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有信史以降﹐直到今日﹐總共有四韆年之久﹐若與其他古文明比較起來﹐中國並非最源遠流長的古文明。但以自身的曆史文字紀錄﹐能夠長達四十個世紀﹐卻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是中國在古文明群中﹐最特殊的一點。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羅馬﹑中南美洲﹑以及印度等古文明﹐若不是早以灰飛煙滅﹐僅留鳳毛麟角般的文物供人憑吊﹐讓考古學傢忙得頭破血流﹐就是留下來的文字記載支離破碎﹐讓考據學傢研究得柔腸寸斷。當然﹐中國古代的史書﹐照樣有不少記載失實﹐語焉不詳之處﹐但和其他古文明留下的文字紀錄作比較﹐卻是最完整的紀錄。
為何隻有中國能夠達成其他古文明所不能達成的文化成就呢﹖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官方修史﹔一是有教無類。
首先在官方修史方麵﹐自司馬遷以下﹐曆代王朝都重視曆史記載的工作﹐所以史書都是官方編纂﹐盡管主要目的是為瞭政治﹐但治史者卻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政府資料。雖然曆代王朝的官方史書內容﹐直到今天颱灣的曆史教科書爭議﹐都因為政治立場而有所偏頗之處。不過﹐古代史書往往是「修前朝史」﹐比如說清朝修「明史」﹑明朝修「元史」等等﹐就連「資治通鑑」﹐司馬光也不敢寫到宋太祖的陳橋兵變。換言之﹐當代史官不寫當朝曆史﹐寫的都是前朝曆史﹐自然角度上比較不會站在前朝的政府立場﹐這點不敢說會比較公正﹐但至少比當代史官寫本朝曆史的態度﹐要客觀許多。
另外在「有教無類」方麵﹐與其他古文明不同的是﹐古代中國的教育﹐至少在孔子以後﹐並未集中在某一特定階級之手﹐而是所有的社會階級皆有機會受教育--前提就是得要有足夠的錢﹐這就非關階級﹐而是看個人本事瞭。隻要一個社會中﹐受教育的人越多﹐史書的傳抄轉印的次數就會越多﹐自然能夠通過天災人禍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加。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擁有瞭舉世無雙的文化成就﹐那就是上下四韆年毫無間斷的曆史文字記載。而在這浩瀚如汪洋的史書之中﹐最明亮的一顆﹐就是這一套「資治通鑑輕鬆讀」的原書「資治通鑑」﹐因為隻有它能夠把中國曆史上兩個最混亂的時代--魏晉南北朝與唐末五代--給整理齣一個頭緒。本書是「資治通鑑輕鬆讀」的第二本﹐內容主要就在第一個中國古代最大的混亂時期﹐過去讓人頭痛的內容﹐這本書就改的不是讓人那麼頭痛瞭。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從本書中﹐得到閱讀古史書的樂趣。
《資治通鑑》,是中國古書之中的一部經典钜著,由宋朝的司馬光所編纂,以年鑒的方式,钜細靡遺的紀錄瞭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中國曆史。《資治通鑑》對於中國古代曆史中的重要性,可能僅次於司馬遷的《史記》,因為司馬遷之後,直到二十世紀,中國官方史書幾乎全是記傳體,而《資治通鑑》則為少見編年體。
司馬光編纂這套史書的目的,是為瞭能夠給當局者一麵曆史的鏡子。往後曆代王朝都將這套史籍視為皇傢祕籍,尤其是明清兩朝的曆代皇帝,都延請名師用《資治通鑑》作為皇子的教育課本。
當然,曆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曆史中學到任何教訓。明朝皇帝大多糊塗昏庸,雖有《資治通鑑》作為職前教育的課本,但結果並無任何成效。清朝皇帝大多勵精圖治,《資治通鑑》的教育功能,的確是錦上添花。不過清朝皇帝所能吸收到的曆史教訓,還是極為有限。
《資治通鑑》中諄諄告誡的那些當國者絕不可犯的錯誤,清朝後期的皇帝們仍重蹈覆轍。即使在今天,無視曆史教訓,一意孤行的朝野人物,又何嘗少過?
但在今天的多元化社會裏麵,我們不應以這麼嚴肅的態度,去閱讀《資治通鑑》,何況原書文字艱深,也讓一般人望而生畏。以我們從原書中擇選數以百計個小故事,讓大傢能夠輕輕鬆鬆的瞭解過去,吸收知識。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之前,對《資治通鑒》的概念僅停留在“很厚很大很古老”的階段。我之前嘗試過讀一些曆史普及讀物,但總感覺要麼太淺顯,要麼就又迴歸到原文的晦澀。這本《資治通鑒輕鬆讀1》恰恰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它沒有將原文生硬地搬過來,也沒有為瞭“輕鬆”而進行大刀闊斧的刪減,而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曆史的脈絡徐徐展開。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注重對事件的解讀和分析。作者會指齣不同史傢的觀點,對比分析,讓讀者看到曆史的多重可能性。例如,在描述某個重要轉摺點時,作者會從不同角度剖析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和決策過程,讓我覺得曆史人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和書中的人物産生共鳴,甚至會因為他們的抉擇而替他們捏一把汗。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在其他很多曆史書籍中難以找到的。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資治通鑒》一直抱著一種敬畏但又望而卻步的態度。那種厚重的曆史感,總讓我覺得它是一本需要“啃”的書,不是我這種喜歡輕鬆閱讀的讀者能輕易駕馭的。然而,《資治通鑒輕鬆讀1》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眼。 最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講述曆史事件時,總是能夠抓住關鍵點,並且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那些復雜的政治博弈,權力的傾軋,在作者的筆下變得如同精彩的劇本。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曆史人物的評價,不是簡單的褒貶,而是深入剖析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這些行為帶來的長遠影響。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多麵性,也讓我對許多曆史事件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一直對曆史很感興趣,但《資治通鑒》原文浩如煙海,讀起來實在是吃力。朋友推薦瞭這本《資治通鑒輕鬆讀1》,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沒想到,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史料梳理得井井有條。那些復雜的政治鬥爭、朝代更迭,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形象,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滿人情味的故事。 一開始,我擔心“輕鬆讀”可能會犧牲掉曆史的嚴謹性,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作者在敘述曆史事件的同時,並沒有迴避其中的復雜性和多麵性,而是通過引述原文、分析史料,讓讀者能夠站在更客觀的角度去理解。書中的插圖和地圖也起到瞭很好的輔助作用,讓抽象的曆史事件變得具象化,幫助我更快地把握地理和人物關係。我尤其喜歡作者在章節末尾加入的“思考題”,每次讀完一個篇章,都會讓我忍不住去思考曆史人物的行為動機,以及這些事件對後世的影響。這不僅僅是在“讀”曆史,更是在“品味”曆史。
评分自從開始閱讀這本《資治通鑒輕鬆讀1》,我的周末時光變得充實而有趣。我一直覺得自己對中國古代史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三國鼎立、楚漢爭霸之類的,但始終缺乏一個完整的框架。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我喜歡作者在介紹人物時,不僅寫明他們的官職和事跡,還會穿插一些生活化的細節,比如他們的性格特點、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是一些小故事。這些細節讓曆史人物變得立體起來,也更容易被我記住。我常常會在閱讀時,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勾勒齣當時的場景,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與他們一同經曆風雨。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接地氣,沒有那些過於書麵化、文縐縐的詞匯,讀起來非常順暢,就像在聽一位老朋友講故事一樣。
评分我一直是個對中國古代史充滿好奇的人,但苦於《資治通鑒》原文太過艱深,一直沒能真正深入瞭解。這本書簡直是我期盼已久的“救星”。《資治通鑒輕鬆讀1》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龐雜的史料化繁為簡,卻又不失其曆史的厚重感和深刻性。 這本書的敘事邏輯非常清晰,時間綫索明明白白,人物關係也梳理得井井有條。即使是初次接觸《資治通鑒》的讀者,也能輕鬆跟上節奏。作者在解讀曆史事件時,總是能夠抓住其中的精髓,並且用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齣來,讓枯燥的曆史瞬間變得鮮活起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問題時的獨立思考能力,他並不照搬前人的觀點,而是會提齣自己的見解,並且有理有據。這讓我感覺,我不僅僅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更是在主動地參與到曆史的思考中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