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21
唐太宗曾經稱讚玄奘法師是「天下無雙」,的確,玄奘法師一生以無比的熱情和堅強的毅力,為追求人生的真諦,為達成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精神,足以照耀干古,後人難以匹敞。除了精神外,他有意甚至無意所造成的成果和貢獻,也令後人欽佩,梁啟超先生說他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功臣」,張其昀先生說他是「模範的留學生」,不少外國學者對他在地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推崇。關於玄奘一生的功業,可從下列幾方面來加以探討和認定:
學術文化方面
玄奘是促進中印文化交流最得力的人物——玄奘留學印度十七年,精通五印度(指東、西、南、北、中印度)的方言,回國後,創新譯法,總計翻譯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經典。又奉命將老子的「道德經」譯為梵文(古印度文)傳到印度去。
玄奘是第一位真正懂得用論理(邏輯)方法做學問的人——玄奘留學印度期間很重視「因明學」,「因明學」是印度五類知識中的一種,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論理學或邏輯學。在我國,墨家的「墨辯」被推舉為古代最具完整體系的論理學,但後人沒有加以發展應用。玄奘自印度傳入的因明學,可說是我國自外輪入整套論理學的開始,而玄奘在印度受過多年的訓楝,早已能夠將它應用在做學問上。
玄奘是最成功的翻譯家——我國譯場到玄奘譯經時,發展成有系統的組織,這組織雖不是玄奘所首創的,是經過長期的演進而來,但配合當時官方的支持和支援,組織相當完整而且功能顯著。它的組織是:玄奘當主譯,下設審義、潤文、對照梵文和抄寫等科,都是由當時佛教界的優秀人才所擔任。
玄奘之前翻譯佛經的方式大都採用意譯,意譯在表達上固然有優點,但和原著多少會有出入;玄奘於是加以改革,採用直譯法,可和原著相對照而不失原義,為中國譯經史開創一個新紀元。
玄奘在史地學的貢獻,最為中外學者所稱道。法國人沙畹稱讚玄奘所寫的《大唐西域記》是現代印度學家研究印度的嚮導,今日學者之所以能幣理七世紀時印度的歷史和地理方面的資料,完全都是玄奘的功勞。
外交方面
由於玄奘在印度卓越的表現,獲得印度各國朝野的尊敬。在曲女城大會的勝利,更博得當時北印度盟主戒日王的衷心佩服。玄奘回國後,戒日王就派使者來華,唐太宗也隨即命令王玄策等二十多人出使到印度,中、印兩大文明古國因此而互有往來。
人格與精神方面
玄奘為了到印度去求經求法的單純目標,不怕一切艱難冒險前進。想想看,在一望無際的大戈壁沙漠中,在風雪交加的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上,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冰雪連天、全無人跡,景象相當孤寂可怕,即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不見得就能安全地往返或攀爬,加上到處盜賊橫行,玄奘憑著一顆堅定不移的信心竟能走完全程,實在令人佩服。
玄奘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玄奘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