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茂夫先生,為撰述其《颱灣處分一九四五年》小說,曾不辭辛勞,收集許多有關颱灣終戰前後的史料,也做過許多相關的口述訪問。在這項過程中,他發掘覺瞭許多颱灣終戰當時許多重要史實,特彆有關颱灣最後總督安藤利吉事項,多與颱灣目前資料所載之事實不同,足以修正許多目前既成的看法。這些包括1.「辜振甫颱獨案」乃颱灣人自行嚮總督請求,而非日本人策動;2.黃金賄賂案與葛敬恩無關;3.安藤總督是自殺而非傳言中之自殺等等。新資料提供瞭新的事證,足以推翻過去既有的成說,或重新檢討就有的解釋,這是本書資料重要性之所在。
本書資料分兩種類,一是第一手的文件史料,二是鈴木茂夫先生所做的口述曆史記錄。鈴木茂夫先生所收集的文件資料,其來源主要是日本外務省檔案,包括颱灣總督府終末資料與外務省南方課資料,以及個人方麵資料如最後總督安藤利吉相關資料與戰後之迴想記錄等四部份。
資料提供者簡介
鈴木茂夫,1931年生,籍貫日本愛知縣。隨同任職船公司的父親來颱,在日本和颱灣度過幼年時期,曾就讀於基隆雙葉小學、颱北錦小學、高雄堀江小學、高雄中學、颱北四中。
主編者簡介
蘇瑤崇,1963年生,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現任靜宜大學人文科專任助教授、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兼任助教授。
主要研究經曆:
我嚮來對那些能夠帶領讀者深入曆史肌理的作品情有獨鍾,《最後的颱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正是這樣一部傑作。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籍,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通過書中那些塵封的檔案,我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的呼吸,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本書所呈現的內容,非常細緻地描繪瞭颱灣總督府在戰爭最後一年及戰後初期的運作情況,以及隨之而來的權力真空與重塑。我尤其被那些關於物資管製、社會治安以及民眾生活狀況的記錄所打動,這些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們看到瞭曆史的溫度,也看到瞭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適應。書中不迴避衝突與矛盾,而是將那些復雜的現實一一呈現,這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曆史的真實性。它不僅僅是關於“總督府”的終結,更是關於一個時代在轉型期的陣痛與希望的記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原始視角,它允許我們自己去解讀,去感受,去思考。
评分作為一名對二戰後東亞局勢深感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提供獨特視角和深度解讀的史料。《最後的颱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而且遠超預期。本書的主題雖然聚焦於“最後的總督府”,但它所輻射的範圍遠不止於此,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整個颱灣在光復前後那段關鍵的過渡時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來源史料的巧妙組織和呈現。作者並非簡單地堆砌文獻,而是通過精心的編輯和梳理,將那些原本分散、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更加完整、立體的曆史敘事。書中關於接收官員的任命、權力交接的程序,以及當時颱灣民眾的反應,都通過大量的原始檔案得以清晰地展現。我甚至從中發現瞭一些關於民生凋敝、社會秩序混亂的記錄,這與我過去對光復初期“皆大歡喜”的刻闆印象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那段曆史的認知邊界。這本書讓我看到,曆史的真相往往是多元的、復雜的,它需要我們去細緻地挖掘和審慎地辨析,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某種單一的敘述。
评分讀完《最後的颱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這本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和圖片,更是無數鮮活生命的記憶和時代變遷的烙印。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想象著那些在戰火紛飛中、在政治動蕩中,為颱灣的未來而奔波、掙紮的先輩們。書中那些關於物資匱乏、經濟凋敝的記錄,以及民眾對和平與安定的渴望,都讓我深刻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同時,那些關於接收過程中的麯摺和挑戰,也讓我看到瞭復雜政治環境下,人們如何艱難地尋找齣路。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不同政治力量在接收過程中相互角力的情況,這讓我瞭解到,即使是在戰爭結束之後,颱灣的命運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滿瞭各種不確定性和博弈。這本書並沒有試圖去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豐富的背景,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它迫使我去麵對曆史的復雜性,去理解那些在曆史洪流中個體所經曆的種種。
评分這本《最後的颱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無疑是一份重量級的曆史文獻,當我翻開它的時候,就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書中所收錄的資料之詳實,絕對超乎想象。那些泛黃的公文、電報、會議記錄,甚至是一些私人信件,都以最原始的麵貌呈現齣來。我特彆被那些關於接收委員會內部討論的記錄所吸引,不同派係之間的博弈、對未來颱灣命運的種種猜測與規劃,都躍然紙上。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書中不乏一些之前鮮為人知的檔案,它們揭示瞭一些曆史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也為我們重新審視這段曆史提供瞭新的視角。例如,關於接收初期物資分配的爭議,以及民間團體在此期間扮演的角色,都讓我對當時颱灣社會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堆枯燥的史料匯編,它更像是一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將那個動蕩時期颱灣社會的全貌徐徐展開,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曆史的脈絡,感受曆史人物的掙紮與抉擇。它讓我意識到,曆史的進程並非坦途,而是充滿瞭無數的細微之處和偶然性,而每一個被記錄下來的細節,都可能成為理解宏大曆史的關鍵。
评分對於研究二戰末期到戰後初期的中國近代史,尤其是颱灣曆史的學者而言,《最後的颱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無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寶庫。本書所收錄的史料之精良,涵蓋範圍之廣,令我驚嘆。它提供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從最直接、最權威的資料中,窺探颱灣在那段特殊曆史時期的真實麵貌。書中關於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前夕的統治狀況,以及國民政府接收颱灣的準備工作和實際執行過程,都有著極為詳盡的記錄。我注意到,書中不僅僅側重於政治和軍事層麵的交接,還對當時的經濟狀況、社會民情,甚至文化思潮的變化有著深入的披露。這些多維度的資料,為我們勾勒齣一個更加立體、生動的曆史圖景,也為我們理解之後颱灣的發展脈絡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這段曆史的讀者來說,這本資料集都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它所蘊含的信息量,足以支撐起無數的學術研究和深入探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