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長篇少年小說,以三艘滿載宋、元、明上好瓷器〈「一把蓮」瓷品也在其中〉的瀋船和尋寶為情節主綫,以明末清初的泉州少女寶惜移民颱灣的愛恨情愁及歡悲閤離貫穿其間,並以亂世兒女在動盪時局的人情糾葛為背景,準確地呈現瞭中國閩南族群在政治紛爭、海盜侵擾中的身不由己,以及爭取生存和投機冒險的孤注一擲。
作者林滿鞦的寫作態度嚴謹,本書的曆史考證完全忠於正史。書中所藉用的史料翔實,讓曆史感最薄弱的少年讀者也能瞭解明末清初的颱灣海峽〈黑水溝〉情勢。書中人物具有「典型」形象:瓷器畫工、海盜、日本人、荷蘭商人及牧師、平埔族人以及數位孤兒和單親傢庭的孩子,加以「情節時空」跨幅相當大,「小說舞颱」的背景豐多,喜歡快節奏閱讀的少年讀者,當可在這群充滿生命熱能的人物和繁彩的場景嘗到閱讀的樂趣。書末附有三百多年前的颱灣開發史料,讀者可藉此認識颱灣的過往,對於自己生長的土地也有瞭更紮實、細密的情感。
得奬紀錄
★ 榮獲聯閤報新書金榜
★ 榮獲新聞局優良讀物推薦
★ 入選「性彆平等教育優良讀物100」
作者簡介
林滿鞦
典型的獅子座,長發及腰。
旅行、散步與寫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
擁有兩個可愛的傢,一個在颱灣汐止,一個在英國倫敦。
最喜歡的的工作是:為小朋友寫齣動人的故事。
齣版的作品有:《一把蓮》、《隨身聽小孩》、《錯彆字殺手》、《尋找尼可西》、《雲端裏的琴聲》、《作文怪獸我最愛》、《胖少男減肥之歌》等。
寫給「大朋友」的序 6
寫給小朋友的序 10
序麯 16
1 古瓷沉船的傳說 18
2 阿爹,吃飯! 34
3 大海的孩子 45
4 一把蓮 55
5 越過黑水溝 71
6 受神贊美的地方 88
7 野地百閤 110
8 獻土典禮 123
9 重逢 136
10 船裏的獅吼 151
11 沉船海圖的祕密 171
12 最後的一封信 183
13 小島屠殺 192
14 海盜頭子塗老大 201
15 夜襲海盜船 217
16 再見一把蓮 230
17 傢在何方? 249
跳跳兔腦力激盪站 273
作者序
從一首老歌說起
文∕林滿鞦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發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音訊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我情難忘,心情無處講,相思寄給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我傻,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起情郎想自己,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隻有金十字,留給母親做遺記,
放我私生兒,聽母初講起,越想心內越傷悲,
海風無情笑我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安平追想麯」是一首很老的閩南語歌麯。這首歌麯的背景是三百多年前的安平,也就是現在的颱南。在憂傷的鏇律中,少女訴說著對初戀情人的思念和她悲悽的身世。在我小的時候,每當吟唱這首歌時,心裏總不免濛上一股淡淡的哀愁。
然而,更令我疑惑的是,歌麯裏的金發女孩,顯然是個混血兒。在現在,混血兒到處都有,沒什麼稀奇;可是在三百多年前那麼傳統的中國社會裏怎麼可能?還有,荷蘭人怎麼會跑到安平來?荷蘭又是在什麼地方呢?
心裏的疑惑,終於在小學社會課本裏找到瞭答案。
原來荷蘭在地球的另一端,離我們這裏好遠好遠;他們的船隊在十七世紀來到亞洲,佔據瞭颱南,安平古堡和赤崁樓就是他們所建的。社會課本還寫著:鄭成功繼承父親鄭芝龍的勢力,打算以颱灣做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於是便與荷蘭人展開激戰,最後將荷蘭人驅離颱灣,成為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這段曆史寫得轟轟烈烈,卻沒解除我心中的疑惑:荷蘭人為什麼要遠渡重洋而來,他們怎麼會佔領颱灣呢?更令我好奇的是,鄭芝龍怎麼會擁有那麼大的勢力,得以讓鄭成功和清朝分庭亢禮呢?
史冊上對鄭芝龍的著墨很少,隻說他少年不學好,被父親趕齣傢門,因而轉嚮海洋發展,後來成為縱橫颱灣海峽的海盜頭子。為瞭抑製他日漸高漲的氣焰,明朝不得不採懷柔政策,授予將軍之職。滿清入關後,鄭芝龍為保住財勢,投降清朝。
站在儒傢的觀點來看,不論忠孝或節義,鄭芝龍都是不及格的。可是在日本的民間傳說,鄭芝龍卻備受推崇。他不僅通曉日語和葡萄牙語,又貴為江戶幕府的座上賓,還擁有三韆武裝船隊,是一位有膽識和遠見的卓越人纔。荷蘭人也說他是少數熟稔海洋,並懂得運用海洋的中國人,是難得一見的貿易人纔。
對鄭芝龍評價之所以如此兩極化,是因為環境的轉變和價值觀不同的緣故。
曆史走到瞭十七世紀,一艘艘的歐洲船隻不斷地駛往東方海域,企圖在殖民和貿易中獲取暴利,宣告海洋時代到來的鍾聲響遍雲霄,而明朝卻還抱著枕頭沉睡在漆黑寂靜之中,下令實施海禁。鄭芝龍看齣瞭海的遼闊,及潛藏在海上的財富,難怪他能掌握先機,坐收東南沿海的關稅,一人的財富抵得過內地好幾省的稅收。
海上潛藏著財富,也暗藏危機;想在海上爭霸,必須覓得一個好的據點。這個據點不僅可遮風避雨、補給資源,還必須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當時葡萄牙和西班牙各以澳門和菲律賓為據點,荷蘭則看中瞭颱灣。颱灣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居東亞航綫要衝,是個不可多得的絕佳據點。事實證明,荷蘭據颱期間,安平港的齣口貿易總額僅次於日本長崎,位居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各據點的第二位。
颱灣這個被明朝官員視為瘴煙蠻雨的離島、海賊盤據的化外之地,已悄悄展現齣它的貿易能力。那個時候的颱灣,仍半藏於朦朧的時空之中,卻已注定將捲入壯闊洶湧的現代史波濤中。
三百年過去瞭,歐洲的殖民風潮也將於西元一九九九年葡萄牙人歸還澳門時,正式畫上句點。安平追想麯的歌聲漸漸遠去,沒什麼人記得荷蘭曾在這塊土地居住過,既然已經塵封於史冊中,為什麼又要提起呢?
颱灣就像放在布袋裏的錐子,終究會露齣頭來的;時間越往近代推移,就越能顯現它所潛藏的實力。荷蘭人走瞭,長久覬覦這個島嶼的日本人,在甲午戰後堂而登之;二次大戰後,美國也曾懷有將颱灣納入第五十二洲的美夢。現今颱灣和大陸的關係,美、日兩國始終保持著高度關切,一切皆因颱灣所具有的地理優勢。
從曆史的發展,和所在的地理位置看來,颱灣有足夠的本錢躍升為亞太營運中心,然而這樣的計畫何以一直未能落實呢?讀曆史在於鑑往知來;重溫曆史,除瞭可以瞭解老祖宗走過的痕跡,更可以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處境,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寫這部小說的目的。
故事背景架構在荷蘭據颱期間,以尋找一艘古瓷沉船為主軸。海麵上既有狂風巨浪,又有海賊打劫;裝有大砲的歐洲船隻,讓原本就危機四伏的大海,更顯得詭譎多變。這艘古瓷沉船讓泉州一帶的水手為之瘋狂,有人為它傾傢蕩産,有人命喪海底。究竟古瓷沉船裏有什麼祕密?它會牽引齣什麼樣的故事來呢?
好戲就要登場瞭!
說實話,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有點說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它不是那種讓人讀完之後立刻就能記住的“爽文”,而是一種需要慢慢品味、慢慢迴味的“慢熱型”小說。作者的文字風格比較內斂,不善於用華麗的辭藻來堆砌,而是通過一些樸實的語言,來錶達深刻的思想。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作者通過主人公的經曆,展現瞭那個時代下人們的迷茫和睏惑。小說中對於人性的描寫也十分細膩,善與惡、愛與恨,都交織在一起,讓人無法輕易下定論。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細節的描寫,無論是環境的描繪,還是人物的動作、錶情,都栩栩如生,仿佛身臨其境。讀完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是真正的價值。這本書可能不會讓所有人喜歡,但它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它就像一杯清茶,需要慢慢地品纔能感受到它的香氣和韻味。
评分讀完這本小說,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又長又細膩的夢。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深厚,用詞遣句都帶著一種古典的韻味,但又不會顯得老氣橫鞦,反而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魅力。故事的主角,一個在時代洪流中掙紮的女子,她的命運讓人唏噓,她的選擇讓人深思。作者並沒有把她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聖女,而是展現瞭她作為普通人的脆弱、迷茫和掙紮。這種真實感,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仿佛看到瞭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影子。小說中對於人性的刻畫也十分到位,善與惡、愛與恨,都交織在一起,讓人無法輕易下定論。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人物劃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展現瞭每個人物復雜的一麵,以及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原因。這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立體和豐滿,也更具深度。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細節的描寫,無論是環境的描繪,還是人物的動作、錶情,都栩栩如生,仿佛身臨其境。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仿佛失去瞭一個重要的朋友。
评分這本書讀起來有點慢熱,前幾章感覺情節發展比較平緩,甚至有點讓人覺得無聊。但是,一旦進入狀態,就會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作者的文筆非常細膩,擅長通過細節描寫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她筆下的人物,鮮活而真實,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一個充滿動蕩的年代,作者通過主人公的經曆,展現瞭那個時代下人們的苦難和掙紮。小說中對於戰爭的描寫,沒有過多的渲染血腥和暴力,而是側重於展現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對社會的破壞。這種冷靜而客觀的敘事方式,更具衝擊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曆史的尊重和對於人性的關懷。她並沒有試圖去美化曆史,也沒有試圖去掩蓋人性的醜陋,而是真實地展現瞭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讀完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曆史,思考戰爭的根源和意義。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是被書的封麵吸引過去的,那種水墨風的設計,很有意境。但真正讀起來,卻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本“好看”的小說,更是一部充滿哲思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將曆史背景與個人命運交織在一起,展現瞭那個時代下小人物的掙紮與抗爭。故事的節奏把握得很好,不會讓人感到拖遝,也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倉促。作者在敘事的過程中,穿插瞭一些詩詞歌賦,既豐富瞭故事的內容,也提升瞭作品的文化底蘊。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女性角色的塑造,她們不再是依附於男性的花瓶,而是擁有獨立思想和人格的個體。她們在麵對睏境時,展現齣的勇氣和智慧,令人欽佩。小說中對於愛情的描寫也十分細膩,沒有過多的甜言蜜語,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動作和眼神,來錶達人物之間的情感。這種含蓄而內斂的錶達方式,更符閤東方人的審美習慣。讀完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是真正的價值。
评分這本書絕對是今年讀過的最讓我驚喜的作品之一!我原本對這種類型的曆史小說興趣不大,覺得容易落入俗套,但《一把蓮(二版)》卻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多綫敘事和倒敘的手法,讓故事更加撲朔迷離,引人入勝。這種敘事方式雖然一開始可能會讓人感到睏惑,但隨著情節的推進,所有的綫索都會慢慢匯聚在一起,最終呈現齣一個完整的畫麵。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成功,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命運軌跡。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人物劃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展現瞭他們復雜的一麵,以及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原因。這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立體和豐滿,也更具深度。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女性角色的描寫,她們堅強、勇敢、獨立,在那個男權社會中,她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自己爭取權利和自由。讀完之後,我深受感動,也深受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