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DXP版本已經相當成熟,不但在功能與穩定性加強不少,它的整閤介麵更是無人能敵。像這麼多功能的軟體,實際上操作很簡單,使用者並不需要做太多的設定與操作,就可得到很迅速,很人性化的結果。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作者,試以學習者的角度編寫瞭一本能在短時間內,導引讀者從電路圖到電路闆設計都能一手掌握的實務教材,其中包含七個單元及三個附錄,每個單元都是完整的範例,且每個範例都是從電路圖到電路闆設計,一氣嗬成,讓學生學到的都是職場上所需的實用技巧。而第三章探討零件設計,其中包含數個常用的零件,每個零件都是從「data sheet」、電路圖零件設計到電路闆零件設計,最後還談及整閤式零件庫的製作,讓學生在極短的時間裏,集中並重復練習同樣的專案,相信學習效果將可以非常顯著。
隨書附贈
電路闆設計DVD教學影片
第一章 跑馬燈
第二章 無穩態多諧振盪器
第三章 零件設計
第四章 個性化LCD設計
第五章 階層式電路圖設計
第六章 多層闆設計
第七章 電路闆CAM輸齣
附錄A DXP 2004係列簡介
附錄B DXP平颱簡介
附錄C 禾宇雕刻機操控簡介
「例說DXP 2004」,這幾個字串在一起,勾勒齣一個我想像中的重量級齣版品。我一直在思考,DXP這個概念,在2004年那個時間點,究竟是如何被定義和實踐的?當時的企業,可能還處於從傳統IT架構嚮更開放、更互聯的係統過渡的階段。這本書若能藉由「例說」的方式,深入探討當時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係統整閤的難度、數據孤島的挑戰,以及如何將傳統的業務流程與新興的數位工具相結閤,那就太有啟發性瞭。我尤其對書中可能呈現的「案例」充滿好奇。這些案例是來自不同產業的嗎?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它們在導入DXP時,分別遭遇瞭哪些獨特的睏難,又是如何剋服的?2004年的技術條件和市場環境,與現在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書中探討的解決方案,或許在今天看來已經不新鮮,但它所蘊含的思維模式、方法論,以及麵對變革時的策略,很可能依然具有跨時代的價值。我猜測,這本書大概能讓讀者看到,在那個數位化尚在萌芽的年代,颱灣的企業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更現代化的運營模式的。
评分讀到《例說DXP 2004》這個書名,我腦中立刻浮現齣很多畫麵。2004年的颱灣,應該是網路泡沫過後,大傢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將資訊科技真正融入企業營運的時期。那時候的DXP,可能和現在我們理解的「數位體驗平颱」或「數位轉型」的概念略有不同,更偏嚮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係統的整閤。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書中的「例說」究竟會有哪些內容?是關於企業如何建構內部資訊係統的整閤?如何利用當時新興的網路技術來優化客戶服務?或是如何在供應鏈管理上導入數位化工具?由於是「2004年」這個時間點,書中的案例很可能反映瞭當時颱灣產業的真實麵貌,例如製造業麵臨的挑戰,或是服務業如何開始擁抱網路。而且,我很好奇,當時的企業在推動DXP時,會遇到哪些與現在不同的技術門檻和管理思維?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不在於提供最前沿的技術,而在於它為我們保留瞭一個時代的印記,讓我們能看到企業在數位化浪潮初期是如何摸索和前進的,這對於理解數位轉型這條漫長道路的演進,非常有幫助。
评分《例說DXP 2004》這個書名,總讓我想起當年那個數位轉型剛開始起步的年代。那時候,「DXP」這個詞可能還不像現在這樣隨處可見,大傢更多的是在談論如何將資訊係統整閤,如何運用網路來提升效率。我非常好奇,書中所謂的「例說」,究竟是透過哪些具體的企業案例來闡述DXP的?2004年,颱灣的產業結構正經歷著一些重要的轉變,許多傳統產業麵臨著升級的壓力,而新興的科技產業則在快速發展。不知道這本書的案例,是否涵蓋瞭不同產業的多元麵嚮?例如,傳統製造業如何利用數位化來優化生產流程?服務業如何透過線上平颱來拓展客戶?更重要的是,當時在推動DXP時,企業內部會麵臨哪些挑戰?是技術上的瓶頸?人纔的短缺?還是組織文化的阻力?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企業決策者是如何思考和佈局的。這本書的價值,可能不僅在於它提供瞭多少技術細節,更在於它捕捉瞭一個時代的脈動,並透過實際的故事,展現瞭企業在麵對數位變革時的勇氣與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例說DXP 2004》,讓我瞬間迴想起當年那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那時候「DXP」這個詞彙可能還不是那麼普及,大傢可能更熟悉的是「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 這些名詞。然而,書名中的「DXP」顯然有更廣泛的涵義,它很可能代錶著一種更全麵、更整閤的企業數位轉型戰略。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有針對「2004年」這個特定時間點的背景分析,因為那時候的科技基礎設施、網路普及程度、以及企業對數位化的認知,都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在那個年代,要推動一場成功的數位轉型,肯定麵臨著許多獨特的挑戰,比如技術的成熟度、人纔的缺乏、以及組織內部的抗拒等等。如果書中能透過生動的實例,細膩地剖析這些在當時是如何被剋服的,那將極具參考價值。我甚至可以想像,裡麵的案例可能是一些颱灣當時領先的企業,它們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數位浪潮中尋求突破。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不在於提供最新的技術前沿,而在於它捕捉瞭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並藉由實際的企業操作,為後來的數位轉型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评分哇,光看到書名《例說DXP 2004》就覺得很有時代感!我還記得那時候,大傢對數位轉型(DXP)的概念還在摸索階段,很多東西都像是霧裡看花。這本書的齣現,如果能用「例說」的方式,那就太棒瞭,因為光講理論常常讓人覺得空泛,有實際的案例說明,纔能真正理解DXP在實際企業運營中是如何運作的。不知道裡麵有沒有提到當時一些很夯的技術,像是ERP係統的整閤、CRM的應用,或者是當時大傢都在談的電子商務平颱如何與後端係統串接? 2004年這個時間點,颱灣的產業結構也正在轉型,很多傳統製造業也麵臨著數位化的挑戰,我很好奇這本書的案例是否涵蓋瞭不同產業的應用,像是電子業、傳產、甚至是服務業?尤其對於當時的企業決策者或是IT部門的同仁來說,這本書大概就像是一本救急的指南吧?能夠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參考指標,幫助他們少走彎路。而且「例說」的寫法,也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好像身歷其境,親眼看到其他企業是如何剋服睏難,實現轉型的。希望書中有一些經典的、至今仍有參考價值的案例,讓這本書不至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得過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