸引瞭,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光怪陸離、充滿奇幻色彩的畫麵,以為會是一本純粹的奇幻冒險小說。然而,讀下去之後,我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構建瞭一個極其細膩且充滿張力的世界觀,在這個世界裏,現實與虛幻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說被打破瞭。書中對東京這座城市的描繪,更是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我能感受到那種大都市的繁華與喧囂,同時也能體會到隱藏在霓虹燈下的孤獨與迷失。作者的筆觸非常精準,無論是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還是對環境氛圍的渲染,都顯得格外真實,讓人忍不住去深思。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看似不經意卻充滿深意的細節,它們像一顆顆散落在字裏行間的珍珠,需要你慢慢去發現,去品味。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領悟,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